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講義
日本人的崇高精神性
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5/1/26
文/稻盛和夫;譯/陳惠莉
日本人為什麼可以累積出高度的製造技能?這當中深刻地反映出日本人虔誠而崇高的精神性。舉例來說,在傳統工藝的世界裏,工匠們會在工作之前淨身,像刀匠一樣,著一身白色裝束。這是因為工匠們認為,製造東西是一種神聖的行為,因此,在製造東西時必須淨化自己的身體,同時淨化靈魂,此外,也必須透過這樣的行為,將魂魄注入製造的東西當中。
其根本精神在於日本固有的世界觀「物心如一」,認為物品和心靈是合而為一,不像西洋的二元論發想,把物質和精神分別開來思考。
也就是說,不將物質和精神定位為個別的存在,在製造的領域裏,不追求合理性與效率。把物質和精神視為不可分的存在,在製造的範疇裏,也極端重視「心靈的作用」。一言以蔽之,製造的東西徹底扮演其角色,或者,用來製造東西的道具,徹底地融入所製造的東西當中。
譬如,製造日本刀時,僅是燒熔鍛好的鋼,也需要有強大的集中力。如果沒有達到「把自己融入鑄鋼」中,兩者成為一體,「物心如一」的境界,工程就不算成功。這一切都來自日本人虔誠而崇高的精神性。
以前我在製造現場負責第一線的指揮工作時,經常問部屬:「你們聽得到機械在哭泣的聲音嗎?」除非把製造設備擬人化,讓自己和對象一體化,投入工作到可以聽到設備發出的聲音,否則就無法製造出嶄新的高品質製品。
京瓷還只是中小企業時,我們的陶瓷技術獲得認可,拿到了天下無敵的IBM陶瓷基板(電子線路板)的大訂單,那是他們要使用於下一期戰略商品的重要零件。客戶要求的規格極為嚴格,我們遲遲做不出對方想要的尺寸和精密度。於是我住進位於滋賀縣的工廠,負責開發量產的指揮工作。
某天深夜,我正在巡視現場。一個年輕員工嘗試了許多次,燒製爐內卻始終無法達到一定的溫度,燒製出來的尺寸總是出現微小差異,他因此意志消沈。
我問他:「你向神明祈求過了嗎?你是否祈求神明,請祂讓你順利燒製成功?」我要求他的是,在最後關頭,投入所有的精神和魂魄,不斷努力,且在創意上下功夫,直到只剩向神明祈求一條路可走的程度。
「向神明祈求?向神明祈求嗎?」一再反芻這句話的員工點點頭,說,「我明白了,我從頭再試試看。」隨即再投入作業當中,這一次,他終於克服了難題。
我們必須滿懷誠心,投注所有心神和精力,把自身的心情轉移到機械或製品當中,直到可以聽到「機械哭泣的聲音」或「製品哭泣的聲音」為止。然後和機械及製品合而為一,累積最大極限的努力,不斷地發揮創意。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向製造之神祈求「請讓我進行順利」,也才能做出優秀的製品。
這種聆聽「機械的聲音」、「製品的聲音」,還有足以「向神祈求」的真心投入的心態,目前仍然被當成京瓷製造產品的原點教義,在製造現場傳承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