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2014/7/6 「人生並非平等 贏家更容易成功」

人生並非平等 贏家更容易成功

摘錄自: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2014/7/4
2014-05-07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

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 20140706
圖片來源:flickr.com/photos/8136496@N05/
「因為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使他豐足有餘;那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聖馬太的話語常受人引用,只不過大多是精簡版本。但這個說法究竟是對是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凡德萊(Arnout van de Rijt)團隊,最近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透過網際網路找出了答案。

凡德萊博士設計了一系列實驗,藉此觀察在初期隨機獲得優勢的人,是否最終可以創造更好的成果。實驗共計四項,分別在群眾集資網站Kickstarter、產品推薦網站epinions.com、維基百科、政治活動網站change.org上進行。

Kickstarter網站上,凡德萊博士找出200個未獲資金的新計畫,然後隨機挑選其中半數的計畫,給予目標資金1%或10%的贊助。epinions.com網站,編輯的收入,取決於對於編輯推薦內容的評價,凡德萊博士挑出305則尚未被評價的推薦內容,隨機挑出155則並給予最高評價。在維基百科的項目,通常最具生產力的維基百科編輯可以獲得獎項,因此凡德萊博士在521位排名前1%的編輯中,隨機選出208名編輯,並給予獎項。最後,他也在change.org上的200個新請願案中,隨機選出其中100個,然後幫這些請願案增加十幾位簽署人。

在四項測驗中,初期的助力全都發揮了顯著的效果。其中Kickstarter網站的效果最大,控制組(沒有獲得凡德萊博士資助的計畫)中,只有39%的計畫在24天內獲得一筆以上的贊助;反之,獲得種子資金計畫中,70%從其他來源獲得了一筆以上的贊助。

其他三項實驗的結果類似,只是效果較不明顯。如果獲得凡德萊博士的認可,epinion的編輯所撰寫的推薦內容在接下來14天內獲得最高評價的機會,從77%提升至90%;同樣的,如果先給予生產力較高的維基百科編輯獎項,編輯再度獲獎的機率會從31%提升至40%。在change.org項目,如果一開始先為請願案增加十幾個簽署人,那麼這項請願案額外獲得至少一位以上簽署人的機會,將會從52%升至66%。

前述增幅在統計上十分顯著,因此,凡德萊博士的研究至少同意聖馬太格言的前半段。不過,研究團隊也發現,初期助力的規模大小,與最後的成效無關;Kickstarter贊助額是目標金額的1%或是10%,對最後的結果並沒有影響,後續研究亦顯示,由4名不同贊助者各贊助1%,結果也沒有差別。

成功確實會孕育成功,但不具有壓倒性優勢。至於馬太格言的後半段、失敗是否會孕育失敗,就有待進一步實驗了。(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