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2013/10/26 「策展人:好奇心戰勝一切」

跨界新人才

策展人:好奇心戰勝一切

摘錄自:數位時代網站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趙郁竹   發表日期:2013-02-12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收斂資訊比蒐集資訊更重要,這也造就「策展人」一詞在意義上的不同。以前的策展人是資訊守門者,現在更進一步,他們重新賦予資訊意義,成為新媒體創造者。

20129月底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華山文創園區擠滿了年輕人,他們在周末早起,為的是聽原住民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談土地與人類間的關係、聽「不老騎士環台活動」發起人林依瑩談夢想實踐、聽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劉奕成談他心中年輕人的天賦。兩個整天、七大主題,讓年輕人的學習場域跳脫學校書本,這是34歲的許毓仁第四年將國外舉辦多年的TED帶進台灣。

2002年開始,TED大會每年在美國召集科學、設計、文學、音樂等多項領域的傑出人物,透過一人18分鐘的演講,分享他們對這個社會的思考與探索。許毓仁從2006年開始注意到TED,非常認同這個活動帶給世界的意義,因此開始積極接洽授權單位,希望能辦台灣版的TED大會。

直到2009TED開放品牌授權給各地會員自行策畫TED×活動,許毓仁成功將TED引進台灣,辭去工作和幾個夥伴一起正式投入TED×Taipei 策展工作。「策展沒有真正的專業知識,最重要的是對世界有強烈好奇心,」許毓仁認為。

許毓仁是典型的人文思考者,為了思考人類和世界之間的關係,他獨自追隨革命家切.格拉瓦的腳步,到中南美洲流浪了半年。他發現,真正的學習體驗是走出教室,說自己的故事。2006年首次接觸TED,他認為這樣的形式能發掘出每個人潛在的可能性。

舉辦TED×Taipei 第四年,許毓仁認為新一代策展人的意義在於讓觀眾「信任」品牌帶來的內容,不再只是資訊守門人的角色,而必須具導演、製作、編劇、攝影各種角色於一身,從不同事物看出相關性,整理後提出自己的獨立觀點。TED不只是一個活動,更是新媒體。

每件事都想100種可能

TED這樣的展覽,最重要的是找到對的演講人,充分展現每個主題的內涵,這就需要廣泛吸收資訊和判斷。為了帶給社會獨特的觀點,他每天把國內外重要媒體都看一遍,不只看重要新聞,更重要的是「最小的新聞」,從中發現特殊小故事,更藉由讀新聞訓練自己重新架構問題的能力。他建議有志做策展人的年輕人可以先從讀報、比報開始,「把看到的每一件事都想出100種可能性。」這是訓練觀點的基礎功,沒辦法從書本或是課堂中學到。

國際觀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了解人和世界的關係。例如今天喝一杯咖啡,關聯到哪些事情?咖啡豆是哪裡生產的?杯子、蓋子是哪裡製造的?日常生活的一個小小動作,都可能和全世界的人產生關聯。去理解國際上發生的大小事,對於培養觀點也是很重要的訓練。

和一般的演講不同,TED每人只有18分鐘,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呈現一個精彩的主題,需要策展人和演講人多次溝通。「挑戰在於如何從混亂中找秩序,」許毓仁指出,這必須訓練組織畫面的能力。TED×Taipei,每一場演講都有分鏡表,講者要說什麼內容、簡報、舞台、走位要如何搭配,都要透過分鏡表做充分溝通。

許毓仁認為,策展未來在文創、設計、科技產業都有高度發展性,例如App Store就是個很好的策展平台。但沒有學校教年輕人如何策展,因此他正在規劃一個策展育成平台,培養年輕人製作內容的能力。另外,也準備建立一個媒合平台,讓有策展需求的企業可以藉此尋找人才。「這是一個發明工作的年代!」好奇心本身就可以是商業模式,許毓仁相信,在文創產業起飛的未來,擁有內容創造、管理的人才將大有可為。

許毓仁

大學主修英文和新聞,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擔任《Taiwan News》主筆室翻譯,也在Nike擔任教育訓練講師。2009年開始策畫台灣版的TED×Taipei ,希望藉此改變台灣教育環境。

策展人做什麼:

策畫能引起觀眾好奇心的主題,將相關資訊去蕪存菁,建立起讓觀眾信任的內容品牌,更進一步創造全新媒體型態。

如何成為策展人?
1.擁有強大好奇心
2.大量閱讀、廣泛吸收資訊
3.培養國際觀

原文刊於數位時代雜誌2013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