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2015/3/8 「李開復:抱著舊的KPI 怎麼創新?」

李開復:抱著舊的KPI 怎麼創新?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7
2015-03-04 天下雜誌  作者:李雪莉、熊毅晰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50308 - 1
圖片來源:劉國泰

他深諳美國企業創新的路徑,也目睹中國創業家如何一路飢渴地讓自己從跟隨者,競起成主導者。現在,他落腳台灣,用生命疾呼「顛覆稱王」的時代到來。
 
他是李開復,華人世界頭號創業業師。

中國的崛起是一個謎。

過去十年,西方看中國如霧裡看花,而李開復,是少數能了解美國,又洞察中國的人物。

十一歲從台灣到美國求學,李開復在美國、中國兩地各自生活了二十六年、十六年。他在美國資訊界的三大巨人——蘋果、微軟、Google歷練並擔任要職;二○○九年在中國創立天使投資公司「創新工場」,協助年輕人創業。YouTube創辦人之一的陳士駿、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是他的投資者。

在中國的這些年,李開復看盡中國企業的狼性。「外企在中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李開復毫無懸念說這話,是看到一群奮不顧身、充滿想像力的年輕創業家。

以創新工場為例,六年來已投資一百六十個團隊,其中有二十個投資都是上億美元。不少兩岸團隊找他當創業導師,更多青年在新浪微博追蹤他的帖,粉絲數已超越五千萬,遠勝蔡康永、阿信等台灣明星。別人給他「微博一哥」的稱號。

但李開復卻沒因粉絲數或輝煌經歷昏頭。

當別人稱他為創業者的導師,李開復卻自嘲,「真正的明星創業者,不太來找我們,為什麼呢?很簡單啊,明星創業者都是有狼性的啊,這些小馬雲、小雷軍,誰要一個業師?你以為你是誰啊!一個在微軟、Google的打工仔,你就要來當我業師了啊!?」

沒有識途老馬的丁點傲慢,五十四歲的他勇於自我修正,隨時融入新事物。

他曾在年輕人的微博世界裡,設計軟體幫自己篩選每日訊息,把微博當遊戲玩,每天發三十條微信。儘管他覺得滿幼稚的,卻想看自己能炒出多少粉絲。

尊敬、畏懼年輕人的力量

而對於像中國近來流行的低俗「暴走漫畫」,或新世代移動社交app「陌陌」,他都知之甚詳。

李開復的想法是,未來五年,年輕人的新創公司,會挾帶「分享經驗」的概念,襲捲和顛覆許多產業既有的商業模式。

不論中國、美國,或台灣,大批青春的創業家正急起直追。

李開復提醒大家,「我們一定要尊敬、畏懼年輕人的力量。」

問:為什麼你這麼相信創業這件事?

答:因為我們正身處一個改變顛覆的時代,而且以後的改變會更巨大。

在這樣時代下,如果一個聰明人希望的是能夠把他的時間、精力,以及別人投資給他的錢,沒有任何耗損,沒有任何違背良心地去促成一個有利於社會的事情,那我只能想到兩個工作,第一個就是創業,第二個是幫助創業。

因為這是一個創業成本達到歷史新低,創業機會最大的時代。所以那些有強大領導力、有格局感、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應該創業。

那其他的人,就應該做我們的行業,投資、創投也好,跟隨創業者也好,就是來幫助這些人得到最大程度的成功。

問:就你目前所觀察到,有哪幾個領域或趨勢是未來值得創業者關注的?

答:首先,就是所有事物、所有的產業、所有的行業,都會被顛覆。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要用既有成就的方法來思考未來,也就是iPhone不是iPodNokia(諾基亞)黏在一起的結果,它是一個新的產品。

共享經濟、大數據當道

就像未來絕對很明顯會是無人駕駛汽車的時代,而且會往共享經濟的方向演變,也就是不需要每個人都擁有一台車,而是結合Uber(優步)概念,一種隨叫隨到的模式。

這樣既沒有現在常被拿來討論的充電問題,對既有汽車產業也會是重大顛覆。

其次是big data(大數據),以後你的手機、電腦,跟雲,會比你更知道你今天想吃什麼,你喜歡穿什麼,喜歡的約會對象。但這個趨勢其實跟硬體沒有多大關係,所以這點其實對很多台灣產業會是一個打擊。

因為你去看真正創造出偉大互聯網公司的創業家,包括美國幾家成功新創公司,還有大陸的馬雲、雷軍,創造的人不要說不是台灣人,甚至都不是硬體人。

我要特別強調的,未來是年輕人掌控一切的時代。在數位工具的運用上,年輕人早已經把我們拋在後面了,臉書和YouTube,都是年輕人先喜歡使用,然後再介紹給他們的父母親。比較潮的父母就會接受,然後慢慢就被融合。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50308 - 2
 Google中國時,李開復以偌大格局展開他的奇幻之旅。

問:當顛覆者紛紛崛起,像汽車廠這樣的既有公司也有機會嗎?

答:很難,我們就只有等著它倒掉,一定會倒掉。

問:為什麼?

答:歷史上很少有一間公司可以把包袱扛著,然後做出新東西。

問:蘋果算是吧?

答:它算,但其實它幾乎算是重創的公司,它是死裡重生的,而且現在有點慢下來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柯達。

數位相機是柯達發明的。可是,因為這新東西一推,就會影響它原來傳統底片的生意,所以它就慢慢地做,但你速度一慢,就讓別人搶得先機。

包袱要放下,長遠的未來不是這個

所以技術最領先的都沒辦法打贏,那些有包袱的公司,我一定是下賭注它們是度不過這一關的。

當然它們也都在試啦,但如果你只是想汽油怎麼變成電池,那你的思惟廣度還是有限,你還是沒有想到怎麼樣讓使用權跟擁有權分開,因為你每年的KPI(企業關鍵績效指標)就是我能賣多少輛車。但長遠的未來不是這個,也許未來只需要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汽車,就可以讓我們活得很快樂了。

所以最後一定是Google、特斯拉這些公司,因為對它們來說沒有包袱。就算把Google、特斯拉最聰明的人,全部丟到賓士、豐田、通用,他們在那個環境裡也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的KPI就不對了。而且包袱要放下。

對特斯拉來說,每多賣一輛就是一輛;對通用汽車,每多一個共享經濟,他們就少五輛,那怎麼辦(苦笑)。這是人的思惟跟包袱無解的問題。

所有行業都一樣,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問:有沒有哪個創業最熱門的下一個big thing(大事)?

答:很難具體講出來,但我覺得在共享經濟這個領域有很大機會。

其實像Uber、美團網(中國團購網站),都只是剛開始,但那些傳統的仲介商、中間者,都要倒大楣了。因為你沒有增加價值,還在中間賺一大筆錢,這些以後都要完蛋了。

數位經濟就是會專門攻擊那些最不該他們得到利益的人,那批人會被打得最慘。而共享經濟會取代這批人取代得最快,我覺得這方面的創業還存在非常非常大的空間。

問:你覺得台灣創業者跟大陸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答:格局感。

台灣創業者沒有做出一個阿里巴巴,有市場不夠大等客觀、無法改變的因素。但是從個人來說,馬雲曾做過一件事讓我很佩服,而且我認為不只是我,甚至美國很多了不起的CEO恐怕也做不到,就是他當時跟百度的決裂。

台灣的創業者,幾乎都是羊

這故事是,當時百度已是大公司,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只是眾多電商之一。要怎麼賺錢的巨大問號,讓馬雲壓力很大。

但當時,馬雲卻做了一個決定,不接受百度的流量,也就是你到百度去搜尋iPhone、鉛筆等產品,不會有淘寶的結果出來。

當時我們都覺得,這是因為百度做了一個有點像淘寶的網站,而讓馬雲意氣用事嗎?大部份人都覺得,這是一個不明智、甚至可笑的決定。

但是現今回頭看,這個決定造成了他改變中國人民對搜索的定義。如果你去美國,要搜尋就是到 Google。但去大陸的話,大家會說搜商品到淘寶,其他時候到百度。

我覺得,就算是亞馬遜、eBay也不敢對Google說的話,馬雲卻敢對百度說。這樣的格局感就是說,我豁出去了,我就是要做,要賭就是要賭一把大的,然後不成功便成仁。

這也代表了中國創業者的一種狼性。

真正有狼性的創業者,他是與生具備的,他是不需要業師的,因為你的意見他往往是聽不進的,但他可以很快學到lesson(教訓),然後轉得比誰都快。

那台灣的創業者,幾乎都是羊,但沒什麼關係,大家不要沮喪,因為二○○九年的時候,大陸的創業者,狼也不多。

問:彼得.提爾這次帶給台灣創業者許多想法和建議,你怎麼看?

答:我看了他的書《從01》,寫得很好,但唯一一點,就是我覺得他不太相信精實創業。

當然,提爾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尤其他的創業紀錄有目共睹。但他是一個在散發式思惟、美國這種非常強調獨立性、追求熱情、改變世界的環境長大的。他到華人社會說:你們用這個方法來做!我覺得,或許可以啟發少數的天才,但很難一體適用。

九成創業都是「精實創業」

精實創業就是先從小點子去試,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就是慢慢去滾動,滾著滾著最後就出來一個像PayPal平台之類的成功新創企業。

絕大部份中國大陸的創業者,以及美國很多的創業者,都是屬於精實創業的模式。

假如台灣未來有十個了不起的創業者,我相信有九個都是用精實創業的方式做事。

因為我們腦袋從小受的教育,就已經被框起來。你不可能要現在來解放這些被框了一輩子的人。

可是他的書真的很棒,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唯一要補充的,就是在東方的文化下面,可能還是有其他方法。

-------------------

李開復

現職:「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

經歷:曾任職蘋果、微軟、Google,在Google時擔任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2009年創立「創新工場」

學歷:卡內基美隆(CMU)電腦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