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2014/6/30 「謝哲青:到西班牙學習衝突又和諧的智慧」

走,去西班牙學黑色幽默

謝哲青:到西班牙學習衝突又和諧的智慧

摘錄自:30雜誌 電子報                           2014/6/19
作者:洪嘉蓮   攝影:蕭如君
出處:《30》雜誌 20146月號 118


30雜誌 電子報  - 20140630


遊學、旅行,總有個目的。

凡是學習藝術創作的人,常聽到一句話:「學藝術的人,一定要去趟西班牙。」

到西班牙,學的是藝術,也是人生態度。

喜愛藝術的人,就到西班牙感受藝術,親眼看看畢卡索、高第對生命的讚詠與批判;對生活失去熱情的人,就到西班牙學人生態度,體會西班牙民族的和諧與衝突,重拾對生命的感動。

不用時光機,回到未來─貫串3 萬年前到21 世紀的藝術足跡

為什麼非得到西班牙不可呢?「有些藝術家只存在一個國家,」造訪西班牙將近20 次的文史工作者謝哲青給了答案。

「藝術史是很玄妙的,要用很多領域去閱讀、整合,學藝術的人到西班牙,對於pattern、造型有很多啟發,」擁有藝術史暨考古學系碩士學位的謝哲青指出,藝術、考古兩門學科的核心都是實地觀察、感受,看的是「觀點」。

被稱為文藝殿堂的西班牙,從不讓造訪者失望。「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觀點,為什麼要買某幅畫,」謝哲青舉例,像是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收藏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歐洲一流的藝術品,是旅人跟學生絕不可錯過的景點。

在馬德里的蘇菲亞王妃藝術中心,畢卡索的名作「格爾尼卡」即收藏在此,巨幅的作品意在控訴戰爭暴行,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人對戰爭、死亡的恐懼。「反戰、和平擁護者看到這幅畫都會心有戚戚焉。」

即使歷經了長久歲月,時空背景的轉換,依然能傳達出衝擊觀者的深厚力道,這就是藝術品的價值,也是驅使你親自造訪的強烈理由。

往東到巴塞隆納,可以看高第的建築,著名的聖加堂、米拉之家,巴特婁之家,這些作品描繪當時人對生活的憧憬、浪漫的幻想。

往南進入具有阿拉伯風格的安達魯西亞國度,是保存伊斯蘭文化最豐富的地方。

葛瑞那達的阿爾漢布拉皇宮,被稱為「摩爾人的最後一滴眼淚。」它是伊斯蘭統治歐洲最後據點,具體而微的呈現阿拉伯人對天堂的幻想、對永恆的想像。

... 本文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