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2014/6/7 「中美諜對諜 一切只為商業利益」

中美諜對諜 一切只為商業利益

摘錄自: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2014/6/6
2014-05-26 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
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 20140607
圖片來源:flickr.com/photos/booleansplit/
 5間企業和一個貿易公會團體,收到了似乎來自上級的電子郵件,還附有看起來相當重要的檔案和連結。一旦開啟這些電子郵件,就會讓位於上海的真正發送者安裝軟體,並利用軟體閱讀機密資訊。

519日,美國司法部以31項罪名起訴5名中國解放軍成員,最高刑責達15年刑期。這是美國政府首度以網路犯罪起訴外國政府的員工,被告也可能根本不會出庭;即使如此,司法部還是製作了通緝布告。他們或許不會遭受懲罰,但重點不在這裡;只要在Google搜尋他們的名字,就會出現通緝布告。

中國政府間諜刺探美國企業的商業行為,本身並不是新聞;網路安全公司Mandiant去年的報告指出,2006年至今,已有140間企業遭受源自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的網路攻擊。過,本次起訴確實揭露了更多中國網路間諜行動的細節,例如駭客曾盜取西屋(Westinghouse)的導管設計,亦取走高層人員的電子郵件;西屋正在為中國建造四座核電廠,該群高層人員則在與國有企業談判。

在中國作生意的美國企業,一直私下遊說美國政府,希望美國政府處理中國駭客問題。美國政府亦依循類似邏輯,私下向中國施壓;起訴則代表此法已然失敗。

與人民解放軍駭客正面衝突有其代價;中國已退出網路安全雙邊工作團隊,《環球時報》亦強力譴責美國。但什麼都不做亦有成本;就算沒有遭受駭侵,西屋等企業與中國企業競爭之時,仍舊困難重重。間諜活動亦不限於製造商,同一個團體也曾攻擊科技企業。

中國願意發動商業間諜活動,反映了短期內不會改變的三件事。其一,美國為間諜活動在國安和商業優勢之間劃出的界線,難以適用於一個國有企業為王的國家。其二,美國針對華為進行的間諜活動,讓中國政府質疑,美國可能並未遵循自己劃的界線。其三,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re)的達利(Robert Daly)表示,中國難以忘卻外國人過去帶來的屈辱,因此,在北京心中,道德天平應該還會倒向中國好一段時間。(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