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員工沒效率!企業「沒有自信」才是加班元兇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3/10/15
2013-10-02天下雜誌 532期 作者:顏擇雅
超時工作的背後原因:可能是誤把工時長短當熱愛工作的指標,可能是開會方法不對,或企業缺乏自信,甚至喪失鬥志。
台灣經常「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實際工時往往比法定工時多一大截。這現象不只CNN做過專題,歐洲商會也在今年初發表的〈台灣薪資及就業展望報告〉中,將工時超長列為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
這就矛盾了,企業主不是老在要求員工自我充實嗎?如果時間都綁死死,天天九點下班,員工怎有時間自我充實?
有礙員工自我充實,就有礙企業學習新知。何況,下班時間晚,親子一定沒時間講話,夫妻則沒力氣講話。年輕人延後結婚,小孩就生得少。高離婚率與少子化可說是當今社會兩大痼疾,追究禍首都有工時超長這個因素。這糟糕的職場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一大原因,是企業誤把工時長短當做熱愛工作的指標。這心態讓我想起中國六十年代的「學大寨」,提倡愚公移山精神,蠻幹硬幹,累死一大堆農民是真的,糧產卻沒增加。真正糧產三級跳,反而是美國「綠色革命」,不講艱苦奮鬥,只著眼育苗、化肥、灌溉技術上的創新。
因此,企業若想創造價值,應該要從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度,來衡量員工熱不熱愛工作,而非看工時長短。
在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依然不准彈性上班,代表對員工不信任:不信任他出了公司大門還有心工作。這種不信任說穿了,就是企業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提供的工作夠富挑戰性,足以讓員工在家沖澡時,依然想著解決方案。
其實,如果工作內容無聊,打卡好像也不能防止打混。怎知員工對著電腦不是在購物、看A片?
還有一種企業,以為員工待辦公室久一點,隨時叫來開會才方便。這背後有腦力激盪的迷思。許多研究都指出,人面對群體時思考會從眾,只想到別人都想到的點子,開會是激盪不了腦力的。
柏克萊加大管理學教授韓森(Morten Hansen)的《合作》(Collaboration)一書就有項調查,一百八十二個團隊爭取同一個案子,花愈多時間開會的企劃品質就愈平庸,拿到案子的可能性愈低。
較佳做法,是人人在開會前都單獨思考過,會議桌上再把所有想法攤開來,截長補短。這種會議才能集思廣益。
還有一種浪費時間的會議,就是該發表的意見都發表了,遲遲沒辦法散會。這往往是主事者不夠有擔當的徵兆。他無法裁決,只好把大家留下,一直辯下去。
當然,加班成常態可能還有個簡單理由,就是企業想節省人事成本。如果遇缺不補是為了景氣不佳,員工應該共體時艱。但如果市場大有可為,依然遇缺不補,就表示企業已失去鬥志。
在高鬥志的企業,員工加班往往出於熱愛,這種超時工作雖然有害健康和生活品質,至少可保持朝氣和銳氣。但如果企業已失去鬥志,你還在超時工作,就應該擔憂心態上的未老先衰了。(作者為雅言出版社發行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