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2015/2/26 「當消費者的耐心只剩下0.3秒,企業該怎麼辦?」

組織管理

當消費者的耐心只剩下0.3秒,企業該怎麼辦?

摘錄自:經理人月刊 電子報                        2015/2/26
2015-02-20 18:00 撰文 /

經理人月刊 電子報 - 20150226

毫秒(millisecond),是時間的單位,意思是千分之一秒。有多短呢?人眨一次眼,大概需要0.2-0.4秒,也就是200-400毫秒;研究顯示,消費者在網路上的耐心,只剩下300毫秒。

也就是說,你按下一個鍵、搜尋一個關鍵字、完成一筆交易、比如買一張江蕙的門票,眨個眼,售票系統就該顯示交易完成。面對愈來愈沒有耐心的消費者,企業只能加快自己的腳步,往實時企業(real-time business)邁進。

實時企業成為企業必修的課題。

什麼是實時企業呢?甲骨文企業架構師王任遠以線上交易支付平台Paypal來說明:

其一是系統的安全與穩定性。Paypal使用的是最高等級第4級(tier 4)數據中心,每年平均停機時間不到1小時,能夠進行維修活動而不造成系統中段。

其二是同時交易的量,Paypal每秒鐘可同時進行30萬筆線上交易,「甚至大於台灣證交所的交易量」;

其三是反應時間(response time),因為消費者的耐心只剩下300毫秒,Paypal將系統的反應時間降低到100毫秒。

實時(real-time)的技術也可以應用在醫院上。甲骨文技術總監黃久安舉例,心血管疾病的病患,醫生要調出他過去的病歷資料,「有時候,10分鐘就要決定要不要送進開刀房。」資料早一秒、晚一秒出現,都可能有決定性的差異。

過去醫生病人等資料的情況很普遍,那是因為技術沒辦法做到立刻回應,當技術可以做到時,「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即時的威力。」甲骨文的客戶馬偕醫院,醫生看診時間平均縮短了20分鐘。

非結構化資料成為資料的大宗

另一個特徵是龐大的資料量就像Facebook的圖片、YouTube的影片、Twitter上的留言、LINE簡訊,都屬於沒有被結構化的資料。

企業應該學習快速處理非結構化資料並將這些資料與公司內部的已有的結構化資料相結合。

黃久安舉例,芝加哥警方所採用的系統,便可以即時監控線上的非結構化資料。舉例來說,在民眾集結準備進行抗議行動時,警方便能依據網路上的線索(非結構化資料),預測民眾現在聚集的場所與交通情況等,再配合警方內部原有的警車和人力的配置(結構化資料),進行最好的人員調度,反應更為快速即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