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2014/12/21 「網路社群成為徵才新管道」

網路社群成為徵才新管道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12/18
2004-06
Cheers雜誌45
作者:吳凱琳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1221


網路科技的興起,帶給了人力資源主管新的希望,然而實質的效果卻令人失望。網路的便利性,只是吸引了更多不適合的應徵者。如今,已經有企業開始採取新的做法,借用網路社群的力量,主動發掘優秀的人才。

「好人才都到哪去了?」這是所有企業或是主管們一直無法解決的難題。如今景氣好轉,企業開始大舉徵才,人才的爭奪戰是愈演愈烈。

為了搶奪頂尖的人才,企業無不絞盡腦汁,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招攬人才,網路更是取代了傳統的平面徵才管道,成了新的主流。然而,不論是企業網站或是人力銀行,成效似乎不如預期。透過企業網站投遞履歷的人數寥寥無幾,而經由人力網站媒介的應徵者,往往不是企業所要的。

這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論是透過人力網站或是企業網站,企業只能接觸到願意主動投遞履歷表或是目前急需找工作的人。有許多優秀的人才目前沒有換工作的意願,也不願意主動投遞履歷表或是在人力網站上登錄。那麼,企業又該如何精準的掌握這些潛藏的優秀人才?

事實上,企業應該善用網路社群的力量,依據本身的產業性質與職缺的種類,接觸相關的網路社群,主動挖掘優秀的人才,而不是被動的等待求職者上門。如今,有許多企業開始透過網路日誌(weblog)或是商業社交服務(professionalnetworking)網站,搜尋潛藏的優秀人才。

找尋隱藏的優秀人才

網路日誌,或是簡稱為部落格(blog),興起於1990年代中期,是一種個人網頁工具,許多人稱它為「2分鐘就能上手的新聞台」。因為它的操作非常簡單,只要在可上網的電腦上鍵入網址、文字、與圖像訊息,就可以立即上傳,更新你的個人網頁,甚至可以在文章中引入超連結。不需要下載複雜的軟體或是設定,也不需要懂太多網路專業知識。讀者也可以直接針對文章的內容做出回應,具有互動的特性。

如今部落格的發展已經從個人的網路日誌轉向為專業知識的交流站。以部落格網站作為一個平台,針對特定的議題或是專業領域的知識,也許是新科技的發展或是應用的問題,匯集有興趣的人或是專家共同討論。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便自2003年開始,定期評鑑優秀的部落格網站。

對於企業而言,這些針對專業知識討論的部落格網站,就是發掘人才的好地方。「部落格就好比是個人的『活動履歷』(livingresume),」微軟人才招募專員祖‧葛德林(ZoeGoldring)說道。「我可以透過這個人在網站上所張貼的文章,以及他與網友的討論當中,了解這個人的個性、思想、以及各種資訊,這是履歷表所無法達到的功能。」

一旦公司出現任何的職缺,葛德林都會上網搜尋相關的部落格網站,尋找隱身於網路世界中的科技高手。

企業主與工作者進行個人化的溝通

另一方面,有些公司也開始在企業網站中架設部落格,並對外開放,做為企業與工作者之間的橋樑,是更為人性化的溝通管道。

一般的求職網站或是企業網站,不論是關於公司的介紹或是職缺工作,通常只有片面的描述而已,不具有任何的吸引力。

然而,透過企業的部落格網站,對這家企業有興趣的人可以自由的與內部的員工討論,更深入的了解這家企業的內部情況。甚至可以直接與人力資源的主管溝通,直接針對應徵的事情進行討論。

「透過部落格的互動性,企業與潛在的人選之間可以進行直接的溝通,能夠更清楚的、詳細的介紹自己,更能吸引到真正適合的人才,」羅斯曼顧問公司(RothmanConsultingGroup)執行長喬安娜‧羅斯曼(JohannaRothman)在接受《勞動力》(Workforce)雜誌訪問時說道。

另一方面,許多企業也開始與其他以求職為目的的部落格網站合作,將部落格網站納入企業徵才的重要管道之一。

塔夫茲新英格蘭醫學中心(Tufts-NewEnglandMedicalCenter)使用一套名為「求才」(PositionManager)的程式軟體,自動將公司的職缺傳送給特定的網站,特別是架設有部落格的求職網站,例如《波士頓環球報》(BostonGlobe)的求職網站BostonWorks.com

除了部落格網站之外,商業社交網站也成為企業求才的新管道。商業社交網站的目的在於協助個人拓展商業關係,也許是認識新的客戶、尋找創業合夥人,或是找工作與徵才。

一般人都可以自由加入商業社交網站成為會員,將個人的基本資料與簡歷刊登在網站上,供其他會員參考,同樣也可以瀏覽其他會員的資料,也可以利用電子郵件與其他會員聯絡。

社交網站正如同虛擬的人脈關係。相較於一般的求職網站,商業社交網站的可信度是比較高的。一般的求職網站通常是運用隨機運算的模式進行配對,因此常見的情況是,看完了幾十份的履歷表,還找不到一個適合的人選。

然而,假設你在商業社交網站上看到某個人的履歷資料符合你的求才條件,你可以聯絡其他的會員,也許有人認識你所選中的人,了解相關的背景,這樣你就可以進一步的確認這個人的履歷資料的真實性。

事實上,網路可以有各種的可能性,也充滿了各種的機會,關鍵就在於,企業是否能真正的善用網路的力量,透過正確的管道,找到真正適合的人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