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危機/美容美髮 提升服務品質 危機變轉機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4/1
2013-07-24天下雜誌 527期 作者:謝明玲
圖片來源:劉國泰 |
美髮業者心聲:這行本就競爭激烈,必須一直往前走。政府不管有沒有照顧,我都要活下去。
走進門內,才在襯著木質地板的綠色沙發坐下,抬起頭,就看到落地窗外,小庭園內花木扶疏,池內鯉魚悠游。
台中西區巷內,五十八歲的陳志鴻,早在七年前就開設了這家「團隊髮型」。
美容美髮業,被認為是兩岸服貿協議中的讓利「輸家」。各地美容美髮公會理事長的抗議聲,此起彼落,擔心實力雄厚的陸資來台開低價連鎖店,大量吸納建教生,街頭巷尾的小型美容美髮店,會應聲倒地。儘管如此,台灣業者不會輕易棄子。
在外商賣過美髮品、連鎖美容美髮體系當過主管,陳志鴻不怕競爭。「台灣有英國人開(美容美髮店)、也有日本人、韓國人,沒有怕過他,為什麼要怕大陸人?」
陳志鴻最重視的是服務品質,不但每週兩天提供員工兩小時訓練課程;為了讓客人覺得舒適,他不用中央空調,而設定二十二個冷氣口,讓客人都能自己依舒適度調整,光冷氣空調就花了八十萬。
「這行業本就必須一直往前走。政府不管有沒有照顧,我都要活下去,」陳志鴻強調。
這幾年,美容美髮業者已出現許多挑戰:普設大學的結果,讓他愈來愈難找到適合的員工;水電費用飛漲,夏天兩個月水電費就要八到十二萬,他的獲利在七年間,就少了五%到六%。
不論大陸業者是否大舉來台,都得先站穩腳跟,已是業界共識。
台中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游坤貴,曾到上海黃埔區經營美髮店七年,十年前回來。他說,現在業界最擔心的,不是大陸要進來,而是台灣同業惡性競爭,讓服務品質下降。
例如走在街頭,常看到「洗頭一百元」的布條。「政府計時人員時薪都有一百零九元,」他說,「怎麼搞的我們做一個頭髮,加助手兩個人工作,還倒貼,不符成本?」
危機,或也是轉機。
「趁這時候他們(大陸業者)進來,我們大家團結在一起,想辦法把技術提升,服務品質提升,」游坤貴對未來仍有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