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 媽寶來了︰當員工滯留於青春期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4/7/9
口述/林萃芬 採訪撰文/楊雅筑
又到了畢業的求職季,面對這群即將新加入的生力軍,職場的老鳥和菜鳥都深刻體會必須學習跟過去完全不同的溝通方式與思維邏輯。不過,另一個始料未及的新課題還有:現在的主管,要接招的對象不只是員工,還包括他們的父母。
上班,好難?
到職還沒3個月的新鮮人請辭說︰我爸覺得這份工作太辛苦了,還不如回家當大小姐,他又不是沒錢養我。
被要求加班完成緊急工作的員工表示︰可是我媽媽希望我準時下班回家吃飯。
已經任職1年的員工要求同事︰你可不可以坐在我旁邊「看我做完」工作,你不教、我不會。
父母過度保護,子女過度依賴,讓這群人總覺得上班好難,更在同事或主管眼中,被貼上「媽寶」的標籤,正好與職場需要獨立自主、能自我管理的特質背道而馳。
別以為上述這些案例只是少數,在我的員工心理諮商輔導認證課程中,就有各大企業的人資曾經拋出此項議題,他們多半表示,媽寶型員工的比例在近年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令他們十分苦惱。尤其,大部分人資遇到的問題從「應徵」就開始,例如︰父母陪孩子來應徵、應徵過程中一直詢問孩子狀況如何、或者打電話過來詢問應徵該如何準備,連最後應徵結果有時候都是父母比孩子更操心。
恐龍 怪獸 直升機
不過,「媽寶型員工」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群人?
台灣在近5年開始出現「媽寶」名詞,但美國大約在10~15年前,就有不少相關的研究,更有一大堆心理學的書都探討「如何培養有責任感的孩子?」「如何讓孩子有責任感?」,企業界也出現很多書籍在談「責任」,都是因為媽寶的出現。後來針對媽寶現象,美國有專有名詞稱為「滯留於青春期的成年人」,至於媽寶的父母們,則被叫做「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意指父母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像極了直升機,總是盤旋在孩子上空,無時無刻守望他們,而這樣的舉動,同時也造成了孩童過度依賴;在日本,媽寶們的父母還被形容為「恐龍型父母」、「怪獸父母」。雖然各國的名稱不同,但社會普遍認為媽寶和他們的父母替公司和學校製造了高度困擾。
細究這些恐龍、怪獸、直升機父母養成媽寶的原因,其實就是「過度保護」。在相對富裕而舒適的環境下,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擔心孩子受苦、受難、遇挫折,他們給予孩子的觀念是「我不要你成大功、立大業,我只要你快快樂樂就好。」這當然不是壞事,但父母的過度保護其實是在剝奪孩子學習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心理諮商有個學派叫「阿德勒」(Adlerian),很重視「有沒有協助孩子準備好」這件事情,譬如說你有沒有培養孩子獨立性、克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並非一蹴可及,必須一點一滴、靠經驗慢慢養成的。
我想提醒的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得更順遂,不應只是幫他們「把石頭搬開」,排除所有痛苦煩惱和挫折,而是應該鍛鍊他們面對不順利、克服困頓的能力,從長遠的生命旅程來看,當孩子能夠獨當一面、挫折容忍度高、抗壓力高,他們未來的日子才不會因為一點風吹雨打就倒下。
員工長不大 同事當父母
不肯放手的父母,培養出過度依賴的孩子,而當他們進入職場社會,這群滯留於青春期的成年人,就變成大家眼中頭痛的「媽寶型員工」。
他們的典型特徵就是,雖然年齡已經成年,但心理上仍舊極度依賴父母。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性會以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表現出來,包括:
◆容易自尊低落、憂鬱自憐、沮喪,情緒起伏很大。
◆沒有辦法對事情負起責任,無法達成任務就開始找藉口。
◆不喜歡有權威性的人,也不會自己做出適當的抉擇,總是依賴別人幫他們完成任務、排除困難,卻又不懂得感激他人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覺得是別人欠他的,要是協助不好,也不會體諒。
◆常常製造緊急危機,讓人難以對他們放心,碰到問題就回家找爸媽,或是上班不滿意就換工作。
但另一方面,媽寶型員工又想要擁有成年人的自由權力,例如:凡事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想要得到什麼便要馬上得到,可是卻不想承受伴隨而來的痛苦與責任,為了避免負起責任,他們在職場上可能會採取下面的因應之道:
◆怪罪別人或推給別人,認為都是因為別人怎樣、因為你沒有教我、因為沒有人提供協助,所以:「錯不在自己」。
◆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馬上變得絕望無力。
◆以為問題會自動消失,所以「不承認有問題就沒問題」。
◆找救兵解決問題,爸媽當然是最佳人選。
也因此,媽寶型員工在職場中經常面臨人際互動不佳的問題,試想,當你的同事對你的依賴性很高,希望你也像她的父母一樣無止盡投入支持與協助;但卻在自己的事情完成後,不打算協助別人,反而做起自己的私事,你會不會覺得很沉重、很不耐煩?
當你的同事經常製造很多緊張狀況、危急情形,要人替他收拾,如果交待工作給他,你隨時都要提心吊膽,那你覺得不會影響到職場人際關係嗎?可能會吧!
更讓人沒有辦法忍受的是,媽寶型員工會想按照自己方式做事,但當他自己沒辦法完成任務,也不願承擔痛苦、責任,可是他又希望可以得到他想要的!這下子,同事也會看不下去。
媽寶求救 別馬上插手
遇上媽寶型員工,我認為企業主管和同事不要太快插手幫忙,最重要的是得帶領他們獨立自主,協助他們思考該怎麼做;即便員工做錯事,也不要一邊在旁邊唸他,一直說「快一點啦!」「這個可以怎麼做……」,更不要讓他們以為撒嬌、求救就能獲得幫助,否則真的會變成媽寶員工們「職場裡的爸媽」!
「直升機主管」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員工無法讓他們放心,無形之中就變成不斷幫媽寶型員工收拾爛攤子的角色,這樣一來會讓媽寶型員工馬上找到一個溫暖的巢。建議主管和人資,運用思考性的語言來設立行為規範和原則,清楚告訴媽寶型員工界線在哪裡,什麼是可以的,什麼不在允許的範圍之內,要承擔的後果是什麼,具體的說法像是:「等你寫完報告,我再跟你討論接下來怎麼做。」一步一步帶領他們為自己的承諾負起責任。
但也不要直接把媽寶型員工從舒適圈推向恐慌圈,在這兩者間應該有緩衝的伸展圈,讓他們慢慢伸展到能夠接受挑戰,不需要用洪水法一下子就把他們推進他們最害怕的、最恐慌的地方;或是非常權威,並且只看結果、目標導向地說「不要廢話這麼多,就是把事情做完就對了!」,那媽寶型員工可能就會崩潰,待不了多久就離職。
善用優勢 媽寶也是寶
但從另一面思考,媽寶型員工的特質也替他們帶來優勢。例如︰媽寶型員工若是可以適應職場,並接受漸進式的指導和訓練,他們的離職率不會那麼高,因為以媽寶型員工的特質而言,要再適應新環境是不容易的,因此可能不會想要隨意換工作,當過渡期過了反而會比較安定。
並且,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普遍優渥,媽寶型員工不管是視野或是經歷都比較寬廣,也比較有創意,而且不能否定的是,懂得享福、享樂也是一種能力。雖然他們相對不願吃苦、責任感較低,但當他們願意將這些能力運用在職場上,可以做他喜歡的東西,或推翻原來的框架,有時候反而可以玩出一些東西出來。
除此之外,媽寶型員工非常擅長利用資源、尋找協助,也許他們不懂得自己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不過當他們不會做的時候,還蠻會請求別人的幫助,非常了解現在需要什麼資源?誰來幫我?可以怎麼幫?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每個人的特質都是一體兩面,媽寶型員工的依賴、低執行力與不負責任可能讓周遭的人傷透腦筋,但若學會引導他們按部就班,不斷地重複練習,別讓直升機父母和直升機主管降落職場,媽寶也能是個寶!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年7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