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2015/11/29「同期的同事為何升遷比較快?除了累積專業能力,他們知道這件事更重要」

觀點

同期的同事為何升遷比較快?除了累積專業能力,他們知道這件事更重要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11/27
2015-11-10 17:10  作者 人資阿姐的職場觀察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我們中老輩在開同學會時,總會調侃會唸書的被不會唸書的管,當初在學校愛玩愛鬧的鬼靈精怪,往往較書呆子型的能在職場闖出一片天,而在學校拿第一名的可能就在研究領域或公教單位發展。

探其究竟,無外乎進入職場後所需的EQ與做人做事的圓融,那些搞怪同學在學校裡早已練就在夾縫裡生存的靈活度,對於職場的變化也可平常應對。

職場不像學校用分數論高低,能力也不會是晉升的主要條件

專業雖然可以保住飯碗,若只守著專業而吝於經營向上管理與平行互動,在這個專業不斷轉換與提升的時代,固守舊的專業也只會是一只即將腐銹的鐵飯碗,到了職場有效期限過時,終有被淘汰取代的一天。

最近有一位年輕管理級員工離職,離職來的突然,他告訴阿姐不是公司不好,而是機會突然來了,不能只死守著一個可控的舒適區太久,考慮到需趁著年輕去闖一闖,若此番不試,恐怕以後連想闖與敢闖的念頭都會磨掉了。

知情的同事跑來與阿姐聊天,也提到家有幼兒快近中年的自己,已經無法與年輕人在體力與心力上拼鬥,只求平實平淡過日子。對於有機會也敢闖的年輕主管,用著羨慕的口氣說著年輕真好。

阿姐看著這位年輕主管從工程師一路晉升到管理職,雖看似順遂卻也有箇中辛苦,由於表現優異經由上層跨級跳升,卻不獲原來主管的祝福,甚至誤以為被提拔後的過河拆橋採不合作態勢。此員用高度的EQ不慍不怒與原主管互動,看到他總是掛著笑臉說著沒事的,不過就是公事還是必須互動。

阿姐看著另一位與其同期進來的員工,看似替前主管抱屈,卻自己鬱悶了許久,恐是見到一起進來專業能力相當的同梯晉升,而起了比較心,即使近來有了小專案的帶領,也常以自己不擅報表管理,認為投入報表製作只是浪費時間,遠不及他在技術上的投入有價值,於是也始終與管理職擦身而過。

我們常會見到擁有專業職的員工尤其是技術職者,若未經評估轉換成管理職,往往會毀了一個專業與一組團隊。 雖說專業重要,但現今的職場已不允許單打獨鬥,能否與人跨組織跨功能別甚至跨文化共事,已成了必須有的職場共通職能。

專業再怎麼經營也僅是個「匠」,少了跨領域的加值恐難成一方之「將」

身為資深員工,都有機會擔任工作中重要的責任擔當,能否成事需集眾人之力,專業能力強者負較重大之職責,但說要獨守著技術本位自掃門前雪,在現今職場已不能成事。

阿姐將之前寫過的職場人生碎碎念,分享與此即將離職的年輕主管期許共勉,他看了幾篇後笑著問阿姐怎麼沒有以他當主角的職場人生。阿姐說好,就以此篇『同梯不同境』祝福年輕主管,前程萬里。

因為懂得隨時將姿態蹲低,因此機會來時可以跳得比別人高;因為願意接受別人不願意接手的挑戰,所以即使年輕但經歷可以比別人多。年輕真好只是外在看到的理由,其實真正的你經歷了多少,只有年輕勇於接受挑戰的你知曉,也因此你可以勇敢的踏出機會來時的每一步。

祝福每一個在職場勇敢面對挑戰,願意接受挑戰的明日之星,蹲低跳遠,機會總會來到。 當機會來時,請記得阿姐常說的:「機會是什麼?」、「機會稍縱即逝.... 這是女兒在小時參加夏令營回來分享給阿姐的啟示 ,也是阿姐對於徘徊在機會門口的職場朋友一直引用的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人資阿姐的職場觀察

阿姐任職外商三十年,從小秘書到資深秘書、行政經理,現任某外商人資主管,深諳職場大小事。熱情又雞婆的個性,常是職場友人傾訴與諮商的阿姐。2011年開始筆耕『阿姐碎碎唸』部落格,阿姐的多年職場觀察與心得,希能與職場夥伴們一起共度職場歲月的喜怒哀樂。







2015/11/29「業務的3大條件:快、狠、準!最多拜訪「3次」,就要獲得結果」

銷售與行銷

業務的3大條件:快、狠、準!最多拜訪「3次」,就要獲得結果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11/27
2015-11-10 14:54  作者 酒井美智雄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業務員是一個靠「嘴」說話的職業。因此,想必不少業務員都很苦惱,「首次拜訪客戶時,該說什麼?」、「拜訪舊客戶時,又該說什麼?」或是「如何開發新客戶?」等問題。

一般業務員在拜訪客戶前,通常都不會有太多準備;因為他們認為與客戶交涉,靠的是「臨場反應」。

但是,毫無準備就前往拜訪客戶,結果想必也不盡理想。

不同於學生時期,仍處於學習、摸索、嘗試的階段;進入職場後,面對任何事情都要先掌握目的和意圖,特別是業務工作。

各位,請先思考一下你跑業務的目的是什麼?不外乎是拿到合約、獲得生意或合作機會,對吧?因此,拜訪客戶是為了「獲得生意」的方法之一,必須認清「拜訪」並不是業務員的工作內容,請各位不要搞混。

也就是說,「拜訪客戶」只是一個手段且務必要成功,若失敗,就無法達成目的,也無法獲得生意,這一切註定就是做白工。因此,既然是達成某項「目的」的方法,就必須謹慎思考,每次拜訪客戶時,明確的「內容重點」和「預期目標」是什麼,絕不能淪為紙上談兵。

就我個人經驗,「三次」是最佳的拜訪次數,所謂的「三顧茅廬」也是這個意思。然而,這三次的拜訪重點和目標各不同,如下:

●初次拜訪
1.問候。
2.了解需求(向客戶介紹公司的產品,了解是否符合其需求)。
3.若符合需求就提案,並立刻約定再次拜訪的時間。
4.試著向客戶打探,是否有其他競爭對手。
5.若有機會,建立初步的合約內容。

●再次拜訪
1.補充初次拜訪時的缺失內容,再次詳細說明(重點是解決第一次無法回答的問題,盡量避免丟出新的問題或訊息)。
2.找出客戶中的主要決策者。
3.打探是否有競爭對手(若初次拜訪時沒調查,務必在此次探尋)。
4.再次提案,約定最終拜訪時間。
5.有機會就提議簽約。

●第三次拜訪
1.再次提案(原則上是最終提案,並與合約內容相符)。
2.積極爭取簽約。
3.打探未來是否有其他合作的可能性。
4.若成功,務必讓對方在契約書和訂單上簽名用印。
5.不幸失敗,也請建立雙方日後「易於合作」的關係再離去。

漫無目的拜訪、沒有明確目標,或無法積極說服對方等,也很難獲得成果。假設第三次拜訪也無法成功,那麼去第四次、第五次通常也沒用。有不少業務員習慣「多拜訪客戶幾次」,再勇於提案。但是,若第一次拜訪就有機會,請千萬不要猶豫,勇敢提出吧!

我認為提案和拜訪時,必須掌握「快、狠、準」的節奏,才是成為專業和優秀業務員的必要條件。

Point:拜訪客戶前先想好「目的」,避免浪費時間。

(本文出自《容易緊張的人,如何說話?》,核果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reynermedia via flickr, CC licensed

《容易緊張的人,如何說話?:年薪千萬說話大師教你克服緊張,一開口就吸引人》

ISBN: 9789865683634

出版社: 核果文化





2015/11/29 「管理辭典」………… (82)


管理辭典

奧卡姆剃刀原理
Occam's razor

無情剔除累贅, 把管理制度變簡單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11/27
2015-11-23 14:00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 林文政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奧卡姆剃刀原理」主張,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企業領導人要懂得透過簡單扼要的制度做好管理工作,而不是重新設計一套複雜的規章制度,增加員工負擔。

兩年多前,兩家業務相同的公司進行水平合併(horizontal integration,合併的雙方為同一產業),合併後兩家都屬消滅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併),卻由一家組織規模較小的公司獲得較多的經營管理權。

新任董事長、總經理與人資主管都來自於這家公司,為了不落人口實,在文化和人事制度的整合上,他們決定採取全新再造的手段,既不採取替代策略(即採用某一家公司的制度),也不採取融合策略(即採取兩家公司制度,截長補短),反而重起爐灶,大幅改造公司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然而,新穎又複雜的管理制度,讓雙方員工更為不安,各自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原本和總經理同公司的員工,覺得總經理在出賣自家人;而來自另一家公司的員工則覺得總經理要對他們趕盡殺絕。

一年多來,這家公司中高階主管和關鍵人才流失嚴重,經營績效也只達成目標值的80%左右,原本大家預期公司合併可以帶來更大利益的初心,就短期而言,似乎事與願違。

《史記》記載一段周公與姜太公之間的故事,或可拿來幫助我們理解上述個案。

周成王時代,周公和姜太公分別被分封到魯國和齊國,當時周公攝政,由兒子伯禽代理。姜太公到齊國5個月後,就向周公報告國內政事已安排妥當,周公問:「怎麼這麼快呢?」姜太公說:「我只是簡化了政府組織、君臣禮儀,對百姓的規範都依循當地的風俗和習慣,所以政治局面很快便得到安定。」

而伯禽到了魯國3年後,才向周公回報政事已安排好了,周公問:「怎麼那麼慢呢?」伯禽說:「我革除了百姓的風俗習慣,改變了朝中的禮節與制度,如果人民家有喪事,必須服喪3年。」聽完後周公說:「看樣子魯國的後代終將會向齊國稱臣吧!處理政事如果繁瑣而不能簡易,百姓就不會親近君主;只有平實、簡單的規範,百姓才願意親近、歸順君主。」

周公的預言果然成真,因為齊太公(即姜太公)之後約過了十代左右,齊桓公成了春秋五霸的首霸,國力已遠超過當時的魯國,而這樣的落差一直從春秋持續到戰國。

奧卡姆剃刀原理:愈簡單往往愈接近真理

14世紀英格蘭位在奧卡姆(Ockham)當地的哲學家威廉(William)提出「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即告誡人們「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奧卡姆剃刀原理」也有人把它稱為「樸素原則」,指出當人們可以用比較簡單的方法處理事情時,千萬不要將其複雜化,需要理性甚至無情地剔除所有多餘的累贅。

萬事萬物的原理就是要略而不繁,事情的本質通常是簡單明瞭、純真質樸的,所以奧卡姆剃刀原理也可把它視為化繁為簡的原理。

近年來科學界也多以這個原理來判斷理論的優劣,例如有兩個可獲得相同結論的理論同時存在時,相對於複雜的理論,我們更傾向於喜歡簡單的理論,因為愈簡單往往愈接近真理。

根據上述的周公與姜太公的故事來看,姜太公治理齊國似乎就是符合奧卡姆剃刀原理,我暫且把他的管理方式稱為「姜式管理風格」,這種管理就是一種化繁為簡、因地制宜的方法,這種會影響國家百年大計的治理方法,算是一種管理的除法。

而周公兒子伯禽的「姬式管理風格」(按:周公姓姬),卻是化簡為繁、違逆民情的管理方法,這算是一種管理的乘法。

雖然現今我們無法精確地推測伯禽當時用了3年,以較繁複的制度來治理國家,是否是必要的手段,但以周公對兩國未來國力強弱的評斷來看,周公似乎也不太認同伯禽採用繁文縟節做為治國方策,而伯禽的做法正是違反奧卡姆剃刀原理,周公就是以這樣的洞見,準確預測出兩國未來發展的結果。

為什麼企業領導者無法「把複雜的事情變簡單」?

不少管理評論者指出,現代企業的效能往往沒有隨著管理制度愈來愈龐雜而有更好的表現,究竟為何現代的領導者總是背道而馳,不是把複雜的事情變簡單,反而使簡單的事情變得更複雜?正如同奧卡姆剃刀原理所說:「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

企業領導者往往無法把複雜事情變簡單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沒有自知之明,沒有真正了解自己公司的本質,如公司的願景、使命和策略是什麼?員工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由於不自知,便嘗試導入各種不同的管理理論、最佳實務、管理工具來解決公司面臨的問題。

又因為管理制度往往有僵固性,上線容易,下線難,一旦施行後,就需要更大的成本才能將其廢除,經年累月,使得管理制度愈來愈龐大且錯綜複雜。如果領導者有自知之明,便容易找到適合自己公司、有效的管理方式,一旦切中主題,就不會變成這麼複雜了。

伯禽所規畫的治國方策未能依循魯國的國情和民情風俗,重新設計一套複雜的禮儀規章,因此人民需要長的時間才能適應,甚至可能因為制度過於複雜,而無所適從或陽奉陰違,所以說「把事情變複雜是很簡單的」。

而齊國姜太公的治國方針,是根據齊國的現狀和人民需求來設計的,制度簡單扼要,所以易於落實;禮儀簡單明瞭,所以人民易於遵循。這樣做看似簡單,然而為政者卻需要用盡心思去深刻了解社會現象和人民需求才行,所以說把事情變簡單是很複雜的。

圖片來源:wiki


林文政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勞資關係與人力資源管理博士,專長領域: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薪資管理、訓練發展、團隊建立與領導統御、人才管理。



2015/11/29「本日管理名言」………… (192)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11/27

創新力 加上勇氣,加上努力 等於奇蹟。
Ingenuity – plus courage, plus work – equals miracles.

——鮑勃‧理查司 Bob Richards,奧運金牌選手


2015/11/29「超業拜訪客戶有SOP!這樣做準備,客戶拜訪才有效」

銷售與行銷


超業拜訪客戶有SOP!這樣做準備,客戶拜訪才有效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11/26
2015-11-11 17:30  撰文 陳書榕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 1


保險業務員艾琳每天勤跑客戶,業績卻不見起色。翻開她的行程表,「15:00在台北東區拜訪A客戶、16:30趕到板橋幫B客戶蒐集理賠資料、17:30回到位於東區的辦公室整理C客戶檔案,之後要再回到板橋送D客戶的年節禮物」,根本就像「折返跑」,勞心又勞力。

南山人壽順立通訊處區經理王星燁表示,這是很多業務都可能犯的錯誤:不懂得安排行程、留下緩衝時間,導致時間被沒有生產力的行程塞滿,最終一事無成。

然而,「銷售,在你還沒跟客戶見面之前就開始了。」因此,事前規畫行程、過程蒐集資訊、事後管理客戶清單這3個拜訪客戶的環節,缺一不可,只要確實照做,加上對產品的了解與專業,基本上每次銷售都能收到一定效果。可惜許多人往往忽略事前與事後的重要性,讓商談的效果失去大半,自然無法成交。

「劇本好,就不嫌招式老。」王星燁形容,每次拜訪、銷售都像是一齣好戲,只要每個細節都做了精心安排,觀眾(客戶)也會願意為你的努力埋單。

1. 事前規畫行程:「客戶分組」提升每日拜訪率

南山人壽一般希望業務「一天三訪」(一天至少拜訪3個客戶),王星燁則希望自己的團隊都能做到一天七到八訪,以提高成交率。

要在短時間內拜訪最大數量的客戶,就得從客戶資料分級、分類開始,「最親近熟識者為A型、其次為B型與C型,進而按照地區分組,」之後每次去拜訪某個客戶時,就可以在名單中挑選鄰近的客戶,「順道」會面。

「安排拜訪行程,可以在事前提醒自己,也可以事後檢討有沒有做到真正有生產力的安排。」王星燁強調,許多新進業務容易瞎忙,把時間花在文書處理或庶務,常常一個禮拜過去,一張保單都沒簽下,這就是沒有做好行程控管的後遺症。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 2

2. 蒐集客戶資訊:掌握FORM原則,先交心再交易

好不容易跟客戶見到面了,王星燁說,此時業務的大忌就是「向不對的對象,傳遞無用的訊息」,也就是心急於推銷商品,卻忽略了消費者真正的需求。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 3


蒐集資訊固然重要,但是一般人對於業務員都會有所防備,所以最好能先拋出自己的訊息,再讓對方回答。例如,「我爸媽最近退休了,常常出去遊山玩水,你爸媽也退休了嗎?」藉由這樣閒聊的方式獲得資訊。

「商品是死的,但銷售是活的。」商談過程中,也可以粗略地劃分客戶的人格特質,有人在意數據、有人看重感情,「用對的方式,做有效溝通」才能達到商談目的。

3. 事後聯繫感情:管理名單,創造下一次成交機會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 4

在業務世界裡,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方法,就是沒有一套流程,讓人複製了以後就能變超業。王星燁說,每場銷售都成敗未定,業務應該要轉換心態,「聚焦於客戶需求,而非自己的挫折。」這次推銷失敗,就回過頭來檢討自己的SOP(標準作業程序),看看行程規畫有沒有疏漏、資訊蒐集正不正確、推薦商品是否精準等,確實改正缺失,才能為下次做好萬全準備。


圖片來源/B. via flickr, CC licensed


SOP 工作術 優化流程,快速上手》

出版社: 巨思文化












2015/11/29「ABC每日英文」…… (153)

每日英文

迴紋針 (paper clip)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11/26
2015-11-26 00:00  內容提供 EZ TALK編輯部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129


迴紋針(paper clip)是辦公室裡好用又方便的小巧文具用品,不僅可以取代釘書針(staple)重複性使用(reuse),也能減少資源浪費。它的用途不限於固定紙張、文件、公文等,也可當作書籤(bookmark)、磁力實驗的輔助工具、簡易裝飾品(decoration),甚至可以拿來玩釣魚遊戲。迴紋針的英文又可寫作paperclip

相關字彙:
1.binder clip (phr.) 長尾夾
2.thumbtack (n.) 圖釘
3.stapler (n.) 釘書機

例句
1.The documents were held together with a paper clip.
 這些文件用迴紋針夾在一起。

2.Don’t forget to get paper clips when you order office supplies.
 訂購辦公室文具時,別忘了迴紋針。


內容提供/EZ TALK編輯部
圖片來源/Ross Elliott via flick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