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軍:不被恥笑的夢想就不是夢想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1/14
2015-01-13
Web only 作者:馬岳琳
雷軍直言,台灣經濟水平、人均收入都遠高過大陸,台灣的關鍵問題是,怎麼恢復市場的信心,如何讓年輕人看到榜樣的力量、看到成功的力量、看到夢想的力量。
中國網路界頻向台灣人才招手,緊接在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之後,小米創辦人、獵豹移動董事長雷軍也來台出席兩岸移動互聯網年會。他對著台下七、八百位年輕聽眾講述自己的勇於作夢,用「不被恥笑的夢想就不是夢想」一席話,激勵台灣年輕人。
雷軍認為,台灣人才在「行動網路」與「智能家居」兩個未來趨勢上,一定有機會大展身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台灣的創業節奏與氛圍,應該再熱一點、快一點。
以下是雷軍演講全文:
作為創業者來說,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心態,我一直覺得我是年輕的創業者,能夠有機會來這裡跟台灣的年輕人一起討論創業,是難得機會。
談到年輕,談到創業,最重要的關鍵字就是「夢想」,夢想是最能給每個人激勵的詞彙,我自己也是深深被夢想所激勵。
雷軍的夢想:打敗蘋果變老大
兩個月前我參加在烏鎮舉行的世界計算機大會,參加了一個對話節目。台上有七、八位嘉賓,其中有馬雲,也有蘋果的高級副總裁Bruce Sewell。主持人問我,小米今天的夢想是甚麼?我就直接講了我的夢想:「我希望小米在5~10年時間,能夠在智能手機市場(智慧型手機)成為世界的老大。」
我覺得我想像這個夢想,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因為作為一個年輕創業者,就應該有這樣的夢想,不管我們能不能做得到,至少我們應該也要去想一下吧?
這個主持人馬上就問台上這位蘋果高級副總裁:你怎麼看?他也很厲害,回我:「it's easy to say, hard to
do.」我在台上,臉一下唰地就紅了,哎,但我覺得,不被恥笑的夢想,就不算夢想!
毫無疑問,我說小米5~10年的目標是世界第一,就被人恥笑了。可是這時主持人又馬上問我:「你怎麼看?」哈,我能怎麼看呢?反正在那一瞬間,我真的不知該說什麼。可是我又不能不禮貌,我又必須度過這個尷尬的時刻。我看到了坐在中間的馬雲,想起了他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講起的、極其勵志的一段話。
他說,像他這樣的人,如果能成功的話,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都能夠成功。因為像他這樣的人,高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去做保安人家都不要。所以夢想還是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所以在蘋果高級副總裁講了「it's easy to say, hard to do」後,我就回答:「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不被恥笑的夢想,就不算夢想!
談到夢想,大家可能覺得未來小米在未來5~10年成為世界的老大,有可能是吹牛。但我們反過來想一個問題,小米到今天創立多久?不到5年的時間,小米手機上市至今,才3年零3個月的時間,我們再回想一下,僅僅3年多的時間,小米已經是中國市場的老大,嚴格來講,只用了兩年半,在去年第三個季度甚至成為世界的第三。
如果回到3年前,我說我要成為中國的老大,可能大家也會一樣恥笑。是什麼動力,促使我們創辦小米?促使我們飛速成長呢?
這因緣其實滿簡單,就是我上大學一年級時,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書,叫《矽谷之火》,講70年代末、80年代初像賈伯斯這樣的矽谷創業英雄的故事。看完這本書後,我激動地幾個晚上沒睡好,在武漢大學操場上走了一圈又一圈,我就立志要成為偉大的人。那時年輕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啊,在那個時間點,我就確定了人生的目標,希望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希望能成就自我。
就在這樣夢想的感召下,我很早就開始創業。我創立的第一家公司就是金山軟件,後來辦了卓越網。在金山IPO之後,我就相當於退休了,37歲,之後做了幾年的天使投資,主要是幫助年輕人創業。
40歲重新創業,因為不想忘記小時候的夢想
到了40歲,有一天晚上在夢中驚醒,就像明天要參加考試一樣,那場景就是:我還記不記得我小時候的夢想?我還願不願意為這樣的夢想去努力?我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嗎?其實我從夢中醒來後,就下定決心,再去試一次。那是2010年,我就決定再次創辦小米。
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在80年代後期時,我就想要辦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但當時沒有這個條件。到2010年時,我還是想要辦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懷抱著這樣的夢想,我們辦了小米,但這個夢想,不只今天沒有人信,4年前的當時更沒有人信。但是我們源著這樣的目標,創辦了小米。
為了開一家世界級的公司,我們在世界找最優秀的人來組合,8個人中有5個是從美國工作回去創辦小米的,5個海歸,3個中關村創業者,平均年齡40多歲。40多歲在台灣是年輕人,在大陸就是老同志了。幾乎沒有人覺得40幾歲還創業?我那時最大壓力是,萬一弄砸了別人會怎麼看?會說:老同志不服老啊,還要去創業?包括像傅盛(獵豹創辦人)這樣的小朋友怎麼看?他們可能會說:你看雷軍老吹牛,自己幹也不怎麼樣嘛!
40歲在大陸是老同志
我壓力是很大的,但當時激勵我自己的,還是夢想。人生還是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管結果怎麼樣,如果試都不敢試,那人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不管是在台灣、大陸還是天涯海角,「追尋夢想」永遠都是最勵志的話題。
我希望年輕人、創業者,不管你的夢想有多麼離譜,或有多少人嘲笑你,你都該堅持目標,永不停息的去追尋,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那麼,小米的夢想為何在今天取得不錯的成績?在小米的故事裡有許多天時地利人和,我就不展開了,台灣雜誌報導挺多的。
建議一:移動互聯網是全球市場,只要你有本事寫個小遊戲、小app,你就是全球市場
我想給年輕人建議幾個方向:
第一個是移動互聯網(行動網路),許多台灣朋友抱怨說台灣市場太小沒機會,但我說移動互聯網是全球市場,只要你有本事寫個小遊戲、小app,你就是全球市場。今天大陸的年輕人,就是這樣走向世界的。
兩年前傅盛跟我說,獵豹最好的產品是清理大師(clean master),當時兩年前只有三、四個小朋友在寫這個工具,一天只有兩萬個活躍用戶,一個月不超過10萬人在用,這是一個很小的應用。到了2013年6月,有了1千萬的活躍用戶,接著我們在全球市場大幅推廣,到現在一個月有3.4億活躍用戶。從小一點點延展起來,成為很大的應用。
在台灣不要抱怨台灣本地市場小,因為在移動互聯網的今天,你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
在今天有不少的新創公司,都是這樣在全球擴張的。台灣的年輕人比中國年輕人有經驗、國際化程度高,有這麼多優勢,可以怎麼把優勢發揮到極致呢?我跟蕭萬長先生說,我們應該在台灣鼓勵有更多天使投資者、風險投資家。我覺得初期支持的資金,顯得尤為重要。整個台灣經濟水平、人均收入都遠高過大陸,關鍵問題是,怎麼恢復市場的信心,如何讓年輕人看到榜樣的力量、看到成功的力量、看到夢想的力量,這點台灣和大陸是完全不一樣的。
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傅盛的成功,都激勵了無數的大陸創業者,台灣需要呼喚這樣的成功者,來帶動整個市場的力量。在移動互聯網大浪潮下,台灣年輕人不應該缺席。
建議二:智能家居方向,是台灣未來五年最重要的方向
第二個方向,是過去一年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智能家居」。是從去年此時,google用32億美金收購Nest開始,話題在全球持續加溫,所有人都在討論智能家居。
小米怎麼看智能家居?小米的戰略是以手機為中心,連結所有智能設備。所有連接、存儲,都在手機上,智能家居對小米是至為關鍵的一戰,未來3年、5年、10年,每個人的個人設備、工作設備和家庭設備,會全部智能化,而且全部能連結到手機與雲端,這一步的機會已經開始了。
大陸已有許多新創公司進入了智能領域,其實在這個領域,台灣有非常大的優勢,因為台灣有極及其深厚的工業基礎,有非常多軟、硬件工程師,我認為這是台灣創業最核心的方向。關鍵問題是,如何把互聯網融進來?如何做軟硬件的連接?
我舉一個小例子,去年小米投資了一家新創公司,是做(智慧)手環的。手環美國已經做很多了,為什麼我們要做手環?手環的痛點在於用不了多久就是要充電,我就問他們,能不能做一個可以用90天才需要充電的手環?後來做了幾個月,做到60天,國外同樣的手環差不多5~7天要充電。我們做的手環,甚至可以用手機作為密碼解鎖,這東西顯得精緻而便宜,79元人民幣,短短幾個月在中國銷售就突破100萬支,在未來短時間內極有可能突破1千萬支。去年11月份,這家公司估值3億美金,有幾家世界級創投投了3千5百萬美金。
這就是中國創業的速度,和大家如何看待問題。
這類項目,在台灣應該能找到很多團隊能做。為什麼估值能有3億美金呢?因為大家認為他可能成為世界級手環公司,後面可以連結很多服務,這種案例在大陸數不勝數。
我認為,智能家居方向,是台灣未來五年最重要的方向,但講實話,我還沒看到很多台灣創業公司在做這個領域。如果大家願意做這樣的方向,小米非常願意與大家合作。
這又回到小米的合作策略,小米極其專注,小米自己只做五個產品:手機、平板、電視、機頂盒、路由器。其他都是合作夥伴做的,像手環、空氣淨化器等,也是合作夥伴做的,如果大家有好的產品好的創意,小米很願意與大家合作。
總結一下,未來5~10年,特別適合台灣年輕人的方向,一是移動互聯網,成功案例就是獵豹移動。核心業務就三、四個人做的,做不到一年半時間,就到美國上市,今天市值約25億美金左右,這事台灣年輕人絕對可以幹。
第二個特別有價值的方向是智能設備,也叫智能家居、智能家庭,但最最重要的是,以手機為中心,連結所有設備,促使所有設備智能化。這也是小米今天努力的大方向。
大家動作一定要快,在互聯網創業的今天,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覺得速度一定要快。我們很喜歡台灣,是因為台灣的節奏感和氛圍,但有時一想,這氛圍好像顯得太悠閒,雖然我們很喜歡,但對創業來說,節奏有點慢。希望台灣創業能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樣熱火朝天的,這才是創業的氛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