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資本主義的叢林裏生存,你該如何提升自我能力?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7/22
2014/05/11
作者: MBAtics & 張希慈(希希)
「這些問題都不是你該問的問題。」老闆用略帶威嚴的眼神瞟了我一眼。
我是社會學出身,大學期間內觸碰的總是非營利組織、社會運動團體,即使求學途中逐漸對商業感到興趣,也是對於將社會學和商學融合的社會企業才會感到好奇無比。
在推廣社會企業的一年多裡頭,我總是對於社會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以及他們在商業與公益之間所求得的平衡作法特別感興趣。
「你有期待把公司帶到什麼樣的終極目標嗎?」
「你是怎麼知道你該選擇這個行業走下去的?」
「你是如何激勵你的員工相信你的價值是值得追求的?」
純然商業的組織對我來說其實遙遠無比,更遑論這次面對的是老闆從華爾街出身的香港創投公司了。因此,自然而然地,問出那些我以前總是問著各行各業的話語,全然忘了自己其實是來面試的小菜鳥。
「公司的經營方向是我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你應該問的問題。」老闆再次強調了一次,我又問錯問題了。
當下,有種走錯辦公室的突兀感,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問下去,甚至不知道該問些什麼才能給他一種「務實的求職者」的感受。
「叮咚」,門市來了一位外國客人,老闆立刻起身招呼接待,我邊收拾桌面邊從側觀察他們的互動過程。來回不消半小時,他們已談成了一筆上萬港幣的生意。
老闆最後看著我說:「在你誇下海口說想征服叢林以前,請先把你的狩獵技巧練好。不要在什麼都不會的時候,跟我談你想征服哪座叢林。」
「我也不鼓勵我的員工,這是員工自己的責任。」
走出辦公室時,我邊走邊落淚。在這間公司,老闆相信物競天擇的理論,他不需要激勵他的員工,因為人們要往上爬,就應該自己想辦法鞭策自己。公司成立的理念不需要說服員工,因為員工也不會因此而留下,會留下的原因只有錢和可以得到的資源(包含學習)。
真正的商場是這樣嗎?似乎,只能時時小心翼翼地確保自己的獠牙是最尖銳有力的,才有辦法活下去,除此之外,其他事情好像就不再那麼重要了。別人的感受、別人的信仰、別人的價值似乎都不再被納入討論重點了。
隔天,我抱著很複雜的心情到了赤臘角機場,一位工作數年的朋友與我約在那,等著送我離開香港。我望著他,把這幾天來的面試經驗一古腦地說給他聽。
他聽罷後說:「你若是去那裡工作,你一定會很痛苦的。」
我想我知道。
但我總在想,是不是我可能潛意識裡頭其實是害怕做出跟多數人相同的選擇?是不是因為我很害怕學習這些我不喜愛的實作知識,所以才總是逃避,使得我不敢進大公司,也不敢進商學院?
後來他又說,因為害怕而逃避的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真的是因為害怕嗎?他在我身上看見的是我對於訪談的興趣、我對於每一件選擇背後價值的深刻關懷,這些能力長久以來也發揮在我所實踐的各種計畫和經驗之中(包含到深圳進行富士康農民工訪談、積累數十篇的中國文化觀察、城市浪人計畫)。
我一直以來也不是訪談和執行計畫的專才,但是因為我知道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所以學習那些「技能」變得理所當然。我需要學習怎麼樣才能問出更好的問題,也需要學習怎麼樣才能賦予他人驅動力,這些其實都是另外一種型態的硬知識。
也許,要在叢林裡生存,學會狩獵的確很重要;但若是我能馴服那些已經懂得廝殺的獅豹猛獸,跟他們待在一起,也許我能找到另外一種在叢林生存的方法。
亦即,在叢林生存也許方法還有千千萬萬種,學會許多商業溝通、執行、管理技巧的確有助於自保與生存,但除此之外,我們也能創造新的生存技能呀。
他又說要提昇自我能力,其實有兩種管道。
一是補足,透過學習,將自己不會的技能慢慢補起來,大多數的台灣人常常選擇這條路,追求一種圓形的人格特質,也是相對較為保守的特質。
二是放大,忽略那些不足的部份,不斷強化並放大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是屬於尖型的人格特質,較冒險、較能承擔風險。
突然,我意識到我不希望把我的青春年華花在無法感動我的事物上,我渴望維持感受力。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能夠往第二條路走去呀!我很幸運地很早就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了,我希望成為一名擁有強烈感受力的人,我希望能感受更多世界的脈動、更多人事物的互動關係以及七情六慾的情緒起伏。
如果社會不能給我這樣的位置,那我就自己創造這樣的社會位置吧。
踏入登機門的時候,我已經知道接下來我該做什麼了。
我仍然要繼續學習,但我知道我為什麼要學習了。我仍然得學那些討人厭的硬知識,因為我想創造一個可能很溫暖美好的軟環境。
(本文轉載自 MBAtics網站,歡迎加入fac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