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2013/12/4「台北YouBike對決紐約Citi Bike,你所不知的城市新思維」

台北YouBike對決紐約Citi Bike,你所不知的城市新思維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3/12/3
作者:Tina(撰稿)2013/11/27

你相信一個周末就能夠迅速將破舊的停車場改造為明亮寬敞的行人徒步區嗎?不要懷疑,在地球的另一端,全世界最繁忙的都市之一:紐約,城市街道的改造就是這麼快速!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31204 - 1

 台北YouBike對決紐約Citi Bike,你所不知的城市新思維



城市改造,分秒必爭


越來越多人生活在城市的今天,擁有良好的城市規劃不僅是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更關係著城市未來能否持續發展。身為紐約市的運輸委員,Janette Sadik-Khan很清楚這點,他的職責可不是管管交通號誌就好,還包括了城市與街道的設計。

在這個講求速度的年代,Sadik-Khan認為,與其花費數年的時間進行規劃研究與電腦模擬,還不如直接使用油漆、盆栽與摺疊椅之類的暫時性材料進行街道的改造,這麼做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施工,成果也能立即呈現在街道上。這種做法的成本相對低廉,計畫也相當有彈性,如果成效不彰,只要將之回復原狀就好,不用擔心失敗可能造成巨額的損失。


紐約著名的地標—時代廣場,其周邊行人徒步區的規劃,就是從擺設幾張摺疊椅開始的。經過數月的實驗顯示,時代廣場周邊的交通確實能夠因此而獲得改善,商業活動也比從前更加熱絡,吸引更多品牌旗艦店入駐,計畫可說獲得相當大的成功。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31204 - 2

現在,紐約市已有五十多個行人徒步區,遍布在五個行政區之中。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工程效率的強調與暫時性材料的使用,是這波街道改造的核心要素,它挑戰了傳統施工模式,也改變了我們對都市街景的想像。人終究是害怕改變的,過程中不免出現反對聲浪,擔心擁擠的城市交通會變得一團亂,但事實證明:改變交通現況與創造公共空間之間,不必是個一方得利,另一方損失的零和局面。

全球單車熱

不讓其他大城市專美於前,建設行人徒步區之外,紐約也積極開闢自行車專用道,短短幾年之內,已經建立了一個相當密集的車道網絡。車道的設計也相當創新,以流動停車道做為屏障保護自行車騎士,安全多了一道保障。

今年五月,市政府更與花旗銀行合作推出自行車共享系統:Citi Bike,正式營運至今,每日使用人次持續攀升,不難看出,自行車似乎成了紐約人通勤的另一種新選擇。

讓我們回頭看看台北吧!

台北市在2009年就與捷安特合作成立了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微笑單車,但一直到這一兩年廣設站點,改善租借方式,才蔚為風潮。

不久前, YouBike使用人次剛突破千萬,自行車儼然成為台北市最熱門的交通工具,但使用人數一多,問題也就跟著來。尖峰時間借不到車,還車也可能找不到車柱停,更嚴重的是,台北市並沒有設立足夠的自行車道,單車族不是跟汽機車並排而行,就是騎上人行道,與行人爭道。

跟紐約的Citi Bike相比,YouBike的租賃費用相對便宜,自行車的品質也不差,兩者也都會有車輛調度的問題。但台北市缺的是什麼?是一套完善的配套措施。廣設租車站,確實能夠提高使用率,可是我們卻沒有因此廣設自行車道,很多地方竟然是改採人車共道的模式,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帶來更多危險與爭議。

紐約的街道改造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再用「需要時間從長計議」做藉口,街道的設計不應該只以汽車移動速度為準則,其實只要轉換一下思考的角度,公共空間的改造也可以兼顧品質與效率,更不需要浪費大筆公帑。

人,才是城市的主體,唯有能夠體察居民需求且不斷求新求變的城市,才能不畏競爭,走出獨一無二的都市風格。


(本文轉載自TEDXTaipei 歡迎加入TEDXTaipei Fac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