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六年級生,3285天只做2件事,為了讓大家看見!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7/15
2014/07/13
作者: 17support
17support編按:一位修讀醫務管理系的六年級生,不曾在外工作就直接創業,九年來,所有事都發生在南投竹山,所有時間他也只專心做好兩件事;第一個,修葺了「天空的院子」這個百年古厝,再者,兩年半前它變成了一間公司,從山上移到竹山鎮上,開始另一個關於「小鎮文創」的故事。現在,讓天空的院子/小鎮文創負責人何培鈞告訴你這3285個日子裡,要專心做好兩件事究竟需要多少堅持、懵智、與力氣!(分享人:小鎮文創/天空的院子-何培鈞負責人)
大二時買了單眼相機,那時有個很有名的景點叫太極峽谷,很漂亮,於是我從台南騎到竹山山上時,發現了這個百年古厝,看到這房子的第一眼,心裡想的是,「為何像日本等國家在進步同時,傳統文化也保存的很好,反觀台灣,這些鄉鎮的在地文化卻慢慢被人遺忘」。後來,太極峽谷也沒去成,就在九百公尺的高山上,為這座巨大的建築物拍了一下午的照片。
↑天空的院子前身,荒廢的老古厝 |
私立大學的醫管系學生幾乎都會繼續升學,而我是少數拒絕報考者。當時,老師問我有何打算時,我拿出照片說,「我想到山上把這個房子的文化給找回來。」當時這個地方住不到十戶人家,而且一個景點都沒有。他又問:
「文化保存完之後,你要用什麼媒介去經營這個文化?」
我覺得他在問我一件事,老師告訴我,「在進入社會前,你要先找到人生最想做的事,這件事是你最在乎的,放下身段、打破界線,什麼東西都可以,就是為了要成全那個媒介。」要想保存這個房子的文化,那媒介是什麼?餐廳、獨立書店、咖啡館…好像什麼都可以,可是這些可能都不是最適合,後來我選了「民宿」,因為它是所有媒介裡足以讓旅客停留時間最長的方式;吃一頓飯、喝一杯咖啡的時間,似乎都還來不及聽聽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為什麼這麼在乎這件事情。
在確定了用民宿當媒介後,我開始過著跨系、跨校、和別人很不一樣的學校生活,不斷學習到畢業、當兵,然後直接創業。為了籌措修繕「天空的院子」經費,甚至寫了人生的第一個貸款創業計劃書,跑了十六家銀行後,才有銀行經理場勘後勉強貸款成功,前後甚至跟銀行借了1500多萬的高額負債。再來是人手,我慫恿了一心夢想當建築師卻成了醫生的表哥,與我合作重新粉刷老房子的一磚一瓦,就這樣兩個大男人、兩個睡袋、一台notebook、一個數位相機,我們就住在這個廢墟裡了。(編按:房子、老房子,都有年輕人開始注入活水,就像是「Artqpie佔空間:老房子沒有想像中勇敢,但經驗足以讓你勇敢」在台中做的事也是一樣)
↑運用新舊融合創意,讓天空的院子同時保有古代靈魂與現代前衛 |
表哥教會我修房子的第一件事,你必須跟這個房子一起呼吸。早中晚的光線變化、風吹的方向、空間的運用…必須慢慢體會,整整一年時間我們都跟著它呼吸,並把整個修葺過程拍成了紀錄片。可以確定一點的是,沒有建築師、自己畫圖、自己挑磚頭、一起施工,那一年創業真的非常非常痛苦、也非常辛苦。
開始營運後,第一個月只做八仟多塊,貸款卻得繳六萬多,面臨終止營業、法拍清算負債等現實,說實話,心理壓力很大。腦海中也有各種失敗的想像,結果想完後我又會想,「為什麼我們遇到問題時,就只想負面的事呢?」,如果只有負面,有再多好的機會在面前,你都是無法把握的那個人。
「如果是好的,我要怎麼樣繼續下去?」
我開始白天跑業務,晚上做網路行銷。盤算每月的成本後,一個月起碼要跑過120個單位,斗六、草屯、竹山、南投…只要有公司員工規模超過20以上,每天寫信、打電話、親自拜訪;晚上回到民宿,除了利用社群留言,在台大bbs申請帳號做口碑行銷,到處留言,還寫信給全台灣省各地的文化局局長,每封信都用原子筆將我們在乎的事很真誠地寫下,甚至把整修的紀錄片燒成光碟一併寄出。
結果,南投文化局局長看見了,又驚又喜,當時,他包下整棟天空的院子,招待剛好來台巡迴表演的音樂家馬修雷恩及唱片團隊。後來大家透過放映的紀錄片看見這座房子的歷史故事時都難以置信,馬修雷恩當下還即興了一場音樂會祝福天空的院子,第一次覺得原來經營民宿可以那麼快樂。
一人創業就是這樣,有客人來時累得個狗一樣、壓力也大,沒人來時又擔心倒閉,那時候的心情常常在極端間擺盪。直到馬修雷恩提出以天空的院子為出發,做一張音樂叢林專輯,這張專輯還很幸運地入圍了那一年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加上媒體效應,很快民宿開始有收入,也發展起來了。
有地方讓人家住後,下一步應該還要讓這個社區有地方讓人家吃、讓人家玩!
竹山其實沒有景點,連當地居民都不到十戶,第四年時,我花了十二萬多的預算;利用閒置的製茶工廠改造成餐廳、整修從日據時代當地人上學必走的一條便道、甚至舉辦帶著便當去旅行…讓遊客到社區吃飯、體驗以前的便道…等在地行程。至於「便當」,完全結合竹山鎮上的行業製造而成,我一直堅持一件事:竹山有什麼,我們就用什麼;外層花布,向鎮上車了五十幾年棉被店的劉奶奶購買;便當盒部分,則找當地小型家庭式的竹工廠,利用竹子窗簾裁切後的剩餘材料製成;便當內,底層鋪上食物用紙,再加上當地食材。於是,花布、竹子、與食材,一個便當代表了竹山鎮三個特色行業,也代表這裏很重要的在地精神!
我們用「吃便當」告訴遊客一件事;你所付的費用會成為支持三個家庭、三個行業、三種文化繼續下去的力量,讓便道、共有設施有經費維修,也讓自己從一個觀光客有機會變成一位社會的實踐家。
前四年,我們在這個社區沒有蓋任何新建築,只是慢慢地把別人棄置的三合院、工廠、四十幾年不走的路…,用觀光的收入一個個把這些場域找回來。直到去年,竹山約接待了九萬多個遊客,可是,這個社區整整等了七年,才有一個當地居民終於回鄉整修自己的祖厝、試著找回自己的文化!原來,最貴的不是錢,而是要讓一個人的觀念改變必須等待七年…。
我們發現,在遊客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這個鎮上它仍然完全不樂觀,觀光人口一直在增加,當地人卻一直在減少,
因為這些經濟並沒有辦法隨機進到竹山來,它是集中地跑到如妖怪村、指南宮等觀光景點,惡性循環下,這個鎮上恐怕只剩老人跟小孩。除了民宿,兩年半前,我在鎮上成立了「小鎮文創」,這兩年小鎮文創做了一些事,讓竹山大概有一些不一樣的變化;首先,我們租下竹山市中心的第一個空間(1~4樓透天厝),用「以工換宿」概念,讓年輕人用自己的專長、興趣交換住宿,不一定貢獻勞力,只要以竹山為出發,也許是完成當地生產的產品、設計當地的服務…。
至今換宿了近千位青年,來自新加坡、香港、中國…都有;有攝影師為竹山拍了300多張老文化、老人、老故事的照片、有建築系師生以竹山公部門閒置的空間設計出建築模型,提供討論、還有些人做了一個名為資源盤點的調查,將竹山喜歡聊天的老闆分佈所在標記下來…。對待落沒鄉鎮最好的方式,就是開放、開放、再開放,這個地方會有很多重新定義的機會,同時也有很多元觀點。
當開放了很多外面觀念進來後,接著,必須轉化讓當地居民了解
竹山鎮上有一個特色,晚上七點後,你在街上走路,即使用機關槍掃射,也打不到半個人,晚上就像一座死城。小鎮文創決定以運動凝聚鄉鎮,於是結合當地廟口文化與路跑創意,每個禮拜推廣健康的運動,從馬拉松開始,漸漸地,竹山有了新型態的夜生活。
↑小鎮文創用運動凝聚鄉鎮,每個禮拜三、六晚上除了路跑運動,更在廟口搭起布幕、音響,帶動竹山居民彼此互動、交流。 |
去年開始,小鎮文創甚至蓋了第一間教室,每月一次開辦地方青年論壇,邀請當地素人講者,分享自己真實改編的社造案例以及公共議題討論;原本在外打拼的遊子毅然辭去工作,返鄉與爸爸一起在竹山將茶園轉作有機、一位竹山高中的體育老師,發現當地有很多中輟生,於是他辭去教師,訓練這些學生體能帶著他們扛三太子攀喜瑪拉雅山、一位同為竹山人的公視導演,看見小鎮為社區的努力,他也回來故鄉,寫了有關當地歷史的腳本,要拍出屬於竹山人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個個真實事件都是刺激鄉鎮改變的奇蹟。
台灣所有落沒鄉鎮主要原因,不外乎它沒有在地經濟、也沒有年輕人的創造力。
最大問題在於,年輕人畢業後,制度把我們變成研究所、高普考、送到大都市投履歷,並不是說大都市不好,而是台灣的年輕人不太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那我們的未來到底在哪裡?我認為是要專心在當下。
每個人都該想想你我他與社會之間的關連性;我為何來到這個社會、這個地方、踏在這塊土地?這個社會是不是需要一點改變?知識是要實踐才會有力量,以這樣的方式思考,或許你會找到一個非常想要投入的理由,並發現人生可以是非常、非常主動!
(本文轉載自 17support 網站,歡迎加入facebook)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