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作家故居
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3/12/23
文/李翊菱
優質的廣播節目內容,確實可以發人深省。主持人推薦新書,所談內容是歐洲藝術家的故居。就在沈醉於精彩對話時,主持人話鋒一轉:「國外非常重視保存藝術家故居原貌。但前不久,我去陽明山的林語堂故居,看到書房的書東倒西歪,真是感歎萬分。好像去那兒只是為了喝咖啡。」聽了心有戚戚焉。
我從書牆上取出十幾年前,老友所寫的《推開文學家的門》一書,重新翻閱有關林語堂先生故居的描述。這位以英文寫作的學者,早期作品我全都收藏。不喜閱讀小說的我,《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卻在三十幾年前陪我度過一整個暑假。《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先生以英文寫作的歷史小說,也是大時代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教會我「思考人生」這回事。特別是生存空間的挑戰,大師教讀者如何在險峻的環境裏,適情適性地活著。大時代的紛擾沒有好或壞,只有尋求理性的支持。
學者雖已故,他的精神卻長存。林語堂先生安葬在林語堂故居後院,如果這節目主持人所見是真實的,那麼我們的所屬單位,則應該盡責照料「林語堂紀念圖書館」。讓進入此宅院的人,秉著虔敬之心紀念他。讓啜飲的咖啡,不是單純的物質浪漫,而存有緬懷之情。
那一年獲悉老友的寫書計畫。我在美國受其委託,需要到名著《野性的呼喚》作者「傑克‧倫敦」故居,蒐集資料及攝影。Jack London最喜歡的Wolf House(狼屋),不曾入住還經歷一場火災。他的妻子完成了傑克‧倫敦的心願,在月之谷(Valley of the Moon)的土地上,重新建造了一座博物館。將他彈奏過的鋼琴、亞洲探險的收藏、房間的擺設、書房……等,以平日使用的樣貌呈現在遊客面前。不喜華麗,生性樸實的傑克‧倫敦,其骨灰只是安置在一個小土丘上,與一塊巨石共存。其後代把這個產業捐給州政府,現已成為州立公園(Jack London State Historic Park)。
紀念名人的方式很多,像紀念孔子,後生可以表演八佾舞;端午划龍舟,是緬懷屈原;植樹節,用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都有一定的儀式,可以強化後人的記憶。但是文學思想家呢?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永遠記得他們?
我到了月之谷的博物館內,一樓陳列了傑克‧倫敦的生活起居家具。睹物如見其人,最終還是沒忘記自己出生貧窮,珍惜所有一切,不因為成名而讓生命變質。印象最深刻的是,二樓陳設一臺演奏鋼琴,是男主人生前的嗜好。鋼琴後面一座異國風情的屏風與木雕,是傑克‧倫敦探險時期的收藏。我興奮的像是撈到寶,拚命拍照。當然曾經被名家彈過的鋼琴,更是我要擄獲的戰利品。此時一位穿著輕便的男子,把鋼琴前的紅色天鵝絨圍鍊移開,坐在椅上掀開琴蓋直接彈奏。遊客之一的我,感動之餘也不斷為老友的新書發掘素材,對著演奏者攝影。
駐足聆聽之際,正好與演奏家四眼相望。他一邊彈奏,一邊問我:「你對音樂有興趣?」「是呀,」我回著。沒想到身旁的另一半,竟大聲地說:「我太太是從維也納回來的。」頓時所有遊客如中魔法,全部安靜站立在鋼琴旁。演奏家立即邀請我為大家演奏。幾乎完全無法拒絕的被拱上臺,我因此彈奏了李斯特的〈悲歎〉。於是百年老琴的琴鍵,在我指尖下忘情地滑過。回臺灣後我得意告訴友人,我彈過傑克‧倫敦的鋼琴,甚至在照片旁寫著「珍藏與歷史名人的靈魂交會」。後來與這位演奏者閒聊,才知為紀念這位生長於加州的美國作家,博物館固定每個月邀請演奏家來此演奏,讓後代甚至全球旅行者,來此共同紀念他。
我們要如何落實紀念林語堂先生呢?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他們的靈魂值得尊敬。難得的故居,我們需要更深層的紀念。但名人故居除了喝咖啡以外,推動文化建設的諸公,不知是否也能夠在每個月,邀請不同領域的讀者或文人,來朗誦大師的作品?太多負面的社會新聞,不如讓年輕人來個清新脫俗的度假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