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2015/1/10「從現在起,告別拖、慢、懶!」

主題學習 

從現在起,告別拖、慢、懶!

自律,聽起來很自苦,不過如果你換個角度想,這其實是一個先苦後甘的過程:忍住了誘惑、對抗了心魔,你所得到的,都是你長年想達成的目標。

摘錄自: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                        2015/1/6
企畫 / 文及元 採訪‧撰文 /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新的一年到來,很多人照例會自我期許,「從今年起,我要減重、學英文、開始運動、每個月看一本書……。」然而,一年復一年,每年的新年新希望還是一樣沒有實現。

為什麼你總是事與願違,想要達到的境界總是和現實落差很大?其實說穿了,原因不外乎你最常怪罪自己的那幾個──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誘惑;做事總是無法專心、三分鐘熱度,讓你日子過得拖、慢、懶。

「我必須改掉壞習慣、培養和建立好習慣,才能讓思想與行為一致。」18世紀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班哲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道出了克服「知易行難」的不二法門,答案似乎那麼簡單,但是就連他自己也是用了一生的時間去追求。

自律,聽起來很自苦,不過如果你換個角度想,這其實是一個先苦後甘的過程:忍住了誘惑、對抗了心魔,你所得到的,都是你長年達成不了的目標,想必也是你長年都渴望的事物。

向富蘭克林學自律:修練品格、每天自省

鐵匠之子的富蘭克林,10歲即因貧困而輟學,12歲在印刷廠當學徒,努力工作之餘並勤奮自學,成就斐然,人稱「美國革命之父」「發明之父」,曾發明避雷針、兩用眼鏡和路燈;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美國憲法》,也是百元美鈔上的肖像。

22歲那年,富蘭克林就覺悟到「習慣」的重要。他希望自己能隨時隨地不犯任何錯誤地生活,因此將必要或可取的行為,歸納為13項美德(13 virtues),並在每一項美德之後附上簡短的戒規,好讓自己的人格更臻完美。

而為了將這13項美德,徹底化為習慣,富蘭克林採取了一個很特別的執行方法:他不是全面地展開13項美德的修練,因為他認為這樣會分散注意力;而是「一次專注一項美德,等到該項美德做到通透,再進行下一項」,而且每天都會自省一天的所作所為,並將結果記在小冊子裡。

他甚至還為13項美德的排序,以便於先養成前面幾項,有助於之後的美德養成,分述如下:
1.節制(Temperance):飲食不過飽,喝酒不過量。
2.緘默(Silence):言談對人對己有益,避免言不及義的贅語。
3.秩序(Order):物品各歸其位,事情各按其時。
4.決心(Resolution):下定決心動手做該做的事情,一旦做了就要堅持不懈。
5.儉省(Frugality):任何一筆花費都要對人或對己有益,切忌浪費。
6.勤奮(Industry):珍惜時間,忙於有益之事,戒除一切無謂之舉。
7.誠信(Sincerity):不害人、不欺騙,思想坦蕩、公正,說話有憑有據。
8.正義(Justice):凡事絕不損人利己,並且履行應盡的義務。(Wrong none by doing injuries, or omitting the benefits that are your duty.
9.中庸(Moderation):避免走極端,忍讓解冤仇。(Avoid extremes; forbear resenting injuries so much as you think they deserve.
10.清潔(Cleanliness):身體、衣服和住所力求整齊乾淨。
11.平靜(Tranquility):不可為了瑣事、日常事或難免會有的突發狀況而心煩意亂。
12.貞潔(Chastity):除非為了健康或繁衍後代,否則應該節欲,以免損人損己的平靜與名譽。
13.謙虛(Humility):效法耶穌(Jesus)和蘇格拉底(Socrates)。

有趣的是,富蘭克林一開始列出來的美德是12項,經一位朋友好心地舉出幾個實例,提醒他能言善道、口才便給的模樣,會給人傲慢的印象,他便把「謙虛」放在最後一項,還多給自己立了一條戒規:克制一切和別人針鋒相對的言論,也禁止自己說話時流露武斷的語氣,甚至嚴格要求自己絕對不能以「確定」的口吻發表看法,而是以「不確定」的語氣表達。像是以「我的理解是、我認為、我想」取代「這是肯定的、無疑地」。

每當認為別人的主張有誤時,他也不會急於挑錯,而是在回話時說,「在某種情況下,你的見解可能是對的。但是在目前看來,我覺得情況似乎(或好像)有所不同。」他也認為,驕傲是性情中最難控制的,「哪怕是我自以為已經徹底戰勝了驕傲,我也許又為自己的謙卑而居功自傲了。」

他在《富蘭克林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中寫道,「讓我的子孫後代得知,他們的這位先輩(富蘭克林)一生福氣綿延,除了上天的恩寵,靠的就是這點小小的本領(指他將13項美德化為習慣)。」

富蘭克林將健康歸功於「節制」這項美德;能夠學有專精與成功致富是因為「勤奮」與「儉省」;而受美國委任成為革命領導者的光榮則是得益於「誠信」與「正義」;這13項美德的交互影響,更讓他可以心情平和、談笑風生,擁有好人緣。1790年,富蘭克林的喪禮上,送葬民眾多達兩萬多人。

耐心克服挑戰、延遲享樂,是生命中的寶貴資產

暢銷書《我,跟自己拚了》作者、挪威著名的心智訓練師艾瑞克.伯特蘭.拉森(Erik Bertrand Larssen)指出,能在10年內持續保持專注的職業運動選手,將在生涯中取得爆炸性的突破,因為一旦挺過初期的辛苦與挑戰,日後就能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不過,在到達顛峰之前,卻是長期的艱苦奮戰,許多人往往在此之前就棄械投降了。反之,正因為競爭者無法保持同樣的專注力、持續力與意志力,獨特的專業技能就此歸你所有。「我咆哮著、呻吟著、嘀咕著、詛咒著。痛苦,不就證明我還存在嗎?痛苦是短暫的,繼續勇往直前吧!」拉森分析,持續與專注是先決條件,即使一開始必須花上幾天才能做好一項工作,持之以恆終將獲得回報,「延遲享樂與進行長遠思考的意志力,在生命所有環節中,都是極其寶貴的資產。」

拉森對於職業運動員的觀察,也適用於一般工作者。他建議,當自己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感到痛苦時,不妨對痛苦保持好奇心,自問:「如果我現在繼續前進,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一路繼續前進,直入痛苦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挑戰不僅無法致人於死地,還能使人更加堅強。身在痛苦中,不但能為迎接勝利到來的絕妙感覺,預留了必要的空間,也能避免眼前誘惑造成半途而廢。

「世界上,唯一能完全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意志力,想要擊退拖、慢、懶,就從現在開始行動。」拉森表示。

邁向自律的3大關鍵:專注力、意志力、持續力

你覺得有些人比較容易成功嗎?其實,很少人一開始就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成功,憑藉的完全是自律。專注力、意志力、持續力,則是邁向自律的3大關鍵。

1.以專注力活在此時此刻
《分心不上癮》一書指出,心理學家米哈伊.齊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以「心流」(Flow)一詞,形容當人們高度專注於一件事物時,身心全然融入當下的狀態,像是專心騎車或開車時,那輛車似乎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他表示:「高度的專注力能讓我們不再有多餘的心思顧及與眼前無關的事物,如此一來,人們願意為了眼前的事物而全然投入,就算遇到危險或困難也照做不誤,因為人們從中獲得莫大的滿足。」

全球著名的「正念減壓」(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認為,想要專注,第一步必須先覺察到「自己正在分心」。而「正念」(Mindfulness)有助於我們將思緒拉回到手上原本進行的工作。「正念是一種實際的方式,全心全意(heartfulness)、不帶批判地體察當下」,他說明。

2.善用有限的意志力達成目標
如果你列出一長串新年新希望,不妨想想看你的意志力是否夠強。《增強你的意志力》一書指出,由於意志力是有限的,用了一次就消耗掉一部分。而且,當你做不同的事情仰賴的意志力,其實是來自於「同一個帳戶」,像是早上出門遇到塞車、辦公室裡處理忙碌的工作、回到家裡面對哭鬧的小孩與失智的長輩,期間用到的都是來自於「同一個帳戶」的意志力。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但可透過設定務實的目標、監控進度等練習增強意志力。因此,設定一個新年目標就夠,不僅比較能夠達成,也有助於建立自信心。

3.持續力幫助你告別「三分鐘熱度」
擔任近千家企業擔任顧問、暢銷書作家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指出,人們的智力、天賦其實差異不會太大,到頭來成就落差很大的關鍵,就在於持續力。一般人無法持續的問題通常出在「三分鐘熱度」,唯有捫心自問「我有多渴望達成目標」,才能從內心深掘出源源不斷的行動能量,讓自己堅持下去。崔西在《征服自己》一書中指出,成功的關鍵就在自己,別對自己手下留情,才能對抗各種藉口,持之以恆達成設定的目標。

新的一年,不妨善用專注力、意志力、持續力,透過練習成為自我管理的高手,進而改頭換面、達成目標,做更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51月號《經理人月刊》「自我管理3堂課」,全國7-11、誠品等各大書店熱賣中。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第1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