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2014/7/10 「蔣介石的代罪羔羊」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蔣介石的代罪羔羊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4/7/9

★★蔣介石的代罪羔羊★★

熱河失守,蔣介石不費吹灰之力,奪了張學良的兵權。

◆沒有永久的兄弟◆

張學良下野,和熱河失守有直接關係。但換一種角度看,又是歷史的必然。東北人的豪爽,浙江人的精明人所皆知。而張學良和蔣介石則分別是這兩種類型的代表,兩者相遇,其結果可想而知。

當年,張學良順應形勢,果斷實行東北易幟,歸於中央政府,幫了蔣介石的一個大忙。為此,蔣介石與張學良「義結金蘭」,以示感激。

不過,拜把兄弟終歸不牢靠,尤其是與蔣介石結拜,很少有善終者。這樣的例子還有,諸如馮玉祥。中國的新舊軍閥,加起來人數不少,有本事的也不在少數,但最終一一都被蔣介石以各種手段擊敗。相比之下,張學良就顯得稚嫩得多,他根本不是蔣的對手。

熱河失守,完全是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後果。問題在於,張學良是駐守的最高指揮官,如果說蔣介石要負領導責任的話,張學良就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責任。在這種關乎個人聲望和成敗的緊要關頭,精明的蔣介石絕不會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他必須要找一個墊背的,分擔他的責任。面對於此,張學良必須做出抉擇,是一個人跳海,還是兩人一齊待在船上等死?張學良的性格,決定了他只能默默地承受。他選擇了跳海,雖然痛苦,但不失為一條漢子,通電下野而告罪國人。

熱河省的戰略地位,人所共知,如熱河不保,華北將失去重要屏障。面對日軍大舉侵入熱河的嚴重態勢,中國共產黨以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和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於1933117日發表宣言,意在與任何抗日的部分合作。受此影響,平津滬等大城市的各界民眾團體紛紛通電要求抗日。愛國人士黃炎培、朱慶瀾、杜重遠等,組織成立「東北熱河後援協進會」,南京政府軍隊中的一些將領也表示「請纓援熱」。

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的張學良即刻發表通電,表示決心抗日,並成立第2方面軍,以張作相和湯玉麟為正副司令,同時調駐長城以內的東北軍進入熱河佈防。張學良還親自偕「後援會」赴熱河視察和慰問,勉勵前方將士誓守熱河,準備反攻,以雪「九一八」之恥。國民政府仍幻想著依靠「國聯」的制約作用,對日本進行所謂「制裁」,未做任何積極抵抗的準備。

◆張學良成了代罪羔羊◆

早有預謀的日本軍於2月下旬集中10萬日偽軍,分三路大舉進攻熱河。當時中國守軍約有20萬人,21的兵力懸殊,應該可以頂住日軍的進攻,至少也不至於那麼快就潰敗。

不幸的是,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之張學良用人不當,把一個只想做官而不能做事的湯玉麟推到了前線上。身為熱河省主席的湯玉麟腐敗無能,這個土匪出身的官痞,曾通電全國各報館,信誓旦旦地表示「守土有責,抗日救國,貫徹始終」。可還是他,到了危難時刻,居然帶頭臨陣脫逃。軍人,雖不能以喋血沙場為憾,但也絕不能將陣地輕易放棄,這是一種恥辱。

日軍向熱河的推進,十分順利,數日之內,省會承德就朝不保夕。湯玉麟聞訊後不思督戰力保,32日,竟將供前線運輸用的載重汽車240輛全部扣留,「裝載私產,向津運輸」。他本人也在4日凌晨率部逃離承德。前敵總指揮張作相亦倉促撤向古北口,承德頓成一座空城。是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就進占承德。

從日軍開始進攻,到承德失守,前後不過十餘天,熱河就淪於日軍之手。消息傳出,全國輿論一片譁然,同聲譴責南京政府的軍事和外交。作為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的張學良,更是成了眾矢之的。

南京政府一方面為自己開脫罪責,另一方面則把丟失熱河的責任完全推到張學良身上。承德失陷的第二天,立法院長孫科在上海對記者說:「承德陷落,誠出人意料……在前線指揮之湯玉麟等各軍事長官,應予嚴懲。即負責最重之張學良,亦應立即引咎辭職以謝國人。」接著,監察院要求對張、湯等人嚴懲。

血氣方剛的張學良義憤不過,他表示要親率東北軍收復熱河,與日軍決一死戰。但迫於輿論壓力,不得已於37日電南京政府「引咎辭職」。

在全國一片聲討聲中,蔣介石於38日從江西南昌「剿共」前線抵達石家莊,詢問前線戰況與對張學良的處理意見。其實他心中早有盤算,讓張學良辭職下野,由何應欽取而代之。

9日,蔣介石召張學良去保定,會面前,蔣讓宋子文先去試探一下張的態度。張學良當即提出兩辦法:一是由他率部克復承德,由中央負責接濟;二是他辭職而由中央負責抗日。宋子文只表示讓他辭職,閉口不談抗日之事。隨後,蔣介石與張會晤時毫不掩飾地說:「我接到你的辭職電報,很知道你的誠意。現在全國輿論沸騰,攻擊我們兩人。我與你同舟共命,若不先下去一人,以息全國憤怒的浪潮,難免同遭滅頂。所以我決定同意你辭職,待機會再起。」

張學良無話可說,於311日通電下野。12日,南京政府令准張學良辭職,何應欽走馬上任,兼代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長。

411日,張學良攜眷屬乘船,踏上了赴歐洲的旅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