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2014/5/31 「馬雲:別人快要犯錯時,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馬雲:別人快要犯錯時,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5/29
2014-05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吳小莉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0531

在近二十年前,馬雲提出了一個當時大多數中國人還聽不懂的事情,他說要把中國大陸的企業放到網上。身邊的人說,他是書生、是瘋子。但是他做到了!

十年前他說要在大陸打敗美國的拍賣網站起家的eBay,現在他的電子商務平臺,在一個購物狂歡節日銷售額達一百九十一億元。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完全看懂,他到底要做什麼。但大多數人都同意,他改變了許多中國人的生活。

我認識馬雲是二○○九年。當時浙江省計劃來年一月到香港招商,第一次帶著大批浙商助陣,辦一場「浙江民營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高峰論壇」。談到他當年到香港見投資人,馬雲的感慨即刻湧現,說起他創業初期和投資者周旋的種種故事。他笑著說:「所有創業者遇過的困難我都遇到過!」也正因為如此,馬雲只要揮起大旗就能輕而易舉地成為創業者的教父。

「商業界所有可能犯的錯誤,我都犯過,」他說:「所以現在別人快要犯錯時,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論壇當天,剛好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媒體對他提問,馬雲答得很有政治智慧:「沒有一個地方做生意不會遇到困難,在艱難環境下做得好,才是英雄。」他又說:「最大的失敗是放棄。」

馬雲當年要把企業搬上網路上遇到一連串挫折,他避走美國。不信基督教的他,走進了一個小鎮的教堂裡,聽牧師說了一段「永不放棄」的福音,決定堅持夢想。

於是在一段時間裡,「永不放棄」成為他的座右銘。直到今天,有朋友告訴我,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華人餐館裡,都還能看到主人懸掛著馬雲寫的四個字:「永不放棄」。而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聊天,其實就是儲備的話題。

先行者的代價

2001年,美國納斯達克暴跌,新經濟泡沫破裂,美國消費力下降,以出口為主導的亞洲經濟感到壓力。「內需」成了閃著金光的新方向。利用阿里巴巴積攢的用戶和經驗,馬雲在2003年創立淘寶,開拓B2C業務。

像當年的阿里巴巴一樣,馬雲的淘寶迅速為聚攏在阿里和馬雲身邊的大量小型企業找到了「內需」的市場。這個時候,阿里巴巴與淘寶的小小循環已經形成:B2B2C,小型企業主們在阿里巴巴上接國外訂單,在淘寶上做國內生意。

可是,做B2C的淘寶並不是中國市場上的一枝獨秀,8848就曾經嘗到過領先者的榮耀與苦澀,國外來的巨鯊eBay 也在積極擴張。但馬雲找到了當年網上交易的痛點:信用。於是,支付寶誕生了。

用「支付寶」創造出一個中立的擔保人,這個樸實得近乎笨拙的解決辦法,卻一下子使得因為缺乏信用體系而始終無法做大的網路交易市場恢復活力。

如果說阿里巴巴和淘寶成立是中國大陸網路時代的重大事件的話,那麼支付寶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不僅解決了網上交易的需求,更第一次成了中國人的信用建立者、管理者。至此中國的小型企業終於可以把買賣整個搬到網上,有了徹底擺脫傳統管道的能力。阿里巴巴集團這片土壤孕育出了網路時代的第一批網商。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經濟一片蕭條,中國外商產業寒風凜冽,專注內需的淘寶卻逆勢飛揚,堪稱奇葩。

這個時候,阿里巴巴系統取代傳統管道的基礎工程,已經孕育成了適宜生存的生態系統,網路不再,網路不再對後來者顯得陌生,小型企業依附著阿里巴巴集團這個生態系統,一切都被照顧得順理成章。

「支付寶事件」和淘寶「十月圍城」,更像是先行者的代價:總碰見我們從未遇見甚至從未預見的危機。這似乎是既當玩家又是裁判的阿里,必然會在某一個點上遇到的。今天再看阿里巴巴集團這盤大棋,玩法又自不同。

凡人也有出頭天

馬雲其人,與其說是企業家,不如說是商界「中國偶像」似的存在。

馬雲的偶像桂冠,首先來自於他那些為人津津樂道的白手起家的發跡故事。「我沒有很有權的爸爸,也沒有一個很有錢的舅舅」,在《與卓越同行》的錄影棚裡,他這樣調侃創業前的自己。

事實上確實如此。這樣的馬雲,即使是成長在今天這個社會,要出頭都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遑論是在當時;這樣的馬雲,當然足夠耀眼,耀眼到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他敏銳的頭腦、準確而深刻的商業洞見以及持之以恆的毅力,是他建功立業的唯一憑藉。

他的成功,是極其罕有的「凡人也有出頭天」的故事範本;另一方面,這樣的馬雲,也足夠平凡,平凡到似乎每一個普通家庭裡成長起來的中國人都覺得,馬雲的資質、經歷都與他們相差無幾。

馬雲的成功,或許正是上天對自己的一個暗示,或者更明白一點,在這些或公開或隱密的心理作用下,馬雲儼然代表了一個更成熟更完善,並且蘊藏著無數可能性的自己。

跟熟悉中國商業圈的朋友聊起來,十個裡有九個會評價馬雲有vision。字典裡vision的解釋很多,多與想像力、視野、願景相關,而大家嘴裡馬雲的vision,摻糅著遠見、眼光、願景和格局。

今天回望馬雲帶領阿里巴巴走過的軌跡,最讓我驚歎的不僅是他的vision,還有他的企業在這個由技術推動的網路時代裡,儼然是一枚真實的生存標本。又或者說,他為人稱道的vision,其實深深地紮根於他對這個嶄新的技術時代,領先眾人一步的理解和強大的生存力上。

學習別人的失敗與錯誤

他曾不止一次說:「其實最大的學習,不是學習別人的成功,而是學習別人的失敗和錯誤。」

而當很多創業者都在學習馬雲的時候,我問他,有什麼人你覺得值得學習?他笑著說:「任何行業你想做好,都沒有前人。必須走創新的行業才有可能贏。所以學習行業內者必死。學習行業外者才有動力和創新的機會。」

節目播出沒多久,馬雲便辭去了阿里巴巴集團CEO的職務。離開之前,馬雲按著「小而美」的理論,像張瑞敏一樣把阿里拆成了若干個自主而又協同的小個體,然後撒手寄情於生活去了。他說:「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明天開始,生活將是我的工作。」然後轉身離開。

他暫且擺出了一副旁觀者的姿態。有人猜測,真要出事兒,馬雲會不會再復出?還是會將自己的傳奇留在神壇上?

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只能交給時間了。我瞭解的馬雲,雖熱愛風清揚,卻未必會像風清揚一般與江湖一刀兩斷閉關清修。

「菜鳥」的飛行只是另一個開始。也許,他正從另一個角度設計一盤更大的棋局。

《請問首席執行官》跟著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媒體人吳小莉一起探訪頂尖企業的想法,立即前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