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2013/10/31「知而行之的嘗試 / 梅程荀尚光耀舞臺」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知而行之的嘗試 / 梅程荀尚光耀舞臺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3/10/30

★知而行之的嘗試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引領的那場「教育救國」的實踐,亦是一場改革。

◆◆由行而知◆◆

1920年,從美國學成歸國的陶行知創立中華教育改進社,自任總幹事。不久,又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主張「教育救國」。19273月,他在南京創辦了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後更名曉莊師範),大力推行「生活教育」,引導師生從事社會、生產活動。

陶行知原名知行,信奉「知行」學說。後來他深深感到,許多知識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有所收穫,於是他將自己的名字又改為行知,意思是「行而知之」。他把自己的這一觀點始終貫穿於整個教育實踐之中,主張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只有這樣,才能學以致用,不脫離實際,否則枉為空談。

晏陽初是另一位平民教育家,他與陶行知經歷相仿,學成後毅然回國。回國之前,他曾在法國為華工服務,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得到兩項珍貴的啟發,一是中國誠樸農民智商高,能力強,只是缺乏讀書求知的機會;二是中國的知識份子高高在上,完全不認同自己同胞的「苦」與「力」。於是他矢志「終生為苦難同胞服務,教他們識字讀書」。

1920年冬到1922年春,晏陽初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遊歷了 19 個省,調查各省平民教育現狀。他得出兩個結論:一是在國內推行平民教育需考慮他們的實情,有的放矢。二是各省的平民教育很缺乏。於是,基礎化、簡單化和經濟化,成了他平民教育的準則。

根據「三化」原則,晏陽初主持編寫了《平民千字課》。他相繼選擇了長沙、煙臺和嘉興做平民教育的實驗工作,取得很大成功。

1923826日,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成立後,晏陽初在繼續城市平民教育工作的同時,開始了他對鄉村的平民教育工作。他感到,中國農村範圍大,各地情形不同,要想在全國實現普及鄉村教育的目標,必須有一個具體的提倡和推行計畫,分別進行。晏陽初與平教社同仁經過兩年的選擇與考慮,於 1926年秋決定以河北定縣為「華北實驗區」,以翟城村為中心,從事各項工作。

定縣的平教實驗,主要開展社會調查、集中推行識字教育、試辦平民學校、研究推廣農業科技等工作。

19307月,晏陽初等制定了定縣平民教育十年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5 年時間,定縣平民實驗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

可以想像,當年這樣的推廣工作,是有相當難度的。但晏陽初不畏艱難,一步一個腳印向目標進發。

◆◆不亞於一場革命◆◆

梁漱溟是北京大學哲學教授,「文化三路向」理論是他的哲學觀。在解決了哲學問題後,他把目光轉向社會,探討理論付諸實踐的道路,以實現救國救民的抱負。他毅然辭去大學教職,開始他人生新的旅途,實踐其對教育的認識和設想。梁漱溟提出了他著名的鄉村建設理論,救國理念和基於對中國國情的認識這兩點是鄉村建設理論的發起緣由。而在內容上,他認為有兩點最重要,一是農民自覺,二是鄉村組織,其中又以前者為主。農民自覺,鄉村自救,鄉村才有出路。中國有兩大缺失,一是團體組織,散漫無序,二是科學技術。至於運作模式,強調首先建立行政教育合一的基層組織——鄉學、村學,以負責對農民進行廣泛的教育。他期望鄉村建設達到的目標是「散漫的農民,經知識份子領導,逐漸聯合起來為經濟上的自衛與自立;同時從農業引發工業,完成大社會的自給自足,建立社會化的新經濟構造」。「闢造正常形態的人類文明,要使經濟上的富,政治上的權,綜操於社會,分操於人人」。

19313月,梁漱溟選擇了山東鄒平作為實驗基地,幾年的鄉村建設運動,使人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鄉村面貌。多方面的實踐和推廣,卓有成效。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場教育救國的模式,不亞於一場革命。它雖然不如革命急風暴雨般強烈,卻有著和風細雨般的潤物細無聲;它不是在短時間內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卻一定有著對民眾潛移默化的持久影響力。

★梅程荀尚光耀舞臺

「四大名旦」成就了京劇,他們各有獨門劇碼,在藝術上各樹一幟。

◆◆名旦出爐◆◆

京劇四大名旦的產生,似乎是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藝壇花絮。始於1927 年《順天時報》的投票選舉和 1931年《戲劇月報》舉辦的評比活動。

這一年,北京《順天時報》公開發起選舉「名旦」。由讀者把印在報紙一角的選票剪下來,填上所要選的人名。這次選舉沒有規定名額,但被選人必須是掛頭牌的當家旦角,並且要有個人的小本戲為限。

結果出來後,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徐碧雲、朱琴心共 6 人入選,當時被稱為六大名旦。不久,朱琴心輟演,其後徐碧雲也告別舞臺,結果只剩下四大名旦。

當時的《戲劇月報》又發起了《現代四大名旦之比較》的徵文,揭曉時發表了三位劇評人的文章,對四大名旦的嗓音、身段、台容、唱念做打,逐一打分評說。雖然文章開頭都承認四人「各有所長」,稱「梅蘭芳如春蘭,有王者之香;程硯秋如菊花,霜天挺秀;荀慧生如牡丹,占盡春光;尚小雲如芙蓉,映日鮮紅」,但最後還是「異口同聲」地把「梅程荀尚」的結論,塞給了讀者。

1932年長城唱片公司在北京約請四大名旦合錄《五花洞》一劇裡「西皮慢板」唱段。關於演唱順序,發生了一點小的風波。

所錄製的慢板共四句,由四大名旦各唱一句。如此一來,演唱順序,無形中就有了給四大名旦排座次的意味。所以,誰唱最後一句,那樣就等於自認是「四大名旦」之末。

梅蘭芳的首席地位,無可動搖,有人提出,請梅先生不要唱第一句,則演唱順序就與排名無關了。但他堅持不變。錄音的當天,荀慧生來了就說,我唱第三句,理由是這一句低腔,適合他的嗓音。尚小雲一到錄音室就堅持要唱第二句。這樣一來,如果程硯秋不肯唱末句,此片勢必錄不成。這讓唱片公司老闆犯難。最終,還是程硯秋發揚風格,他因在四人中年紀最小而演唱了最後一句,唱片總算順利錄成。

四大名旦在藝術上不斷進取求精,各有獨門劇碼問世,蔚成流派,各樹一幟,雄踞舞臺。「四大名旦」的雅號,成了一個永久的榮耀。

隨著四大名旦的出臺,京劇舞臺上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青年演員脫穎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報》根據觀眾的要求邀請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人,在北京新新大戲院演出了兩場《白蛇傳》。

四人各自演出了一折自己的拿手好戲。李世芳演《產子•合缽》、張君秋演《祭塔》、毛世來演《斷橋》、宋德珠演《金山寺》。他們各自施展特長,精彩的演出引起社會上的強烈反響,一時「四小名旦」聲名鵲起。

◆◆「寰球第一青衣」◆◆

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出身京劇世家,11 歲開始登臺。1913 年至上海演出,即以嗓音甜潤、扮相華美被譽為「寰球第一青衣」。

梅蘭芳在 50 餘年的舞臺生涯中,精心創造,善於革新,塑造了眾多優美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碼,發展了京劇旦角的表演藝術,創造了獨具風采的梅派藝術。

1919 年,梅蘭芳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1929 年,他又率劇組訪問美國,取得很大成功;1935年,他應邀出訪蘇聯,受到歐洲戲劇界的重視。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1931 年九一八事變,引起梅蘭芳的強烈義憤。為了鼓舞國人抵抗日本侵略者,他與葉恭綽等一起編演《抗金兵》;又把《易鞋記》改編為《生死恨》演出。抗戰爆發後,梅蘭芳身居淪陷區,不為敵偽威脅利誘,毅然蓄鬚明志,拒絕登臺。

因為不演戲,沒有收入,梅蘭芳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但即便賣掉老宅,向銀行借貸,靠賣畫為生,他也始終保持著民族氣節。

征服觀眾,不只是藝術才華,更要有人格魅力,這就是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