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弱國無外交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3/12/4
★★弱國無外交★★
日本人向駐濟南的北伐軍發起猛攻,蔣總司令卻向北伐軍發出退出濟南、繞道北伐的命令。
◆橫插一槓◆
中國歷史的厚重,不僅在於它的悠久,還在於自近代以來多次受到外國列強欺辱的慘痛經歷。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一次次肆虐的慘案,血色斑斑。
1928年5月3日,又是一個黑色的忌日。濟南慘案,讓記錄有中國人民蒙受恥辱的血債簿上,又多了一筆。
1928年4月9日,南京國民政府分編4個集團軍進行北伐,攻打奉系軍閥張作霖,以圖一統北方。
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日本人從中橫插一槓,趁勢攪和,讓百姓無辜蒙受了一次滅頂之災。
盤踞在濟南的,是奉系軍閥中素有「狗肉將軍」之稱的張宗昌。眼見蔣介石率師攻打山東,張
宗昌知道自己的「狗肉部隊」不堪一擊,但他一直視山東為賴以生存的根據地。出於一己私利,張宗昌一方面與孫傳芳聯絡攜手抵抗,一方面赴青島與日軍聯繫。
支持張作霖的日本帝國主義害怕英、美勢力向北方發展,侵犯它的利益。如今張宗昌的約請,正中他們下懷。4月19日,田中內閣以「就地保護僑民」為藉口,決定第二次出兵山東,派遣第6師團5000人在青島、煙臺、龍口登陸,沿膠濟線直赴濟南。
21日,南京國民政府提出了嚴正抗議。然而,日本政府置若罔聞。28日,日軍先頭部隊1500人抵達濟南附近。
北伐軍於5月1日攻入濟南,同日,日軍也在濟南設防。次日,蔣總司令由泰安抵達濟南視察,布置相關事宜。任命第4 軍團總指揮方振武為濟南衛戍司令,任命戰地政務委員會外交處主任蔡公時兼任
山東特派交涉員,負責與日本駐濟南領署聯繫交涉。
◆血灑泉城◆
國民革命軍接管濟南後,多次聲明保護外僑,要求日本政府從濟南撤軍。日軍不予理睬,在許多路口修起防禦工事,荷槍實彈,擺出一副臨戰架勢,待機而動。很顯然,是有備而來。
5月3日,日軍蓄謀已久的突襲便開始了,向北伐軍駐地發起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又以種種藉口在濟南姦淫擄掠,無所不為。
一時間,濟南城內,屍體滿街,血灑馬路,僅這一天,被日軍野蠻屠殺的中國軍民就達 1000人以上。
侵略者向來不講道義,《國際法》在他們的眼裡猶如一堆廢紙,可以肆意踐踏。與他們理論,無疑「對牛彈琴」。5月3日夜,日軍突然包圍並強行搜查了山東交涉署,特派交涉員蔡公時用日語表示抗議:「我們是外交官,這裡是非戰鬥單位,不許搜查。」喪心病狂的日軍毫不理睬,將蔡捆綁起來,把他的耳朵和
鼻子割去。蔡公時怒斥日軍暴行:「日本人對我如同古代奴隸社會對待俘虜一樣」,「日軍決意殺害我們,惟此國恥,何時可雪?野獸們,中國人可殺不可辱!」日軍大怒,又將他的舌頭、眼睛挖去,並對其他人百般摧殘。最後,除一人僥倖逃脫外,蔡公時及16名外交人員全部被日軍殺害。
一面是日軍咄咄逼人的行徑,一面卻是畏縮退讓的低調,蔣介石下令北伐軍「忍辱負重」,撤出濟南,繞道北伐。
◆一紙屈辱文書
7日,中日軍隊就停火舉行會談。日軍得寸進尺,第6 師團師團長福田彥助向蔣介石提出3項條件,內容十分苛刻,戰地委員會主席蔣作賓無法接受。蔣介石又急派熊式輝、羅家倫、王正廷連夜趕赴濟南與日軍交涉,還是不得要領。
8日,日軍限駐守濟南的中國軍隊在1小時內離城,遭到拒絕,隨後,福田下令重炮攻城。
同日,日本內閣會議做出決定,第三次出兵山東,擬派第3師團1.5萬人增兵濟南。
同日,南京國民政府昭告全國,在得到命令後一個星期內,凡有集會,應為濟南慘案中死難的蔡公時等同胞默哀3分鐘。
9日,設在泰安的北伐軍總司令部遭到日機轟炸,讓蔣介石慌了手腳,日本人的目的,就是想給蔣介石下馬威,不讓蔣北伐。5月10日,南京國民政府的兩個重要人物到山東與蔣開會,研究對日態度,到底是打還是不打,結果:「決定不抵抗主義。」蔣派何成濬赴濟南與日軍談判,原則上同意福田的五項條件。後來北伐軍就繞道繼續北上,避開日軍。
日軍於11日占領濟南後,肆意殺人,搶掠姦淫,無惡不作。據濟南慘案被難家屬聯合會調查,在「濟案」中,中國軍民死亡 6123人,傷1770多人,財產損失3000餘萬元。
令人憤懣的是,慘案發生後,日方倒打一耙,不僅否認屠戮罪行,反而要南京國民政府道歉、賠償、懲凶、保障日人安全等等。
中日外交間的交涉一直在繼續,但中方的話語,好像沒有太多分量。日方肆無忌憚,不僅極力阻止北伐軍行動,而且態度蠻橫。
弱國無外交,再一次得到驗證。經歷了許久的談判後,生成的又是一紙屈辱文書,1929年4月4日在南京正式簽署的《濟南慘案協定》,完全成了強權政治的注腳。那白紙黑字,分明寫著的只有「大大讓步」四個字。它遭到國人的憤怒譴責,但民意終歸是民意,它無力掌控當權者的所為。
不過,蔣介石終歸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他的民族主義情緒從他早年就學保定軍官學堂時就很突出。濟南慘案後,蔣在日記中每日寫上「雪恥」二字,同時,提出一條「雪恥」措施,即「今日只有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效法往哲先賢的志節,深信失土必能收回,國恥必可洗雪!」
言辭雖然義正,但是,擲地無聲,日本人依舊橫行。以當時中國的國力與所處困境,忍耐,或許是最現實、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無奈,國力孱弱,又能奈何?
蔣介石是最早提出對日軍「不抵抗主義」的人。濟南慘案標誌著蔣介石外交政策的基本確立,開啟了他處理對外關係的策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使日本摸清了蔣介石處理兩國關係的底線。實際上濟南慘案也是九一八事變的預演。另一方面,它也奠定了蔣介石所依賴的物件,其外交中心也由對日本轉向了對英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