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們,保護騎士吧!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1/13
2015/01/12
作者:
蔡淇華
騎士的精魂,在今日繁忙的街口似乎迷路了,祂離散在歷史更迭的灘頭......
2002年八月,報載中市一名商專女騎士,為閃避並排停車,遭公車輾斃,於是我拿著報紙,問身旁的學生:「我們能做些甚麼?」隔天我們印了2000份「並排停車,可恥」的傳單,分組上街頭,夾在並排停車的雨刷上,有些商家和汽車駕駛會對學生怒目相斥,但學生只是笑笑,回答:「為了騎士。」
我們知道,西方也有騎士,但和我們不一樣。
「騎士」本是一種貴族的象徵,但來自於此階層的優越感,卻形塑成歐洲人民崇高的氣度風範。例如騎士宣言的第一條是:「我會善待弱者。」
是的,真正的強者要善待弱者,就像1912年4月14日那天。
那個冰山環伺的夜晚,鐵達尼號快沉了,當時世界首富,亞斯特四世,和世界第二巨富,美國梅西百貨公司創始人古根海姆,都拒絕上救生艇;億萬富翁阿斯德一樣回答:「我絕不會在別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
他們都富可敵國,身上卻仍流淌著,百年前祖先策馬執戟,扶貧濟弱的騎士血液,他們那晚都用生命實踐了比生命更尊貴的騎士精神。事實上,到今天,西方的騎士還活著,活在一個手無寸鐵的女性身上。
2014年12月,澳洲雪梨人質挾持案中,卅八歲女律師卡翠娜,在歹徒濫射前,以肉身撲向懷孕的同事,檔下了灼熱的子彈。卡翠娜的丈夫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父親亦是富豪,在物質上,她已是世間權貴,但為何那石光電火的當下,卡翠娜只想到同事腹中的生命,卻忘了,自己也是生命,自己也有子女,三個,都還不到十歲。
卡翠娜死了,騎士精神,卻活了,活下去,去召喚更多的騎士。
我族兩千年前亦有士,他們一樣可以靠知識技能,輕易擠身權貴,但精神上,他們一樣以蒼生為念,一樣世代傳承,願捨身而就義,他們是我族文化上的貴族。但士的精魂在今日繁忙的街口似乎迷路了,祂離散在歷史更迭的灘頭。
今日「自認」貴族者,胯下無鞍,但有鐵皮鋼骨的四輪座駕,在店招酒肆前,就停在今日騎士僅有的窄仄車道上。最後,雙輪的騎士們必須在快車道閃躲競速。
但臺灣近3年,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均超過1,100人,而最多的族群是20-29歲,還買不起汽車的「騎士」。或許今日生活較尊貴的房車階級,可以反思西方「騎士」與我族固有的「儒士」精神,體悟到真正的貴族永遠願意為弱勢多做一點,或許今日不用犧牲生命,只要將車停遠一點,就可以給機車騎士多一份保障。
在沒有貴族的年代,我仍期待真正行為上的貴族,他們願意多走幾步路,不並排停車,活出「騎士精神」。
所以,大家說,好不好?從今天起,讓騎士保護騎士吧!
(本文轉載自【2015/01/10聯合報】,歡迎加入蔡淇華老師face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