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3/12/22「職場即道場 稻盛和夫在勞動中開悟的7大經營心法」

職場即道場 稻盛和夫在勞動中開悟的7大經營心法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3/12/18
/廖志德 
19652月,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關西商界討論會上,對著一群企業老闆演講,主題是:「水庫經營和適正經營」。

為什麼要修建水庫?松下幸之助在會場上這麼問大家,他自問自答,為的是不讓河水白白的流走,而無法發揮資源的最大功用;修建水庫一來可根據雨量調節水流達到防洪、防旱的目的,二來可利用水力來進行發電。修建水庫是為了珍惜老天賜予我們的每一滴水,並且加以有效的運用。

水庫可以攔阻和儲存河川的水,並隨著季節與氣候的變化調整水的流量,以供人們隨時有水可用。經營公司也同樣的道理,在水用盡之前就要先思考好無水可用時的對策,正所謂「未雨綢繆」。企業必須在組織中設有與水庫相同的調節功能和運用機制,才能有效因應環境的種種變化,促進企業永續發展。如果擁有人水庫、資金水庫、技術水庫、設備水庫、原物料水庫,企業就能審時度勢,保持寬鬆而有餘裕的健康成長。

當時的松下幸之助在地方雖小有名氣,但還不是全球知名的大人物,講完水庫哲學後,許多人對松下幸之助提出質疑,認為他的理論過於空泛,詢問他如何落實經營,松下幸之助表示:「如果要推行水庫式經營,首先要有強烈的實現意願。」對於這種不著邊際的答案,一般人是難以接受的。當天所有的聽眾中可能只有一個人對松下幸之助的話產生共鳴。

勞動60年磨一劍

這個人是33歲的年輕稻盛和夫,後來成為日本新一代的經營之神,現年81歲,以稻盛和夫當時的年紀要完全掌握松下的經營精髓是有難度,但是他秉持超人的意志去實踐;他在每一天的經營現場進行實證、在企業中以水庫哲學的核心思想為基礎修行、在活學活用的過程淬煉自己的心靈。然而,稻盛和夫並不受限於松下哲學,他不斷吸收來自高人、宗教與經典的養分,在經營的道路上懷抱著光明的希望,以聞、思、修的態度在經營的興衰裡提升心智,逐漸摸索出一條不同於松下幸之助的人生道路。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職場就是道場,稻盛和夫在工作中修練、在勞動中開悟,進而開創出不亞於松下幸之助的稻盛經營哲學。

1955年,稻盛和夫從鹿兒島大學畢業踏入職場後,便開啟了個人的職場靈性成長之旅。雖然工作中充滿著許多磨難及不順遂,但是對於稻盛而言,經營企業就像是修練自我的道場,他堅持以正道面對每一天的決策與行動,在磨練、犯錯、更正中學習成長。

自我反省是稻盛和夫每日必修的功課,長達59年的歲月,稻盛日日推動實做、檢查、修正、調整的管理飛輪,累積出豐沛的生命智慧與能量。因此,想要以3年、5年的功夫來仿效稻盛和夫的經理人恐怕要失望,因為你們的短視會謀虎不成反成犬。稻盛經營學要在做中學、反省中學,在專心致志中磨練自己的心性,一心一意地把工作做好。有一天,你在勞動中開悟,轉眼就是10年,而能有這樣的成果算是有悟性的,一般人還不容易成就。

剛開始為管好公司,稻盛和夫和平常人一樣到處聽演講。在他創立京都陶瓷不久後,聽說本田宗一郎在溫泉會館有一場演講,稻盛便不顧眾人的反對,更不惜砸上數萬元日幣的高價,就為聆聽本田現場的開示,結果出人意料之外。

正當所有的聽眾洗完溫泉,穿著寬鬆的和服悠閒地坐在會場,靜候主講人的蒞臨時,只見本田宗一郎全身油污的走進會場,他一開口就惡狠狠的訓斥所有在場的學生:「好啊!泡溫泉、吃吃喝喝,就能學會如何經營企業嗎?如果有這番閒工夫,不如早點趕回公司,努力工作。花那麼昂貴的費用學經營,簡直就是傻瓜!」

經過本田宗一郎的一陣棒喝,稻盛悟到一個道理:經營只是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勞動。稻盛和夫常說自己才能不足,但是願意付出不懈的努力。面對時運不濟的工作環境,與其整天抱怨自己的命運不佳,還不如腳踏實地的工作,在經營中體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勤苦的勞作中淬煉人格,這樣的財富比為金錢工作更加可貴;「提高心性,修煉靈魂」才是人生最終的目的。

稻盛和夫在工作中悟出的道理都很基本,大部分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倫理道德,要心存善念,要誠懇助人,要努力工作,要有團隊精神,要知足感恩;不要說謊,不要自私自利,不要貪心,不要沒禮貌,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表面上,我們好像樣樣皆能倒背如流,但是經營者往往將其當做口頭禪,心口不一,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我們的社會正在嚴重流失這些傳統美德。

7大稻盛經營心法VS 阿米巴經營手法

每個人都要有一份工作,才能為自己和別人帶來幸福,相信大家只要將稻盛和夫最重要的幾點經營哲學牢牢記在心中,經常在內心詢問自己的行事作為是否遵循這7 大原則?有沒有違反日常的倫理道德?是否為人所當為?就能像稻盛一樣在工作道場上活出快意人生。
1. 從本質去瞭解人為什麼活著,生意的根本是什麼。
2. 全心投入工作,直到感動天地,開啟宇宙的智慧寶庫。
3. 對待萬事萬物,心存善念,抱持敬天、利他、愛人的心。
4. 無論順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盡全力走一條正確的路。
5. 擁有美麗、純淨的期待,相信可能性,演化出未來的能力。
6. 喜歡自己的工作,燃起自發的熱情,把能量分享給周遭的人。
7. 提升心性,修養精神,帶著比出生時更高的靈魂層次離世。

為什麼沒有提到「阿米巴經營」?這可是稻盛和夫在京都陶瓷、第二電電、日本航空所推動的重要管理制度,同時亦是這3家公司能夠基業長青、開創新局、轉虧為盈的關鍵,阿米巴經營是激發企業成長動力的經營妙方。

阿米巴經營強調以人為本,希望組織中的每個人都是主角,可以成為苦樂共享與權責共擔的共同經營者,真正落實全員經營的理念,充分激發每一名員工的積極性及創造力。其具體方式是將公司劃分為各個與市場直接連結的小團體:阿米巴。每個阿米巴都採取獨立、透明的盈虧管理機制,各有其領導者、職責分工、策略計畫、成本目標,就像一家運作靈活的小企業。因此,能夠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形成不斷挑戰、快速回應、自我調整、自我創造的協同管理組織。

京瓷50年不曾虧損,不受泡沫化影響;第二電電則以弱小資源挑戰電信霸主,打破壟斷實現自由競爭,並在2001年與京瓷同時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日本航空2010年破產重整,稻盛接掌後不到半年即轉虧為盈,並在不到一年的時光,創造1,500億日元獲利的空前成果。

稻盛和夫屢戰屢勝背後成功的秘密有2個,一個是心法:稻盛的7 大經營哲學;另一個是手法:阿米巴經營。沒有心法,再好的管理制度只會成為僵化的官僚體制,沒有手法,不可能落實內心的想法,形成具有磅礡動力的行為。

心法是一,手法是後面添加的幾個零,沒有心法再多的努力皆成空花水月,經營的改革需要心法與手法的同步工程。心法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若真要將心法和手法比出高下,心法是重中之重,稻盛7大原則是經營精髓中的精髓,所以在這裡我們只談心法,未來有機會再談手法。

盛和塾洗滌心靈回歸核心

「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了解心法不難,實做實行才難,工作中要一心一意地具體實踐,不讓自己違背稻盛經營學的7大原則,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2種方法可以做到,一個是靠自己修行,透過每日三省吾身,日日反思,久而久之自然有莫大的功效,這一條路比較難行,畢竟人有惰性。還有一條路相對簡單些,將稻盛和夫視為人生教練,並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更可自組實踐會,或加入盛和塾,透過集體力量的約束,比較容易在工作中開悟。

稻盛和夫是一個不藏私的人,由於京瓷經營的成功有越來越多人想向他學習,1983年,一群京都企業家共同成立盛和塾,並請稻盛和夫擔任塾長,盛和塾以陶冶人心及拓展經營為學習的主軸,剛開始有25位成員,目前全球有71個分塾散布在日本、美國、巴西、中國、台灣等國家,總計塾生有89百多名。

盛和塾是企業家與稻盛和夫靈魂碰撞修練的人生道場,一般管理研討會的重點多半擺在競爭與營利,可是盛和塾卻把重點放上經營者心靈的提升與淨化上面,同時不避諱討論神佛。翻閱《盛和塾雙月刊》第111號,稻盛和夫在歲末塾長例會中開示:「無論是什麼樣的災難,當我們遭遇災難時,就是將自己過去所造的業、陳年累積的業摒除的時候。因此從現在開始種善果,即可走上順遂之道、未來必定得以順利發展。」

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市井小民都知道,當你遇到不好的事情,被車撞,被倒帳,沒有大礙,只是倒楣,這時或許就有朋友會勸你放寬心,就當作是消業障,老實說,聽到這種沒有同理心,不能解決問題的說法,難免會有點生氣,但是稻盛和夫的話卻有種莫名的感染力,帶給你希望,帶給你力量,激發你的正向行動力。

人生大道理人人都會說,為何稻盛和夫的話就顯得特別有理?對於稻盛經營哲學有深入研究的群仁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馮仁厚表示:「稻盛和夫每天的決策都回到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問自己是否走在做人應為的正道,他的感染力是累積了60年的實踐功力,不是憑空而來,不是抄襲而來,其投入的努力不亞於任何人,而其成功亦是從此而來。」

每年盛和塾有一場世界大會,全球塾生匯聚一堂共同研修,共同分享。在這裡,稻盛和夫會聆聽8個塾生代表發表經營體驗,然後一一給予點評;曾經參加過2次世界大會的馮仁厚發現,稻盛總是回到基本面來看待事物的本質,反反覆覆問相關問題,直指核心:
為什麼做這個事業?
生意的根本是什麼?
是否以做人的道理為出發點?
我的動機是否良善?
我的想法是否摻雜了個人的私慾?
是否努力到連老天爺都想伸手相助?

停止抱怨→回歸本質→善有善報

籌組第二電電時,稻盛和夫問自己,這一舉動是否譁眾取寵?是否有流芳百世的私心雜念?如此審視、拷問自己的內心半年,確認沒有半點私心,才決定不惜投入生命,並抱持著務必讓這項事業取得成功的心態。當日本政府邀請稻盛拯救積重難返的日本航空時,稻盛和夫同樣地反省自身,問自己類似的問題,是否動機至善、了無私心?為國民利益的動機是否純淨?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問題叢生?我的事業為什麼不順利?學學稻盛和夫回到自己身上,下足修養的功夫,停止抱怨,沉靜下來,尋求根本,努力當下,便能得到最好的答案。人生的道路若是走的不順暢,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摸透事物的本質,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我們要設法讀出內心最纖細、最難察覺的啟心動念,從平常的做人道理開始檢驗自己,當能夠以純潔的心描繪未來,人生就會開始展現繽紛色彩的新風貌。

感到市場環境惡劣,感到工作不順遂,首先回到稻勝經營學的7大法則,回到這最基本的原則,就當成是重讀幼兒園吧,把自己受到汙染的內心清理乾淨,打開自己的心地,宇宙的能量就會開始運轉。

有點怪力亂神不是嗎?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我選擇以實踐來證明一切。稻盛和夫說:「思善事,行善事,就能有善報,而為非作歹就會招來惡報。要行善事,就必須摒棄利己之心,不斷磨練,美化心靈。」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3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