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2014/7/16 「App企劃好手 業界缺爆了!」

App企劃好手 業界缺爆了!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7/16
撰文◎陳鈺婷

智慧型手機當道,無論哪一行、賣什麼產品,好像不做個App就落伍了!

App要扣緊「行動」概念

App store有數十萬個App,如何吸引使用者目光,願意花錢下載,是廠商最關心的事。很多人誤以為,製作App與架設網站類似,只不過一個用手機看,一個用電腦螢幕看。但這幾年開發近百個App,在付費與免費下載排行榜中,均打進台灣區Top 10的城邦生活旅遊事業群GM行動內容總編輯林士益澄清,無論是製作思考,或畫面呈現,App與網站都很不同。

App最大特點就是結合「行動」的元素,包括電話、GPS、照相、移動感應(旋轉、晃動)等。若你要做的App和這些元素都無關,就要考慮是否真要投入做App例如,高鐵App具有查班次、訂票功能,還可以取票,把CODE秀在App上直接就可以搭車,這功能是網站做不到的,App就很成功。

簡單上手+目的單純+流暢穩定

App蔚為風潮,但林士益認為,業界對App仍存有迷思。一方面認同App的重要性,投入資源開發;另方面,卻連為何要做App都沒想清楚,也不知道想要怎樣的App,就將案子外包。以蓋房子為例,若設計圖都還沒畫好,就急著找工人,房子怎會蓋得好。想做App,企劃是最關鍵的一步。

什麼是好的App?是最酷、最炫的,還是最多人下載的?林士益提出3個判準:簡單、目的單純、流暢度和穩定性夠。首先是簡單上手,不看說明書就會用,一眼就知道有幾種功能。其次是目的單純,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支App只解決一個問題,像是App store很受歡迎的憤怒鳥、鱷魚小頑皮愛洗澡等遊戲,共通點就是「功能單純」,而不是把一堆東西包在一支App,如此UI就不容易簡單。單獨抽出一個有行動特點的功能做App,反而容易成功。至於流暢與穩定性,就是操作不會「卡卡」,也不會出現跳躍性邏輯。

企劃App前,最重要的就是回到初始點,想清楚為什麼要做App?想要怎樣的App想清楚後,製作方法與流程並不困難,跟著做就好了。林士益提出以下幾個重要的製作心法:

App必殺技1 -主題發想有突破性創新

App初步規劃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主題發想」。設想App要做什麼、有什麼吸引人的點,抓出特色。決定主題後,開始搜尋相關App,看有什麼可以突破的地方?

林士益團隊最近推出「台灣最夯影劇景點指南」App,因為他任職於旅遊出版業,本身就擁有龐大的旅遊資料,一般旅遊App以地理位置分,實用卻缺乏創意,他想到這幾年國片和偶像劇很夯,認為粉絲應該很希望有支App,可以跟著偶像一起吃喝玩樂。

決定主題後,接著盤點內容,看看手頭有多少App可用內容?缺少的部分,則評估如何取得。以「台灣最夯影劇景點指南」App來說,內容分為兩大區塊,一是偶像劇與國片,一是景點與美食資料;前者要進一步和外部單位聯繫取得,後者直接從資料庫撈,不夠的再請人去採訪拍照補足。

App必殺技2-找不到「梗」 別再玩下去

App製作團隊包括企劃、工程師、美術設計、行銷人員。企劃人員像是產品PM,負責界定App目的、定義目標族群,針對族群想像功能,有時也身兼編輯、行銷工作。至於工程師與美術,最好在企劃階段就參與,才能避免企劃案無法執行;而工程師若對UI有建議,也能提出討論,有助於美術做版面設計。

美術設計和程式開發,在實際製作流程中,放在比較後面的步驟,這是希望App開發過程「做最少的白工」。倘若企劃尚未完成,就交由美編與工程師進行後續,很可能發生一改再改情況,臨時要加一個功能,UI和動線都要重新規劃,甚至程式必須重寫,事倍功半。

企劃製作過程的溝通,也是大學問。林士益說,企劃人員與工程師溝通時,必須具體、有邏輯地敘述需求。企劃主要工作是「想」,例如景點的排序,是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但企劃絕對不能說「幫我排排看」,工程師接到這種指令,會不知道要怎麼排。

App的美術設計,不只是美觀與創意,更重要的是——好用。美術設計雖不是所有文字都看,但起碼要對動線和畫面很熟悉,例如設計給銀髮族紀錄血壓的App,因為關鍵是「銀髮族」,所以字級要盡量做大。

App要成功,不只要做得好,也需要行銷配合。行銷人員最好在企劃階段就加入,提早構思可操作的行銷「點」,若一直找不到「梗」,功能又不特別,那製作可能要喊卡,因為不可能去做一支不知道如何行銷的App

App必殺技3-百分百使用者角度思考

在內容生成階段,要做的是功能規劃與資料整合,想想這支App要如何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林士益先前調查發現,偶像劇、國片或景點App極少,即使有,也多是針對特定影片打造。至於景點App,內容都很粗糙,像前陣子有支下載量很大的全台夜市App,點進去才發現只有地址、電話,沒有景點介紹,也無圖像,非常陽春。

規劃「台灣最夯影劇景點指南」App時,他以使用者角度思考,假設若是粉絲,應該會想跟隨偶像腳步到景點去朝聖,因此功能設計就要依照片名區分,方便追星族使用。因為緊咬著行動概念,App也結合地圖功能,可用GPS定位找出最近的景點。林士益還想到,會下載這支App的人,應該很關心國片或偶像劇動態,所以設計了「星聞」、「星看板」等功能,提供新戲上映與藝人新聞,隨時更新。

App必殺技4UI與動線規劃要細膩

App的成功,往往取決於小細節。使用者或許不知道其中的設計巧思,但使用後一連串的小反應組合起來,卻會影響使用感受與評價,這就是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與動線規劃的重要所在。

UI是使用者看到的整體頁面設計,包括要用什麼方式呈現資訊,一個東西可用一長串文字表示,也可用簡單icon取代,而UI最高原則就是「易學好用」。

至於動線規劃,則要讓使用者清楚知道現在進行到什麼步驟,下一步要做什麼?層次愈少愈好,才不會讓使用者迷路。

舉例來說,「台灣最夯影劇景點指南」App有不同路線規劃,一條是「追星趣」,可依片名查詢景點列表,再點景點可看到介紹與小檔案,找到景點相關劇照、劇情介紹,並連結相關粉絲團。另一種路線則是「星旅行」,以跨戲劇方式把景點做整理,再選擇要去「浪漫景點」,還是「明星的店」,或者適合夜遊的「夜未眠」。林士益解釋,不同動線設計是因為有人是戲迷,想回味劇中場景;也有人只單純找地方玩或吃飯,會以景點屬性為考量。

App必殺技5-多留點時間給工程師

製作App的過程,進度掌控很重要。若什麼步驟都沒做,就丟給外包廠商預估價格或比價,很難做好App因此,企劃階段要多投入一些時間。

企劃底定後,進入製作期,在預抓時間時,工程師時間也要多抓一點,因為程式寫不出來或bug抓不到,error就是error林士益提醒,製作App流程並不複雜,但愈前面的步驟愈容易被省略;一旦省略,導致後面再回來修改,不但耗費更多時間,還可能愈改愈糟糕。所以製作App千萬不能急,要做好分析,企劃完整再行動。

App企劃人才 業界搶著要

App開發目前仍在初期階段,很多人抱持「人家有我也要有」的心態,林士益認為,這種「佔位子」的想法是沒必要的。開發App不能忽略「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是可以比較的。

例如辦活動可透過網站或App報名,以往30萬元做報名網頁有500人報名,如果同樣費用做App吸引更多人報名,就表示App效益較好。至於App的成功標準,他認為不只是下載排名,持續使用率高不高更為重要。

業界都在爭搶好的App的企劃人才,林士益說,目前很缺有經驗的開發者,但好的App企劃,其實和一般企劃相同,就是要有好的邏輯、說故事能力、溝通能力,與專案執行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