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回應《天下》民意,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
摘錄自: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2014/7/4
2014-07-02Web only 作者:賀桂芬、陳竫詒
圖片來源:劉國泰 |
低成本、高收益及低稅負,導致大量資源及資金不事生產,而是投入房地產市場,導致台灣貧富差距急速擴大、資源錯置的畸形發展。
《天下雜誌》在報導中指出,過去幾年的稅制改革,包括奢侈稅和今年稍早號稱史上最大稅改中的調高房屋稅,都只是在外圍繞圈圈,沒有觸碰房地分離、且持有與交易賦稅基準都嚴重偏離市價的核心問題。
台灣資源過度投入房地產的情況有多嚴重?按照主計處每年國富調查結果,台灣的家庭,過去十多年來的財富增加,除了民國97年貢献度是負值之外,房地產幾乎都貢献了三成以上的成長,民國100年的調查,房地產貢献家庭財富的增加,比率甚至高過總資產,達106%。
再細分數據發現,靠建地賺錢的比率,是房屋的兩到三倍。
*100年有土地重評增值的影響,但房產財富的增加仍遠不及土地。
被部長張盛和形容為「兵強馬壯」的財政部,似乎終於下定決心匡治房地產吃掉太多社會資源,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沉疴。
但從以上數字可知,囤地養地的獲利,才是財富累積的「最大咖」。除了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之外,更期待財政部針對囤地提出高空地稅等更具有療效的藥方。
小檔案:房地合一實價課稅
房地合一是指房屋及土地,以合併後的實價總額、扣除實際取得成本後,按實際獲利課徵所得稅。
台灣目前採行房地分離的課徵制度,造成台灣不動產「一地三價」現象,包括房屋稅、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須分別依據政府公告的評定現值、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課稅。三種價格均非實價,因偏離市價水準,無法真實反映稅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