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2015/2/18「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臉書只專注為使用者提供美好體驗」

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臉書只專注為使用者提供美好體驗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4/12/31
整理撰文/潘俐婷
能力雜誌電子報 - 20150218


按照我們的慣例,公司內部每周五都會開放員工進行問答活動,也讓我有機會能與員工直接面對面談話,他們藉此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我認為,透過這個方式對我們未來在業務推動上,提供很多進步與改善的空間。所以,我希望將這個傳統的活動,擴大到臉書(Facebook) 使用者身上,讓我們能真正Face to Face

今天是我參與提問活動的處女秀,看到「Q&A with Mark」活動頁面在短短一周內就有9,937筆的留言,很緊張也很開心大家如此踴躍參與活動。現在臉書的會員人數已達13.5億人。所以,我很想知道你們每個人的感受、更想聽到你們的聲音。待會我會依照投票率高低來一一回答問題,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滿足大家的提問。這次也邀請執行長雪莉.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以及其他的團隊成員與我一同參加問答活動。

提供使用者美好閱讀體驗

現在許多企業為集結更多忠誠的消費者並增加互動頻率,都會建置粉絲專頁。但企業也跟我們反應,他們所發送的貼文對粉絲的觸擊率明顯下降,影響力衰退中,造成他們須提高廣告費用成本。當然,我必須很誠實地說,我們團隊主要是為了使用者來優化動態消息,而非為企業。我們希望提供使用者更好的內容與閱讀體驗,所以我們做的每一個決定也都是以使用者的立場為出發點,優先考量到的是他們使用的感受,例如:臉書有支援用戶方便取消追蹤其他頁面的功能。

再者,我們統計過這些企業的粉絲專頁平均每天呈現約15百則貼文,但使用者只會看到1 百則。每個人瀏覽時間有限,沒有人會看完所有的內容,動態消息機制會優先挑選最合適的貼文給他們,幫助隱藏掉一些與他們生活不太相關的資訊。這樣的回饋也告訴企業一件事,要加強內容的品質,思考什麼是這些用戶最想看到並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因此,在臉書使用者與企業兩者之間,我們會先滿足前者的需求,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將臉書打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個人化報紙。

臉書從來就不酷只在意信賴

有網友問說,我會不會擔心臉書變得比較不酷、無趣了?我想說明的是,我一直以來都沒有想把臉書經營成一個很酷的工具。

這並不是我的初衷,我自己本來就不是一個很酷的人,也不會想讓它變得越來越酷。反之,我的目標是希望臉書能夠成為大家值得信賴的「溝通平台」,無論是以何種形式來表達,都可以將世界上所有人連結起來,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想法。5年前,我們發現臉書上的內容還多以文字為主,但現在大家則分享更多的照片、影片,未來相信會進化到以影片為主要的溝通方式,這就是我所希望的經營模式。

相較於臉書吸引人或者有不有趣等因素,我比較希望它成為一個實用的平台,使用起來就像你回到家打開電燈、打開水龍頭一樣稀鬆平常,是大家每天日常生活中都會接觸到的東西。另外,世界上還有45億人口沒有網際網路,所以未來我們將會持續推動Internet.org計畫,讓這些落後地區的居民能夠隨時行動上網,促使溝通不受任何限制。

打破創業者是超人的迷思

很多網友會好奇,臉書現在擁有13.5億會員,創業過程中我遭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克服?首先,我不是很喜歡媒體總把創業成功的人當作「超人」,認為他們一個人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剛開始創業時一定會遇到很多的障礙,為了保持對創業的熱情,這當中你要清楚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且真心認為它非做不可,因為這堅決的信念同樣也會影響到跟你一起工作的夥伴,如此才能夠保有衝勁,突破種種困境,只為達到大家一致的目標,繼續向前邁進。

再者,光靠自己一個人奮鬥是絕對不夠的,你必須找到一群值得信賴的工作團隊,千萬別把自己當做萬能的超人,明確知道大家是在做相同一件事情,這也是保有熱情的方法之一。

創業過程中必須保持專注,提醒自己不要被外在因素所干擾,當然不免還是多少會被影響到,這時候我才發覺幫助我一次次度過困境的是身邊的團隊,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不須逞強地單打獨鬥。要相信眾志成城的力量,懂得和他人分享想法,找到一個認同你理念的團隊,透過多方意見的交流,找出自己的盲點加以改善,一起為理想奮鬥將是創業時很棒也很重要的經歷。

因此,對於員工培育的方面,我會鼓勵工程師多與外界交流,參與一些社群活動,持續加強自我學習的能量。我真正希望公司能成為創業者的育成場所,對於未來員工選擇離職創業時,我會為他們感到非常驕傲,這遠遠超過臉書成為科技巨擘的願景。

女力提升工作效能

一談到科技、電腦工程等領域,印象多是以男性為主,導致從事此相關行業的女性並不多,也讓女性沒有意願加入,我認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公司人力就有69%是男性,而蘋果則有70%的比例。我們必須開始正視這個問題,臉書也一直試著增加女性在科技行業的人數,我覺得要讓女性對這些電腦科學領域產生興趣,支持她們從事相關行業。當然這過程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去付出龐大的努力,並且從中去建立女性在科技領域的學習榜樣,相信這將鼓勵更多的女性願意踏入這個行業,增加團隊多元性並提升整體工作效能。

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

關於2011年所推出的Facebook Messenger,規定使用者必須另外下載應用程式才能進行通訊,結果大家一時很難接受,根本不明白為什麼不直接在臉書的頁面上使用就好,導致我們當時接收到許多負面的回饋訊息。針對這個問題,我要先承認,這樣的做法對使用者的確是個非分的要求,但我們相信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式會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原本臉書應用程式的主要功能就是動態消息,但因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在社群網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角色,臉書用戶每天都會發送超過1百億則訊息,使用頻率高,加上這些訊息都被淹沒在臉書應用程式當中,用戶須多次點擊按鍵才能啟動即時通訊功能,我們考量到如此使用起來相當不方便。所以,我認為每個程式都應該專注做好一件事,提供給使用者更成熟的體驗,充分發揮它的使用價值。所以,用戶不須登入臉書就能與友人即時交談,以改善回覆訊息的速度與通訊平台的品質,因而才會強制用戶獨立下載Messenger應用程式,可惜我們沒好好妥善處理好此過渡的情況。

專注在有意義的工作上

我對生活沒有什麼物質欲望,也不想對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去做決定,如早餐要吃什麼?今天要穿什麼衣服?諸如此類瑣碎的問題,都會讓我覺得相當耗費時間和精力,感覺一事無成。對我而言,這不會產生任何的價值。我真的非常幸運,因為每天早上起床後,所想的、做的就是為全世界10億多人服務,像是這次伊波拉病毒,我們一直致力於避免疫情蔓延的方法,希望阻止它成為下一個全球性流行病。我只想專注在有意義的工作上,思考將臉書的使用體驗服務做到更好,並且做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