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行色匆匆的奧運首航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4/4/23
★★行色匆匆的奧運首航★★
國人一直在期待,我們能在奧運賽場上揚國威。
◆奧運之路◆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傳入中國,並取得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1896年籌備第1屆現代奧運會時,國際奧會便向中國發出了邀請。當時的清王朝因對奧運會不瞭解,沒有答覆。1904年7月至11月,第3屆奧運會在美國聖路易城舉行,許多中國報刊曾報導過第3屆奧運會的消息。1906年,中國的一家雜誌介紹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1907年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在天津學界運動會發獎儀式上,以「奧林匹克」為題發表了演說,他建議中國組隊參加奧運會。1908年倫敦奧運會後,天津一家報紙再次介紹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還提出要爭取這一盛會在中國舉行。
1910年10月18日至22日,在「爭取早日參加奧運會」和「爭取早日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口號的鼓舞下,在南京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運
動會——「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
1913年開始舉辦的遠東運動會(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中國是發起者之一,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915年國際奧會致電承認了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1922年,時任北京政府外交總長的王正廷當選為國際奧會委員。
1924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後,中國陸續加入了田徑、游泳、體操、網球、舉重、拳擊、足球、籃球等8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第8屆奧運會,我國3名選手參加了表演賽。
1928年6月至8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了第9屆奧運會,我國派出了觀察員宋如海。1931年,當時的中華體協被國際奧會承認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歷史,由此開始。
◆形單影隻◆
1932年7月,第10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
原本,中國不準備派運動員參加,僅由全國體協總幹事沈嗣良前往觀禮。而日本帝國主義扶持的偽滿洲國,為了騙取世界各國的承認,竟然電告國際奧會,擬派劉長春、于希渭作為「滿洲國」選手參加奧運會。消息一經傳出,舉國譁然。
劉長春是東北大學學生,全國短跑記錄的保持者,當時正在北平,他斷然拒絕代表偽滿洲國參加奧運會。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國民政府決定,劉長春、于希渭作為運動員,宋君復為教練員,沈嗣良為領隊,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
7月8日,劉長春一行由上海出發,由郝更生、宋君復率領至碼頭,受到上海市人民數千人熱情歡送。
中華體協董事王正廷到場主持授旗典禮並致歡送詞:「我國此次派君參加世界運動大會,為開國以來第一次,實含有無窮之意義,余今以至誠之心,代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授旗與君,願君用其奮鬥精神,發揚於洛杉磯市奧林匹克運動場中,使中華民國之國旗,飄舞於世界各國之前,是乃無上光榮也。」隨後,劉長春致答詞表示了為國爭光的決心。于希渭因被日本人派專人看守,無法離開東北而未能成行。
經過21天海上行程,劉長春於29日抵達洛杉機,受到籌備會人員及僑胞的熱烈歡迎。
開幕式的場面,令中國有些尷尬。泱泱大國,幾億人口,僅幾人成行。要不是臨時拉來幾位留學生充數,真的是慘不忍睹。中國代表團由劉長春執旗前導,後面是總代表沈嗣良、宋君復以及中國留學生和美籍華人劉雪松、申國權、托平,共6人。
劉長春原擬參加3個競賽項目,因旅途勞頓,遂放棄了400公尺跑。可惜,海上顛簸多日,造成劉長春體力嚴重不支,他在100公尺、200公尺預賽中,僅分列小組第五、六名,遭淘汰。中國人的首次奧運之行,就這樣匆匆畫上了句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