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復興航空 少主接班命運大不同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2/9
2015-02-07 Web only 作者:謝明玲
這一次空難,已經是復興航空7個月來第二起的重大飛安事故。管理上出了什麼問題?和一樣是少主接班的長榮航空,有什麼不同?
復興航空班機起飛後擦撞高架橋、墜毀基隆河,造成30多人死亡的意外,即便三天後(週五)飛安會初步解讀出黑盒子訊息,疑問與悲傷仍如掃不去的陰霾,盤旋在台灣人的心頭。
為什麼兩具發動機會同時失效?為什麼又是這個機型?為什麼又是復興航空?
去年7月發生台灣12年來最嚴重、48人死亡的澎湖空難,加上這一次空難,已經是復興航空7個月來第二起的重大飛安事故。管理上出了什麼問題?和一樣是少主接班的長榮航空,有什麼不同?
4年前接棒父親、國產實業集團總裁林孝信,念管理與法律出身的林明昇帶復興寫下亮麗成績。
攤開報表,從2011到2013年,復興都是三大航空(華航、長榮、復興)的EPS冠軍、營收成長率冠軍。2013年,復興航空營收就成長了21%,長榮卻只有個位數(3.4%),華航甚至負成長。
買飛機 vs. 賣飛機 大舉擴張的風險
復興航空在2000年由林孝信接下兄長的管理棒時,瀕臨破產邊緣。是當時的董事長、剛請辭的高鐵董事長范志強,透過大幅「瘦身」,才搶救回來的。
當時,范志強發現復興航空的航線少,卻養了太多飛機。於是大手賣了三成飛機來遵節開支。
和當時低調、節約的作法相異,2010年林明昇接手後,聲量大了,雄心十足地要走出過去「小而美」的定位。
他買大飛機、爭航線、拼上市、還搶在所有業者之先,開辦廉價航空威航,以及引進世界兩大飛機製造公司之一「空中巴士」(Airbus)的資金。
大舉擴張的成績斐然。復興航空在過去3年,就至少增加了16條國際航線,這還不算2009年兩岸推動直航後增加的大陸航點至少11條航線。
3年內,復航更買了12架ATR型新機,和兩台能容納300個座位的大飛機A330。
更多的航線,需要更多機師、更多訓練、更多機隊管理的功夫。
快速擴張的雄心下,不能不問的關鍵問題在,人夠不夠?控管能否更得上?會不會擴張得太快、太大而忽略了基本?
特別是,航空業是非常需要專注與投入的行業,稍一疏忽,就可能失去基本,而全盤皆輸。
復興、長榮兩少主 一是管理法律長才,一是航空迷
同樣是少主接班,對比42歲的林明昇專長的管理、法律,喜愛的是蒐集玩具,45歲的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則是航空迷,還喜歡自己拆解、動手做。
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911之前他上飛機還會隨身帶螺絲起子,有客人螢幕壞了、不能看影片時幫忙修。
2006年,他突然離開長榮航空總經理的位子,不顧父親張榮發的反對,到美國去學飛機,拿到波音正機師的資格。
2009年,他回到集團,卻不是接任總經理,而是進入長榮航太擔任協理。長榮航太是長榮航空下負責維修的公司。
張國煒曾在訪問時說,長榮航太辦公室就在豬寮邊,夏天都是豬的屎尿味。他跟著工人吹風淋雨,也跟著進到溫度高達50度的飛機鐵皮內維修。
所以他喜歡飛機、會修飛機,甚至還會開飛機。兩人雖然都不是航太科技畢業,但張國煒的技術底子紮實。
除了領導者熟稔航空專業,長榮對隱身在後的技術、維修、人才培育等層面也下了功夫。
例如長榮航太長期投入技術,除了負責長榮、立榮的飛機維修,去年還跟GE成立新的發動機維修公司,成為GEnX引擎在亞太唯一的原廠修護點。目前長榮也是三大航空中,擁有最多維修機棚的。
長榮還在加州成立飛行學校,自建停機棚、維修棚等,前年底開訓,希望能抵禦越來越盛的大陸挖角問題,也希望掌握飛行品質。
其實,林明昇接棒後,也曾企圖在維修等基本面著力。例如他引進空中巴士的投資,業界就認為,應該是想在維修、人才等,與國際進一步合作。不過目前為止,資金雖然進來了,更進一步的動作卻似乎停留在市場風聲;而林明昇多次與民航局爭取在桃園機場內增建維修機棚也沒有結果。目前,他們還是三大航空業者中,唯一在桃園機場內沒有大型維修機棚的。
痛定思痛,如何脫胎換骨
畢竟,對航空產業來說,飛行安全是一,其他的經營與行銷,都只是後面的零。不論公司擴展多快,沒有飛安的基礎,都是枉然。
從1994年的名古屋、1998年的大園,到2002年的澎湖空難,華航曾經歷台灣最嚴重的幾次飛安事件。
這幾年,華航努力在基本面改革,例如,引進外籍機師、並嚴格執行飛行員考核制度、不符標準的,就不留情面的淘汰或降級等,痛定思痛,這幾年,華航未再聽聞重大飛安意外。
去年7月澎湖空難事件後,民航局要求復興航空提出改善計畫,但大部分都被評為「太籠統」,不知如何落實,且改善計畫共四階段,目前連第一階段都還沒有走完,速度緩慢,就發生了第二次事件。
這次空難事件後,民航局要求復興ATR機型全面安檢、71名機師還要重新考試,沒通過就要停飛;復興航空則宣布將與國際飛安組織合作,進行一年的總體檢,還可能自建訓練基地,或是因為飛安重訓等需求,必須調整航線。
飛安事件的傷痛巨大又沈重。怎樣痛定思痛,誠懇面對問題與改革,將是復興航空的迫切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