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語
迎接人生新身份 心態重新Re-set
畢業踏出校門,除了身份轉變之外,更要趕緊換腦袋,從「學生腦」轉為「社會腦」,學習職場的思維模式,才能減少跌跌撞撞的時間。
換腦筋!從學生腦到社會腦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5/7
撰文◎羅梅英
勤業眾信人資長 郭俐雯:
新人如果不懂也不問,工作會被卡住;
不懂裝懂更糟,主管要幫你收拾爛攤子。
|
《入社第一年的50堂課》作者岩瀨大輔說,「面對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公司一開始所考量的,並不是他們究竟有多優秀,而是『他到底能不能做好社會人的本分?』」
從踏出校門那一刻起,除了身份轉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換腦袋、調整思維模式,從「學生腦」轉為「社會腦」,才能適應職場的生態。
學生腦>工作好無聊,每天做一樣的事
社會腦>基本訓練扎實,蹲低才能跳遠
許多新人抱怨工作單調無聊、永遠一成不變,岩瀨大輔指出,「這世上絕對沒有什麼無聊的工作。即使是單調的工作,也有許多方法讓它變得有趣。」
以會議記錄為例,岩瀨大輔會把「問題點」、「改善方案」寫在會議記錄裡,再加上他認為有附加價值的事項,如提問要點、建議事項等,就不會覺得做會議記錄很無聊了。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人資長郭俐雯觀察,現在年輕人學習心態速成,希望做的都是含金量高的工作,學會了就走人。不像她還是職場菜鳥的時候,抱著學徒的心態,前輩、師父交待的事情,不管是影印或校稿,就算再瑣碎無趣,她都會本本分分做到好,「基本功要扎好,蹲低才能跳遠。」
岩瀨大輔提到,「真正的天才,比任何人都注重基本訓練。就像大前研一年輕時經常留在公司,一字不漏地詳讀公司過去所有的企劃案。」看似枯燥的基層工作,如果換個角度當成基礎鍛練,看法就會截然不同。
學生腦>我又不是來打雜的!
社會腦>用點心思,瑣事不再是瑣事
許多年輕人受不了主管叫自己倒茶、買便當或影印,認為「我又不是來打雜的!」
《30歲前的努力,決定你在社會上的成敗》作者吉田隆嘉,20幾歲擔任NHK播報員,每次要整理氣象資料、觀眾來信時,總是臭著一張臉,一位導播忍不住對他說:「我們導播只要看新人打雜時的態度,就能看出他的未來。」
菜鳥助理導播負責訂便當,要在有限的預算內,依據當天的錄影狀況、天氣等因素下訂單。訂便當所需要的推敲狀況及觀察別人心思的能力,其實就是未來當上導播製作節目的能力。因此從訂便當這件小事就能看出,他將來是否能成大器。
吉田隆嘉認為,「即使只是打雜,如果認真動腦去做,就會覺得是有意義的,能夠從中得到趣味。打雜之所以感覺無聊,是因為把它當成例行公事,做的時候不用大腦,只會用一成不變的方式去完成。」
「dirty work」當中蘊藏的學問
利眾公關董事長嚴曉翠表示,新人常見的通病是把自己當成被下的「棋子」,而不是下棋布局的人,因此不願多花一點心思在工作上。
嚴曉翠當年剛進公關公司時,對任何工作都來者不拒,因為打字速度最快,所以主管常請她幫忙加班趕企劃書,頭兩年過著加班打字的助理生活,外人看來非常無聊也沒有成就感,但卻使她得以近距離跟主管學習,練就出一身專業。
新人時期一定有些「dirty work」,如果你把它當成雜事,就學不到東西。以端茶給訪客來說,換個角度想,可學到進退得宜的禮儀,即使只聽到一小部份談話,也能從中學到業務往來的技巧。
在會計師事務所,新人得負責影印、校稿。郭俐雯說,以校稿來說,絕對不只核對數字而已,你可以進一步核對主管修改哪些地方,推敲主管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修改或批示,從中學習判斷問題的方法。
學生腦>我進公司是來學習的
社會腦>告訴公司我能貢獻什麼
新人在做自我介紹時,常會說「我是某某學校畢業,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請大家多指教。」所反映出來的心態就是:「我是來學習的」,並沒想到自己可為公司做出什麼貢獻。
台灣微軟公關副總經理張衣宜表示,「很多人只想著自己要學到什麼、獲得什麼,卻完全沒有想過你應該要付出什麼。」但既然公司付薪水給你,自然會期待你有所貢獻。
嚴曉翠建議,新人把自己介紹給同事或客戶時,不要一直強調自己是剛畢業的菜鳥,這樣不僅沒有加分、還會減分。而是應該介紹你的特長、你的價值之於組織為何。
學生腦>公司或前輩就應該要教我
社會腦>職場就要主動偷學與模仿
學校的學習是在課堂上、被動式的學習,如果進入職場還被動地等別人來教你,注定不會有長進。
嚴曉翠表示,社會新鮮人在認知中,總以為主管就應該像老師,對自己諄諄教誨,一遇到問題就問主管或前輩,事前根本沒做過功課、也沒有任何想法,誤以為別人就有義務應該要教你。
職場無處不是教室,要學什麼、怎麼學,全靠自己主動。當年岩瀨大輔還是新進職員時,經常跟在前輩身旁偷學,從客戶應對的話術,到記錄MEMO的方法,他什麼都想取法,「工作就是要偷學與模仿,才能學有所成。」
只要有心,學習機會無處不在。吉田隆嘉建議,不妨在公司內找到一位值得學習的對象,真正「讓你打從心底願意追隨,會衷心為你的成長感到喜悅的人」,向他學習最細微的事,從工作技巧、做事態度到生涯規劃都可以。
郭俐雯認為,任職不滿2年的菜鳥,學習態度一定要謙遜,「不懂就要主動發問,如果不懂也不問,工作會被卡住;不懂裝懂的話更糟,主管還要幫忙收拾爛攤子。」
學生腦>遲交有什麼大不了?
社會腦>工作延誤,100分變0分
在政大教書的嚴曉翠,規定學生每周交作業,總有學生會找一大堆理由遲交報告。在學校功課遲交最多扣分而已,但是在職場上沒如期完成的話,工作就會開天窗。
職場是變動的環境,舊的工作還沒有完成,新的任務又來。嚴曉翠說,沒經驗的新人不懂得判斷輕重緩急、優先順序,因此工作進度很容易延遲。更糟的是,直到最後一分鐘才跟主管說「我做不完」,包準讓主管措手不及。
如果無法準時完成工作,就算做出100分的水準,也無濟於事,到頭來變成0分。《入社第一年的50堂課》建議,「工作要及早交出,只完成50分也無妨。」
岩瀨大輔解釋,「如果到最後一刻才發現,交出來的成果方向錯誤,豈不是更糟?所以修正方向要愈早愈好。」但不要以為交出去就沒事了,而是要當做獲得第一次意見回饋的機會,邊做邊調整。
學生腦>我只是出力,成敗和我無關
社會腦>每個人都應該「當責」
主管交待任務下來,有些人要主管一再催促才會去做,經常把「對不起,我忘了」掛在嘴邊。歸根究底,問題出在缺乏「當責」(accountability),對工作沒有責任感。
張衣宜表示,有一次微軟辦行銷活動,一位工作人員因為睡過頭,早上來不及燒光碟,導致當天的行銷活動沒有贈品可送。「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負責任會影響到公司。」
有些人擺出一副「我只是出力,案子成敗和我無關」的態度。張衣宜認為,唯有明瞭每個工作的關連性、彼此如何互相影響,並體認到現在做的事背後有什麼意義,是要解決什麼問題?這樣才能培養「當責」的意識。
學生腦>把自己的書讀好即可
社會腦>職場團隊是命運共同體
學生時代念書考試是自己的事情,成績好壞都是自己承擔。但職場上講求團隊合作,大家要彼此支援,並且共同承擔成敗。
郭俐雯表示,事務所每逢忙季時,每個人手頭上的工作都很多,同事之間每個人的工作環環相扣,不是你一個人做完就可以交出報告。如果不肯團隊合作,抱著「反正我的工作已經做完了,幹嘛要幫別人?」或是「只有笨蛋才會做不完」的想法,這種人必然會拖累團隊戰力。
學生腦>這麼麻煩的事我才不做
社會腦>只要做過,能力就是我的
積極任事、承擔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機會一定會找上門。例如當福委,看似吃力不討好,但卻可以結識其他部門同事,成為你在公司的「內部人脈」。
別人避之唯恐不及、不想做或不願做的的事,嚴曉翠永遠說「好,我來!」「因為只要我做過,這個能力就是我的了,別人搶不走。只要你『好用』,很快就會被人看見。」
嚴曉翠會陪同廣告公司一起去提案、比稿,其他公關公司是不願意的,因為不保證拿得到生意。對嚴曉翠來說,她不太在乎有沒有報酬,只在乎自己在準備過程中,是否又多學了一課。
從學生腦轉成社會腦,不是要你變得世故油條,而是要搞懂職場如何運作,減少你在職場跌跌撞撞、摸索的時間。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3月/4月號(453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