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登台 平價時尚再掀戰火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2/13
2015-02-04 天下雜誌 566期 作者:謝明玲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提供 |
H&M今日(13日)正式在台開幕,落後優衣庫、Zara至少四年佈局。無論平價時尚品牌熱戰,最終誰勝誰負,消費者要守住荷包,恐怕得更用心。
H&M終於來了!
這個瑞典出身、全球第二大平價時裝集團,在消費者殷殷盼望中,以佔地三層樓、超過兩千九百平方公尺的氣勢正式登台,落腳甫開幕的微風松高店。
台灣的國際平價時尚品牌戰局早已如火如荼。
五年前就來台、日系的優衣庫(Uniqlo),已經展店五十一家、佈局離島外北中南東所有縣市;四年前,全球快時尚第一大品牌、西班牙印地紡(Inditex)集團下的Zara加入,目前全台展店七家;再加上去年來台的美式品牌Gap,前四大平價時尚品牌全數到位。
後發的H&M,將如何攻城掠地?
H&M以「最佳價格,帶來時尚與品質」為口號。台灣目前喊出的定價,流蘇洋裝定價台幣三九九元、平紋上衣三四九元、連帽外套五九九元。
為什麼能把價格壓低?它的經營祕訣在於:講究「營運輕盈」。
H&M在全球找尋最佳價格的原料,並且大量採購;和Zara以自家工廠與外包雙線生產不同,H&M將製造全部外包,和全球九百多位供應商密切合作。供應商以高效物流直接送進H&M各銷售市場的物流中心,免去中間商,保持價格競爭力。
厲害的是,H&M還講究「設計速度」,盡可能縮短時尚與零售市場的距離。
一月底,H&M的網站已開始廣告春裝。前《紐約時報》時尚記者威爾森在二○一三年參加過H&M的巴黎時裝週走秀後寫道:「事實上,(H&M)有些衣服就像我們在這個時裝週上才看得到的服裝。」
為了跟上時尚,H&M在斯德哥爾摩總部雇有一百六十名設計師和一百位打版師,隨時搜尋靈感,快速轉化為商品。
名人穿上身 牽動全球目光
更特別的,是H&M的行銷策略。和Zara幾乎不做廣告、不標榜名牌設計師不同,H&M總以奇招,大膽吸引消費者眼球。
不只是起用代言人,○四年,他們開始與大設計師品牌合作,從Fendi時尚總監拉格斐開始,接下來還有Jimmy Choo、浪凡、凡賽斯等,一次次創造話題。
去年底,他們和擅長紐約街頭風的華裔設計師王大仁(Alexander Wang)合作,找來嘻哈歌手蕾哈娜在紐約時裝週現身,再找超模拍攝廣告、最後在紐約發表走秀,引來粉絲開賣前漏夜排隊。
H&M也懂得善用名人加持,創造話題。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一二年開始和足球明星貝克漢聯名推出的男性內衣,不但廣告吸睛,當季就刺激相關銷售成長三成。
另一個案例,是在前年,好萊塢女演員海倫.杭特(Helen Hunt)身著H&M深藍色長禮服走上奧斯卡紅毯,引起話題。因為這裡通常是高級訂製服品牌如迪奧的天下。
在亞洲,韓國歌手IU和近日因韓劇《未生》走紅的演員姜素拉,去年也分別在年度音樂頒獎典禮上,穿上H&M售價僅千元台幣的印花洋裝和藍色蕾絲洋裝。就在她們走完紅毯,亞洲各地粉絲上網搶購,讓兩款洋裝銷售量一路狂飆。
後攻亞洲 營收逆勢開紅盤
這個六十八歲的品牌在這幾年,更顯現不同以往的旺盛擴張意圖。早年H&M都只在歐洲展店,二○○○年,也是公司成立五十三年後,才攻入美洲,進駐紐約第五大道。但同是歐洲品牌的Zara,則在H&M進駐紐約的十一年前、品牌開始的第二十六年,就進駐紐約。
而這幾年戰局火熱的亞洲,H&M是直到○七年,才以香港、上海為首站,印地紡卻早在一九九八年就進入日本、○四年進入香港。
這幾年,H&M集團加快速度,加快進入新市場,並喊出每年店數要成長一○到一五%。
一月二十八日,H&M公布全年財報,二○一四年,全集團所有品牌開出了三百七十九家店,平均一天開出超過一家店,其中八成五是主要品牌H&M。速度和競爭對手印地紡不相上下,他們在一三年,全品牌開了三百三十一家店。
目前,H&M集團佈局的五十五個市場中,有三十五個是過去十年新展開的。預計今年還要新增台灣在內的五個市場、多開四百家店、並在九個新市場佈局網路購物。
快速展店外,他們更廣開產品戰線。除了去年成立的H&M Sport、三十九歲、接掌家族企業五年的H&M集團執行長培爾松(Karl-Johan Persson)還宣布,今年秋天將獨立旗下化妝品等產品,成立「H&M Beauty」。
擴張的雄心,帶動H&M集團去年整體營收成長一八%,是四年來最高的成長率。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成長強勁。
帶著旺盛企圖心、大膽手法,H&M將牽動台灣時尚戰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