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接下來呢?大學怎麼選學生?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7/1
2014/06/25
作者: Sabina
(編按:年輕人的熱情或許會是另一個教育關鍵,建議可先閱讀本篇「年輕人,趕快找到屬於你的熱情吧!」)
12 年國教,會考和選填志願的「賭博戰」鬧得沸沸揚揚,家長走上街頭,(其實我一直很好奇怎麼不是學生發起?)有人說政府「立意良好,相關政策有待改善」;也有人說「明星高中有什麼不好,幹嘛教改」。12 年國教旨在希望教育普及、減緩學生升學壓力、鼓勵多元教學,減少以往大家從國小開始就要拼命考試,沒上北一建中好像就沒有未來的心態。
我自己是覺得明星高中不是不能存在,而所謂的明星高中其實也不只限於北一建中,還是有很多人的志願就要去某高中/職,因為那裡的資訊科、餐飲科、舞蹈科等等特別好,選校依據本來就不是只有用國英數來看。但是目前的政策,使得功課不好不壞又沒有特殊興趣的學生,無所適從,只能在混亂的政策方針下「豪賭一把」。其實說到底,這些學生還是因為沒有早點被「激發興趣」,尚未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而被教改洪流給沖得更糊塗了。
接下來呢?大學該怎麼選學生?
而我又想問的問題是,接著 12 年國教後,大學怎麼比、怎麼考、怎麼申請?因為如果還是一樣只看在校或者甄試成績,那大家的「升學壓力」只是被延後三年,而不是被徹底減緩了。
台灣和美國的教育,常常有人拿來比較,我不是教育專家,但是身為 MBA 申請顧問、有個美國小留學生的老公,我對這兩個國家的教育,也是有點感想的。先不論台灣 12 年國教、大學繁星政策有沒有比美國好,至少美國大學在選學生的時候,學校會問你做什麼運動?為這個社會做了什麼?你讀什麼課外書?做什麼藝術品?
更重要的是,美國大學問你「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當然美國大學還是看 SAT 成績,但是他們同樣看重你的「獨特性」,美國政府並沒有規定大學該怎麼招生,如果 MIT 你想招一堆 geek,那就去找數學奧林匹亞選手吧!如果茱莉亞音樂學院你想招莫札特,那就去找5歲就得鋼琴比賽冠軍的天才兒童吧!
對,美國大學不是不在乎「成績」,他們在乎各式各樣的成績、經歷,只要能證明你是在該領域表現突出的,他們都在乎,而不是只看學術上的 SAT 分數。
Top MBA 在乎的,一模一樣,是你的獨特性,你在工作及工作外的「成就」,還有「你,是什麼樣的人」?
大學 GPA 有多重要
過去一年,我學生中有私立大學,GPA 2.9 的學生申請上紐約大學商學院(NYU Stern);也有國立大學,GPA 2.9 的學生申請上西北大學商學院(Kellogg);還有兩個人 GPA 不到 3.0 申請上密西根大學商學院(Ross)。申請後我們聊到這點,他們卻都語重心長地建議未來 MBA 申請者 - 大學成績還是要顧啊!
但是他們有人在大學領導校隊比賽得冠,有人參加過健美比賽得獎,有人在不會說印尼話時爭取到印尼外派工作,也有人從高薪的科技業毅然決然換到小的新創公司,為的是得到比工程師更寬廣的視野。相同的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定位明確,對於未來也有想法,不過最後每個都申請上 Top 15 的商學院,念茲在茲的卻還是,大學成績怎麼沒顧好!這真的是亞洲思維加上輿論壓力導致。
當然,如果你可以一心好多用,最好的狀況是,你在校成績好,課外活動也精采,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是相較起來,就算是台大 GPA 4.0,如果是毫無興趣、沒有中心思想的申請者,頂尖商學院更喜歡 "well-rounded" (同時兼顧各方面 / 有不只一方面優秀)的申請者。大學 GPA 很重要,但跟其他的申請條件一樣重要。
我看過太多學生,很適合台灣教育制度,很會考試,有選項他就找得出答案,儘管不是很瞭解真正的道理;這樣的個性或許只能幫你走到大學畢業,出了社會,老闆不一定給你選項,更甚者,你的人生一大半是空白的,等你去填上 something - something you like; something you care about;
something you have passion for!(找到你喜歡的、在乎的、有熱情的!)
我期許 12 年國教,一直到大學入學,可以真正在乎每個學生的「個體」、每個「故事」,找出一套方法評估每個人的「興趣、經歷、成就」,而非只有成績。
(編按:「連申請國外學校還要父母陪!」這樣的事情都還是常見到,到底怎麼了?)
(本文轉載自前往Sabina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