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2015/1/24 「好人才為什麼選擇 Google?」

新刊掃描

好人才為什麼選擇 Google

摘錄自:大師輕鬆讀電子報                        2015/1/23

做決定是所有企業及其領導者的基本活動。你如何下決定然後執行,至為重要。智慧創做者期待自己會是健全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智慧創做者思考與行動的方式,一般傾向於事業主的角度,並非只是員工或甚至他們自己部門主管的角度。因此他們對決策會很有意見。此外他們也通常會有一些有用的洞見,所以讓他們近距離參與決策過程,永遠很重要。你要鼓勵智慧創做者提出他們的想法與點子。

共識決策一般會有 3 個重要元素:

1 一起來──
邀請所有相關人士參與決策。 你明白表示只要有足以佐證的資料,大家可以不同意你。

2 合作──
每一個人的目標,都必須是為了得出對團體來說最好的決定,而不是證明自己是對的。同樣的,共同的決策結果必須促進組織目標,而不是個人目的。

3 平等 ──
唯才是論,最好的點子會勝出,不論提案人是誰。心態必須是數據就是數據,非關個人。

以上元素發揮作用的一個好例子是 Google 決定是否要進入中國市場。2004 年年中時,儘管公司得遵守中國政府的審查規定,Google 在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主要經濟體成立辦公室。流量與營收穩定成長數年,然而接下來 Google 2009 12 月遭受駭客攻擊。Google 立刻發現駭客手法純熟、來自中國內部,而且試圖取得人權積極分子與政治異議者的個人資料。

Google 的資深經營團隊──特別是史密特、 謝爾蓋.布林與佩吉──數度會面,討論中國駭客攻擊事件。2010 1 月決定 Google 的中國網站(Google.cn)將停止配合政府的審查政策──那意味著 Google 的中國營運會立刻失去流量以及來自搜尋的營收機會。結果如此,但 Google 甘之如飴。

決策大多是在開會的時候,團隊一起決定。 為了讓 Google 的會議更有效率,公司在過去幾年替那類會議定出一系列規定:

1 每一場會議都應該有 1 個最終決策者 ──
願意為結果扛起責任、負責前進的人。如果有 2 個以上位階相同的人開會,最後大概得妥協。困難的決定需要有 1 個擔責任的人。

2 決策者必須實際參與 ──
他或她應該設定目標排程,追蹤每一個人的進度,確保有人執行任務。

3 沒事別開會 ──
沒有任何事會比要人們開漫無目的的會議還糟。如果沒什麼重要的事要討論或決定,就不要開會。

4 會議必須是可以掌控的 ──
最多不超過 8 10 人,讓在場所有人都能自在說出意見。

5 參加會議不是個人重不重要的象徵 ──
因此如果顯然不需要你,就別去開了。會議幾乎永遠是愈少愈好。

6 好的會議準時開始,準時結束 ──
而且讓與會者有時間休息,去吃午餐什麼的。注意:開會時間要配合不同時區的人,要尊重大家。

7 開會時要好好開會 ──
關掉你的手機,不要用筆電做別的事,開會要專心。一心多用永遠行不通,要專注於會議內容。

比爾.蓋茲曾給過建議,好公司的主管會將 8 成的時間,用在占公司 8 成營收的事情上。 這對智慧創做者其實也是個好建議。與其讓自己陷入公司的瞎忙,你必須簡化現有的決策流程。這樣一來,你最優秀的人才會把大部分的時間,用於想出創造附加價值、讓顧客驚豔的方法,而不是坐在無聊乏味的會議中。一定要讓你正在嶄露頭角的超級巨星有機會發光。

【以上內容摘自最新出版的《大師輕鬆讀》NO.575 這就是Goog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