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2014/5/24 「史諾登案 衛報記者出書揭密」

史諾登案 衛報記者出書揭密

摘錄自: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2014/5/23
2014-05-14 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

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 20140524
圖片來源:flickr.com/photos/32207810@N00/
史諾登案或許是史上最惡名昭彰的洩密案。美國國安局(NSA)極為神秘,甚至有長達數十年,其存在本身都是個機密;內部人士曾開玩笑地表示,NSA其實是「沒有這個單位」(no such agency)的縮寫。但是,一個29歲的外包合約商竟然有辦法盜取數十萬份機密文件,不僅令所有人訝異,也是前所未見。

在《衛報》揭露此事的記者格林沃爾(Glenn Greenwald),在最近出版的《政府正在監控你》(No Place to Hide)中,敘述了這則報導是如何進了自己的電腦,也描述了洩密內容及其意義。

高中輟學生滲透國安局神秘核心的故事極為吸引人,史諾登揭露的監控計畫本身就問題重重,格林沃爾等人全力公開此資訊的過程也非常激勵人心。史諾登花了超過1年收集美國監控活動的資訊,而且他相信多數為違法監控。本書確認了許多人的質疑:史諾登成為國安局外包合約商,就是為了取得更多問題文件。

史諾登表示,他想引發隱私、網路自由、監控國家的危險等議題的全球性辯論,並以此作為洩密的理由。格林沃爾則說,高層國安官員在國內間諜計畫上對國會徹底說謊,如果揭露此事的證據算不上是揭密者,什麼才是?

本書前三分之一敘述了揭露新聞的剌激過程,第二部分探討監控計畫及其違法性,最後一部分檢視了媒體及官員的反應。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不只有國安局,連主流媒體都包含在內,因為它們與它們該監督的單位站在同一邊。

史諾登和格林沃爾的支持者,會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內容。不過,批評者應該不會動搖,因為格林沃爾不太像記者,而是比較接近運動人士;他是個有目的的作家。因此,這本書非常偏向一方,就連具同情心之人,也難以全盤接受格林沃爾的說法。

本書最精采之處,在於闡明了史諾登的動機;他的行動完全出於信念,也有機會成為歷史中的英雄。但格林沃爾沒能讓讀者自行作出結論,而是將自身的看法強加於讀者。也許,當敘事者是信使也是主角之時,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