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2013/12/19 「無價之寶的「龍骨」」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無價之寶的「龍骨」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3/12/18

★★無價之寶的「龍骨」★★

1928 年殷墟的發掘,讓甲骨文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特效神藥◆

「殷墟」在河南安陽小屯附近,是商朝自西元前13世紀末至西元前11世紀初最後的都城廢墟。

「盤庚遷殷」,那是發生在3000多年前的一段故事,是商代政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盤庚定都於「殷」之後,商代早期四處遊移的都城有了定所。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提到殷商,可知在西漢時期,人們大約還知道商代晚期都城「殷」所統轄的區域範圍,位於今日河南省北部黃河故道與淇水之間及洹河兩岸的地區。

安陽小屯作為古文化遺址受到重視,源於一片片甲骨的出現。19世紀末,常有人把所謂的「龍骨」當作藥材拿到中藥鋪去出售。有人無意中發現上面刻有奇怪的符號,但不解其中奧秘。

有個叫王懿榮的有心人,是個金石學家,對古代器物和文字頗有研究。聽說這事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899年,他首先注意到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是一種古代文字,顯然是先人留下的記錄,至於何意,一時不得而知。他開始集中精力搜集並且研究這類「龍骨」。最終,他從「龍骨」上辨識出這是3000多年前商代的文字——甲骨文。

這個發現,一時引起轟動,隨後,吸引了大批的學者投入到甲骨的收藏與研究之中。

第一個研究甲骨文的是古文字學家孫詒讓。繼王、孫二人之後,對於甲骨文進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用力最勤、貢獻最大的,當屬「甲骨四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晚號觀堂)、董作賓(字彥堂)和郭沫若(號鼎堂)。他們的號中都含有一個「堂」字,故稱。


◆重現淹沒的輝煌◆

1928年,對小屯村來說,是命運的轉變,它曾經被淹沒的輝煌,就要在世人面前重新展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成立後,立刻派考古學家董作賓至小屯村調查。在院長蔡元培的催生下,史語所專門設立了考古組,由李濟負責,目的就是為了對「殷墟」進行發掘。

1013日,這一天對於安陽、對於中國考古界、對於中國考古學史來說,都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由中國人自己主持的近代考古,挖開了第一鍁。

1928年至1937年,前後10年時間,共進行15次發掘。如果再細分一下,殷墟發掘還可分成三個階段:1928年至1934年為第一階段,進行了9次發掘;1934年至1935年為第二階段,進行了3次發掘;1936年至1937年為第三階段,進行了3次發掘。15次發掘,總面積達46000 平方公尺。發掘了宮殿區、王陵區以及後崗等 11 個地點。

發掘地點,除了洹水南岸的小屯村以外,更擴大到後岡和洹水北岸的侯家莊西北岡、高井臺子、大司空村等地。發掘的物件,除了甲骨以外,還有銅器、陶器等各種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製作的原料和器皿等也都有發現。特別重要的是發現了當時人們居住儲藏的穴窖,宮室遺址和規模大小不一的眾多墓葬,以及與之有關的各種殉葬奠祭制度。

殷墟的發掘,收穫非常豐富。這些考古材料經過充分研究,我們得到了許多關於古代社會歷史、文化、美術多方面的重要資訊。

「甲骨四堂」之一的郭沫若,研究了甲骨文中記載的殷商社會狀況,利用銅器銘文對於周代歷史進行了科學研究,獲得了重要成果。

◆與殷墟一起走進人們的視野◆

在整個殷墟發掘中,參與的有幾位考古學家:受命擔任第一次殷墟發掘的組織者、「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賓;史語所考古組組長、有「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之稱的李濟和考古學家、梁啟超之子梁思永。

董作賓,參加了前7次和第9次發掘,奠定了我國田野考古學的基礎。他1933年發表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被公認是一部中國甲骨文史上劃時代的名著。他對甲骨學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甲骨斷代學。李濟,曾經主持了殷墟第23467次發掘。梁思永,曾經主持過殷墟第10111214次發掘。

經研究表明,中國的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約4500個甲骨文字,至今已被釋讀的只有約1500個。

甲骨文,是中國一段不可或缺的歷史,當我們全部解讀它的同時,也就讀懂了悠久的殷商文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