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2015/3/22 「台灣創業圈的困境,是找麻煩還是找答案?」

台灣創業圈的困境,是找麻煩還是找答案?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12
2015/03/11
作者: 許毓仁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50322
photo creditflickr@h760127 CC BY-SA 2.0


創業的萬能解藥?

一月初台北的冬天,少見的暖陽藍天,信義區的國際會議中心擠滿了近千人,他們是來聽小米手機創辦人雷軍演講,雷軍當然厲害,短短三年把小米從中國一個土牌手機做到一個全球品牌,最近一輪的融資,估值450億美金,他自稱是站在風口上會飛的豬。

雷軍花了二十分鐘講小米,講夢想,講創業。

接下來登場的是他帶出來的徒弟,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

這位不到四十歲的執行長,傅盛的簡報第一張是迪士尼樂園,講的也是夢想。

獵豹移動專做資安軟件,也非常「牛」的,三年到紐約證交所上市。

在結束前,傅盛送給了台灣創業圈一個禮物,宣佈在台投入一億元成立創業基金幫助台灣年輕人創業。

頓時,台下近千人歡聲雷動,我在現場則是有點五味雜陳。

這幾年台灣政府一直喊創業,弄園區,搞育成中心,加速器,許多產業大老也被批評不夠創新,不交棒。

這些常常在媒體上出現的新聞,卻被這一個「一億元基金」的宣佈給優化了,好像之前那些問題都不存在,現在這個基金馬上可以救台灣創業。

我心中充滿了問號:台灣創業環境不佳,新創事業募資不順,是政府要負責嗎?是市場太小嗎?是教育問題嗎?是法規太落伍嗎?

台灣的機會

一月底我到上海出差,陰霾溼冷,參加由阿里巴巴校友成立的「阿里幫」,這是由阿里巴巴離職的高階員工出來創業的一個社群,志在把在阿里巴巴學到的,帶到創業社群,幫助更多人。

當晚我與幾位朋友晚餐聚會,席間有一位朋友,他來中國已經十四年,從事資產管理與投資,我問他說:

「中國發展這麼快,台灣還有什麼機會?」

他的回答是:「台灣還有很多的機會。中國快速的發展,最上層的精英和最下層的差距極大,中間明顯有一個大斷層,人心也不安定,一切求快速,但是,事物極大化發展後,就會產生質變。台灣正在一個整理階段,不應該被侷限在市場小,如果我們把北京,深圳,上海,東京,廣州,香港等大城市與台北比較,我們發現在人才,辦公室租金,創業成本,交通便利性,台灣都是佔優勢的。」

我接著問他說:「那為什麼整個社會還是瀰漫一種悲觀的情結呢?」

他的回答很有趣:「台灣的社會太習慣用問題解決問題,我們遇到問題時,習慣找更多的問題來凸顯嚴重性。」

於是,批評成為了習慣,這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一個小事件可以無限上綱,我們習慣找個單位或是組織來blame,而這個咎責者經常是政府,把任何事推到政府就對了。

誰該負責任?

我們未免也認為政府太萬能了吧!

實際上,政府的功能應該是被極小化和控制的,它的角色是輔助而不是主導,相對的,政府也不是所有事情的承擔者。

政府的能力在人類史上都是極為有限的,讓市場動起來才會更有效率。

台灣的問題在於,我們在困境中找困難而不是找答案,我們用更多的負面能量加深我們在困境裡的事實,我們都忘了抬頭看,在問題中找答案。除非年輕人願意,不再參與批評,願意用行動承擔未來。

台灣的未來不是靠抱怨,而是靠年輕人接棒,去成為領袖,去面對他們遇到的問題,承擔挑戰。

台灣未來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新的領導人,不只是政治上的,而在各個領域,教育,文創,社會議題,創新創業等等,這些領導人不為權力而為解決社會問題而努力。

我們需要新的領袖,各種領袖,願意承擔責任的領袖。

(本文作者為 TEDxTaipei策展人)

(本文轉載自TEDxTaipe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