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做好事 邊賺大錢 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4/4/24
文/廖志德
2014年1月10日,天空落著小雨、微風徐徐,那是我國創櫃板股票申購的首日。當天有兩檔股票可以算是兄弟檔,即使有些人並不如此看待,這兩檔股票當中的一檔是「多扶接送」,被歸類為社會企業,從事的是無障礙接送服務;另一檔股票是「生態綠」,被歸為農林漁牧,主要業務是販售並推廣公平貿易商品。
翻開第一批掛牌的20家業者名單,多數企業我們或許認不得,但是熟悉社會企業的人卻很快地認出「生態綠」與「多扶接送」,他們是社會企業從事人員眼中的經營標竿,是台灣股市的良心事業概念股,正在為台灣的社會公益及經濟利益的均衡發展盡一份心力。
從傳統的觀念來看,公益活動是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在做的事情,以賺取利潤為主要目標的企業很難與之產生連結,兩者彼此之間所扮演的角色涇渭分明。然而,有一股新風潮正在全球興起,人們開始運用新型商業模式以提供社會服務,解決社會問題。新演化出來的「社會企業」型態同時擁有「公益」及「獲利」兩種矛盾基因,一邊做好事,一邊賺大錢,國際市場上已經出現不少振奮人心的成功案例,「多扶接送」及「生態綠」的上櫃,說明社會企業在台灣土地播下的種子正在發芽茁壯。
不論是在民間、學界,或者是政府,都有人舉起社會企業的旗幟,響應社會服務的概念。勞動力發展署(原來的勞委會職訓局,勞委會於2014年2月17日升格為勞動部,職訓局同步改制)算是政府各部會中最積極的單位,他們在2011年12月於內部成立「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希望能夠有效整合經濟部、內政部等單位的跨部會資源,協助民間各單位成立社會企業,掃除發展過程中可能遭遇的障礙。
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背後的重要推手是原任職訓局局長,現轉任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林三貴所長,曾經擔任勞委會駐美代表6年,駐歐盟代表2年的他,對於歐美各國社會企業的蓬勃發展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台灣才剛起步推動社會企業,但是根據林三貴的觀察,發展社會企業台灣並非毫無根基。
企業播種 催生美麗台灣
首先,台灣擁有深厚的人文基礎;其次,台灣NPO的活力與行動力是有目共睹的。此外,台灣各家中小企業對於經營管理之道皆有其獨到見解,據此結合成熟的社會基本條件,並加上社會企業的創新元素,台灣將有機會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成功方程式,創造下一個台灣經濟奇蹟。
從勞動力發展署的願景觀看,台灣幅員雖然狹小,但是依山傍水且地理環境多元;除此之外,台灣的產業環境亦相當多元,不僅有農業、傳統製造業,亦有高科技產業,是進行跨領域整合的天堂。勞動力發展署期望透過社會企業的推展,創造出具社會目標及經濟模式的在地產業,增加永續就業機會;透過農村再生與文創產業吸引青年回鄉,平衡城鄉差距;並以社區型照顧服務的模式,落實在地安居、在地安養及在地老化的目標。
美好的願景不能單靠政府的力量,亦需要社會大眾投注心力,由兩方力量齊心推動才能使社會企業走的長長久久,而企業界則是這其中一股關鍵影響力。原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副主任施淑惠表示:「我們鼓勵企業經理人階段性地投入社會企業相關領域,首先是要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再來支持有意願的社會企業,不是捐獻,不是照顧,而是積極善用企業端的技術力及人力資源來扶持台灣新興社會企業。」
企業經理人擁有豐厚的人生資歷,若能將他們擁有的專業及資金引進來,並將社會責任的精神融入企業運作,以及產品與服務的開發當中,勢必可以造就出社會與經濟同步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而經理人的角色也將由企業家轉變為社會企業家。企業家可以從社會企業的各種領域,找到讓自己心動的夢想,如農業、食品、文創、工藝、醫療、長照等,都是值得發展的市場空間,每當一位經理人在自己的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社會企業就多出一股成長的動能。
老屋新生 小鎮化身文化有機體
小心呵護心中的小小夢想,這顆種子有一天終會長成大樹。1998年,一位名為何培鈞的19歲青年,在竹山與一棟破舊的張家古宅相遇。看到雜草叢生的荒廢宅第,何培鈞心中充滿不捨,他在此地、此刻種下夢想的種子:「有一天我要回到這裡,找回失去的生活。」
這個夢想歷經16年的努力,從一開始的醞釀,到實際行動時所面臨的掙扎及困頓,再到因解決困難而獲取成長能量,進而發芽茁壯,何培鈞的努力時至今日已經小有所成。何培鈞起先是和親戚、朋友聯手買下位於竹山的古宅,並積極投入整修的工作。於創業期間,何培鈞得一肩扛起每月6萬塊的還款壓力,房客嚴重不足之餘,父親卻碰巧在這時候病倒成為植物人。然而,這層出不窮的磨難並沒有將何培鈞擊倒,他用盡所有免費的網路廣告資源,同時一一親手寫信給台灣各地區的文化局局長,試圖告訴他們竹山古宅的故事。他的努力最終獲得了回饋,他的積極作為成功換來了知名音樂家馬修連恩的入住,從此古宅的命運開始反轉,這裡成為人們舉辦聚會活動的絕佳地點,也成為中台灣文創基地的代名詞。竹山古宅後來不但沒有被拍賣,何培鈞買古宅所支付的貸款也已經還清,現在是台灣最美麗的民宿之一,它是南投「天空的院子」。
何培鈞不但找到自己的熱情,同時也挽救了竹山小鎮原本日趨暗淡的發展前景,「天空的院子」開啟了成功的第一步。何培鈞前進的腳步並未停歇,他陸續展開往後的布局,不斷發掘竹山在地的景觀及文化資產,為其添加新的故事神韻及美學元素,大幅提升傳統小鎮手藝的市場價值,一點一滴累積出小鎮的新風貌。
活絡在地文化與產業是何培鈞最大的目標,他集結眾人的社群力量,腦力激盪創新點子,並結合嶄新的產品包裝及行銷手法,激發業者彼此間協力進行設計、在地生產、共同運銷,只為了一個美好的願景:推動竹山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生機的好所在。
原先檳榔樹、竹林及茶樹雜生的土地,在經過何培鈞刻意修建古道、植草種樹的過程之後,化身成為知名的新景點「九重天草原」;他將舊茶廠及鐵皮農舍改造成美食餐廳「大鞍山城」及「上山閱讀」;何培鈞還聯合3家鎮上老店:來發打鐵店、啟明米香店、振益棉被店,以鐵烙印的木製明信片、改良口感的米香、精美設計的客家花布,共同開發出「老店正夯」的手工禮品。
社企育成 把創意變事業
十年苦功磨一劍。10年可以成就一個美夢,10年可以編織堅實的社會企業人力資源網絡,勞動力發展署成立「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至今已過2年光景,當時栽下去的夢想方茁壯為一棵小樹苗,正要開始發揮社會影響力;若是再給他們10年的時間,社會企業的概念將觸發更多像何培鈞這樣的有志人士,採取積極的實際行動投入產業發展,進而影響一個弱勢族群,或是一個小鄉鎮,由點而線而面,最終影響台灣各個產業層面,並帶動正向的發展。
勞動力發展署有一張社會企業的推動藍圖,他們將整個進程劃分為3個部分:1.倡議宣導;2.盤點法令、資源並排除發展障礙;3.協助社會企業及相關發展政策。2014年,勞動力發展署除舉辦相關活動倡議社會企業,召開跨部會平台會議,並將重點放在「國際接軌」及「社企育成」上面。
社會企業與創新在台灣興起好一陣子,已有許多本土的成功案例,然而身處全球化架構當中,國際之間的互動與溝通亦至關重要,一方面可以從其他國家的推動實務中汲取經驗並反思;另一方面,亦可以將台灣具代表性、創新性及在地性的社會企業引薦到國外。韓國預計於今年舉辦社會企業世界論壇,以及亞洲社會企業領袖論壇,勞動力發展署正與韓方代表密切接洽中,希望能籌組台灣代表團前往,與國際社會企業家會面交流,期望透過大會的參與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整體而言,大家對於社會企業的關注度明顯提升許多,不過普遍性仍然不足。在社會企業的研討會上,參與者主要還是以年輕人、學術界或民間團體居多,和亞洲其他幾個鄰近地區如新加坡、香港等國相比,台灣現有參與者在拉攏企業家投入社會企業的能量尚有努力空間。如何激發更多的年輕人及成功企業人士成為社會企業的新血,進而建構出能獲利又能改善社會問題的商業模式,是勞動力發展署最大的期待。
新的一年,勞動力發展署預計開辦社會企業家培育及社會企業創新競賽,希望透過對社會企業家的培育,提供必要的物力資源及經費支持,讓社會企業家能夠大膽地跨出改善社會的第一步;也期望藉由創新競賽,激發學子與社會人士的想像力及行動力,讓更多社會創新的好點子得以被實踐。然而,創意的發想只是開始,競賽的得名也只是起步,實踐社會企業的理想要能持續地投入,一步一步地加以貫徹,不能只是停留在創意發想的階段,這是目前台灣推動社會企業的盲點,是當前需要改善的重點要務。林三貴特別指出:「利潤不是原罪,重點是如何分配。」未來社會企業如果能夠有效整合企業界追求效能的實踐力,又能不失追求美好社會願景的初衷,就能不斷地突破眼前遭遇的種種障礙,進行合理的利潤分配,使得社會大眾、生產者、股東同謀其利。
借鏡國際 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
1999年,環保人士羅賓.雀斯(Robin Chase)創辦汽車共享公司Zipcars,希望改變一般人擁有汽車的方式,Zipcars的概念很簡單:多人共用一部車,藉此減少馬路上的汽車總量,進而節省石油、鋼鐵、橡膠、玻璃等自然資源的消耗量,達到經濟永續發展的社會目標。
雀斯和團隊歷經4年的努力,這當中不斷地思考種種促銷方案,包括降價、廣告、試用等解決方案,卻一直無法大幅度提高消費者需求的滿意度,Zipcars開發出便利的汽車共享模式,會員只要支付年費,點選滑鼠,即可就近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車子,以內建密碼的會員卡取車,新的商業模式雖然獲得不少人的認同,但是會員的人數及獲利並不足以支持這家社會企業永續經營。
眼見公司營運沒有起色,Zipcars在2003年進行改組,同時遴選新的執行長史考特.基夫斯(Scott Griffith)取代雀斯,史考特決定將Zipcars的顧客群由環保人士擴展到一般社會大眾,將政治活動轉變成企業活動,新的經營團隊開始聆聽並分析顧客的聲音,了解他們不加入會員的主要原因。
結果發現,汽車共享無法大規模成長的原因很簡單:Zipcars的汽車太少,而且散布的不夠密集。
會員急需用車的晚上及例假日往往無車可用,就算有車也要走上十幾個街口,使用一輛汽車要耗用龐大的時間精力,除了環保基本教義派願意死忠支持之外,少有他人會認真地看待這項不便民的交通服務。
Zipcars 根據這項推論,開始提高共享車輛的密集度,他們只於潛在顧客較多的地區擴展據點,而這些會員通常具有下列特色:年輕、熟悉科技、具環保意識、省用節度。由於車輛密集度提高,取車時間由過去的30分鐘大幅縮減至5到10分鐘,新的經營策略為Zipcars 帶來高度的成長,據點由臨近社區快速擴散至新的社區。目前該公司擁有1 萬輛汽車,81萬名會員,平均一部車可以減少15~20部私人汽車上路的機會。這個商業模式不但可以獲利,還可以有效解決交通阻塞及空氣汙染的社會問題,同時提供社會大眾便捷、省錢、愉悅的新生活型態。
社會企業是一門好生意,可以為台灣經濟創造新的活水,營造社會福利及經濟成長雙贏的大未來,類似Zipcars的國際標竿值得我們見賢思齊。即使台灣亟須參考國際的作法並加以推動,但因為台灣社會本身有其本土性問題,如何跨領域整合在地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思考方向。整合在地力量而後進行各種活動的橫向串連,才能更前瞻地解決社會問題,並真正透過企業的實際作為提高社會大眾福祉,引領台灣社會走向不一樣的明天。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年4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