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2014/7/24 「紫氣東來觀蒼穹」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紫氣東來觀蒼穹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4/7/24

★★紫氣東來觀蒼穹★★

◆紫金山天文臺,是中國近代天文事業的開端。◆

19271120日,在中央研究院籌備會上,曾任孫中山秘書的高魯提出在南京紫金山建立一座國內最現代化的天文臺,議案獲得批准。1928年春,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高魯出任代所長,隨即勘定紫金山第一峰為臺址,是年底,建築師李宗侃設計出初步的臺圖和登山汽車路線。正要施工時,高魯突然受命出使法國。

嗣後,廈門大學天文系主任余青松應聘出任天文研究所所長,主持建臺工作。

不過,最初設想在第一峰建臺的計畫,被余青松放棄了。他意識到第一峰的盤山公路耗資甚巨,便改建在第三峰上。

19291221日,天文臺4里長的盤山公路破土動工了,為節約開支,天文臺主體建築皆由余青松自行設計、繪圖,並與各職員共同監工建築,花了一年半時間建成。

1931年那場罕見的水災,讓中國的百姓吃盡了苦頭,也妨礙了建臺工作。本已下撥的 25 萬元建臺費用,被用作購買賑災公債。

水災結束後,日本人又在東北和淞滬挑起戰火,天文臺的職員們都分散到南京城內各處司職防空警報,直到19327月才重新開始工作。1933610日,天文臺主體建築落成,次年825日,紫金山天文臺終於竣工。

天文臺的興建,在當時備受重視,從幾次建築的奠基碑文就可看出,它分別由當時政府要員題寫,「天文臺」的橫額,更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全名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

193491日,紫金山天文臺正式揭幕。

整個天文臺占地3.1公頃,設有6座銀灰色的巨型天文觀測室,分別負責觀測太陽、恆星、行星、月亮等。它的建築美奐美輪,儀器名貴,圖書豐富,在當時國內外頗負盛名,曾有「東亞第一」之美稱。

天文臺建成不久,研究工作剛剛開展,日軍的鐵蹄就踏過了盧溝橋。隨著日軍逼近南京,天文臺奉命緊急疏散人員,儀器圖書拆卸裝箱後開始了長途跋涉,落腳於大西南昆明東郊的鳳凰山上。抗戰期間,政局不穩,研究工作幾近停頓。抗戰勝利後,天文臺雖然重回老家,但內戰又起,研究工作始終未得恢復。天文臺有幾件傳世的明清天文儀器,原存北京古觀象臺。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逼近華北,為保護國家珍貴文物不致落入敵手,決定將古觀象臺所存明清天文儀器轉移。限於當時的運輸能力,只把明代的渾儀、簡儀和圭表,清代的小天體儀、小地平經緯儀和一套漏壺運抵南京。193712月南京陷落後,這些國寶落入日軍手中,儀器受損嚴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