瞄準百億美元新市場 行動裝置跨界整合,打造健康人生
摘錄自:數位時代電子報 2013/9/26
採訪.撰文/劉建宏 攝影/賀大新.林衍億
結合運動休閒與健康照護概念的裝置,和單純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不同,透過ICT資通訊的加值,搖身一變成了市場最夯的明日之星。
就在雅虎CEO梅爾(Marissa Mayer)擔任執行長屆滿一年多後,最近她又為員工帶來了一項新的福利,贈送大家市價達129.99美元的UP by Jawbone健身手環。不難看出,這位女上司在關心員工身體健康之際,也透露出她對該項產品的喜愛。
UP by Jawbone功能上類似Nike的FuelBand和Fitbit的Flex,可以追蹤用戶的活動、睡眠狀態、走路步數距離及消耗卡路里等數據,並透過簡單圖表顯示,還能與RunKeeper、Withings及MyFitnessPal等健康應用程式同步。
無獨有偶,中國咕咚網也推出類似的產品──咕咚手環,並與百度在雲端服務及資料庫方面合作,除了與硬體搭配外,使用者在運動時還可以透過咕咚App,像玩遊戲一樣,賺虛擬遊戲代幣,並分成不同的關卡與等級,讓運動不再是枯燥的消耗體力,而是有趣的任務。
當然,追求健康的運動過程與成就感,一樣能透過各種社群媒體記錄和分享給好友知道。不過咕咚手環厲害的是,還經營、串起了「約跑」的整個社群功能,結合微信或LINE,查詢周圍使用咕咚運動的使用者。甚至還可以像交友軟體或網站一樣,透過性別、喜愛運動的種類來篩選,找到志同道合的運動夥伴,或者是開一個企業社群,和其他部門的人一起運動。
另外,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近日也成功研發出一種全新的可穿戴感測器,這款感測器約只有紙片般薄、郵票一樣大小,當心臟病患者把它貼上手腕時,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心臟監測,而不會影響他們日常工作生活。
不論是健身、慢跑或騎自行車,近幾年來全球乃至台灣一股運動休閒及重視健康的風潮正在興起,人們除了參與各類運動外,也希望能夠進一步掌握個人身體狀況。
2007年,美國科技雜誌總編輯凱文.凱利(Kevin kelly) 等人提出了「自我量化」(Quantified Self)的概念,一群人們透過各種便利的可攜式穿戴感測設備或行動App來記錄生活,透過數據化、圖像化、遊戲化及社群化的方式,加以鍛鍊、強化自我體能,進而獲得自我認知的興趣與成就。此概念提出後,立即受到極大的迴響,帶動了健康應用與資通訊整合的新趨勢。另外,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也指出,2016年時全球智慧型手機App的用戶將達33億人,其中行動醫療市場規模將近110億美元,2011年至201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2%。
落實個人居家管理
同樣看好未來這波產業發展新趨勢,全球手機晶片大廠高通今年也宣布加碼投資健康照護產品的開發,根據高通生命基金會總監Jack Young指出,「數位及行動照護因能夠帶給醫療產業更高的效率及更低成本,而成為醫療照護產業的大勢所趨。」
對照目前社會上整體的創業氛圍來看,與數位健康有關的,近年募款情況也變得比較理想。根據Rock Health的統計資料指出,2012年前三季各界投資數位健康的金額高達10.8億美元,已超過2011年全年9億5600萬美元的投資量。
回到國內,這波跨界的產業加值商機正在蓬勃蓄勢待發中。成大電機系教授王駿發就首度提出「橘色科技」的概念,以橘色由紅色與黃色相融而來,給人溫馨、幸福和健康的感覺做出發,加上資通訊技術,延伸出包括遠距醫療、行動照護、健康改善管理、疾病預防及運動休閒等加值模式。
王駿發認為,橘色科技訴求的是,「藉由跨領域的合作,發揮人本或人文科技的精神,促成、改善個人或一群人的生活。
在這一波浪潮中,也催生出不少新創團隊,像是蓋德科技、華緯生醫、龍骨王,還有博晶醫電,分別從復健、運動、管理等面向切入。
就目前看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應用,多數仍停留在娛樂與社交功能上。但一些心律、心跳或其他生理訊號等,再結合各式雲端服務,這都是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鮮少能記錄的數據。如果轉個彎思考,從日常生活的運動休閒及個人保健方向出發,讓使用者了解自我管理的方法,後續再融入更多社交娛樂和其他加值型功能,衍生出進一步的服務模式,未來將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3年9月號《數位時代》─ 打造網路潮品牌─2013網路人氣賣家100強,全國7-11、誠品各大書店熱賣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