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飛的十五歲:什麼是面對未來應該具備的能力?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5/20
2014/05/18
作者: 黃兆徽
15歲,該是孩子想要振翅自由飛翔的年紀吧?!
教改,叫改了多少年?
好不容易我們盼到了十二年國教-
這個號稱臺灣近半世紀以來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終於在今年正式登場!
免試升學、適性發展……
口號震天響亮,
但諷刺的是,這兩天,我們親眼看到一群群“躬逢其盛”的“幸運兒” 成了更可憐的白老鼠,
仍然被迫上了戰場……
而且可能還得接受兩次煎熬!
第一屆「會考」的作文考題: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
什麼是面對未來應該具備的能力?
我們的教育可以教給孩子這些能力嗎?
這恰巧是我去年此時正不斷追問著自己、
其後也花了數個月不斷追問受訪者的題目。
而Ken Robinson 幽默風趣又一針見血的演說,給了我莫大的啟發。
未來,誰能預見?
唯有不斷保持求知的熱情、樂在學習、具有創意的人,
才能適應變動的世界。
但這些能力,現在的學校課程教得出來嗎?
而學生無論「會考」/ 不會考,考得出來嗎?
教育 ,
應該是助成孩子翱翔天際的春風,
怎麼卻淪為囚禁孩子身和心的牢籠?
而家長,
應該要歡喜於孩子的羽翼漸豐,
為了升學、為了分數,
怎麼卻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急於將他們捆綁、
甚至不惜折斷他們的天使翅膀?
什麼時候,臺灣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讓天賦自由」?
讓每個孩子,都能於自己天賦之所在、熱情之所在,
盡情探索、開創出一片燦爛天空?
祝福所有《想飛的十五歲》都能飛得高 飛得遠 飛得自在 飛得精彩!
----------------
Ken Robinson 的另一場TED 演說一樣精彩: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TEDTalks 》Sir Ken Robinson 推動學習革命(中英字幕)
教育必須脫離工業的生產線模式,
脫離那種線性思維、強調從眾和標準化的模式,
我們的教育必須轉型:
以務農的原則為基礎,
孩子的成長是自然多元的、我們無法事先預知結果,
我們只能像農夫一樣,提供良好的條件:陽光、空氣、水,
幫助幼苗成長茁壯,順其自然……
----------------
Ken Robinson2013年的第三場最新演說:談當前美國教育的問題。臺灣亦須引以為鑑。
肯尼羅賓森 (Ken Robinson):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中文字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