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2015/2/23 「來一碗回溫人心的柴燒紅豆湯」

來一碗回溫人心的柴燒紅豆湯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5/1/1
2012-10
Cheers雜誌145
作者:盧昱瑩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50223
圖片來源:王創緯
當該不該為賺錢出國當「苦勞」,成為輿論焦點時,在台南有個年輕人,反而決定拋開這樣的思維,在三輪車上賣著一碗50元、一天平均20碗的紅豆湯,賣著賣著賣出名氣與口碑,讓他的品牌和身影,成了古都中的新鮮風景。

要騎三輪車「凸歸台灣」的送暖人:唐文正(1979年次)

唐文正(大可)的紅豆湯很與眾不同,裡面充滿了他的堅持與對土地的愛。他不用瓦斯烹煮,而是柴燒。「木柴來自土地,灰燼又能變成肥料,不會給地球帶來負擔,是一種良性循環。」經過34小時熬煮,紅豆粒粒飽滿圓潤,吃起來綿密卻不鬆散,加上在地的龍眼乾、地瓜,舀起一匙,滿滿都是在地食材。

他的經營模式也很特別,因為找不到定點,乾脆選擇「漂流」,每3個月換一次營業地點。店取名「慕紅豆」,是紅豆代表的思「慕」、是他喜愛的「木」作、更是“move”(移動)。

透過遷徙,讓唐文正可以認識更多人,交流彼此的故事。也因為需要移動,朋友甚至幫他設計了「火箭爐」──能夠帶著走的現代版「爐灶」。

自己溫暖還不夠,要分給其他人

對唐文正來說,賣紅豆湯只是個媒介,他想做的,是透過紅豆湯傳遞給別人溫暖與感動。

過去在電腦公司擔任業務,唐文正逐漸對帶著目的去接近人感到疲憊。離職後,他本來不知道該怎麼走,卻因為閉關禪修時的一碗紅豆湯,立下人生志向。

2010年底,他到台中內觀中心禪修10天。過程中不能講話、無法與外界聯絡,思想卻開始清明。

一天下午的茶點時間,執事人員遞上紅豆湯給他,喝的當下,暖意立刻從口到心:「紅豆湯的能量和『光』很像,都帶給人溫暖。」想起父親以前總是煮紅豆湯分送親友,他決定把這股溫暖收下,開始跟父親學煮紅豆湯,做為新生涯起點。

開始賣紅豆湯之後,他用「分享」做生意,也因此吸引到喜歡分享的朋友。

有一天,認識的麵包店老闆舉辦「以物易物」活動,他二話不說,馬上送了幾碗過去換麵包。老闆很大方,拿著他的紅豆湯和名片,立刻跟另一位客人分享。

隔天,對方就去跟他買了2碗;「第二次,她來買了4碗;我換到下個地方,她來買了6碗。」老主顧、新客人,就這樣一直不停跟著慕紅豆。

遞上「看清自己」的故事

過去上班時,對著鏡中的自己總覺得陌生,但靠著紅豆湯,唐文正說:「愈來愈看清自己的樣子。」遞給客人紅豆湯的同時,他也遞上故事和心情,「有個少年ㄟ騎三輪車賣柴燒紅豆湯」,慢慢在府城引起了共鳴。

影響所及,一位其實並不愛喝紅豆湯的善化高中老師,為此特地登門拜訪,希望邀他到自己班上,對前途茫然的學生聊一聊。

唐文正一口答應,心中卻不免忐忑,學生會不會聽到打瞌睡?他從自己創立最初一天只能賣2碗、每到一個新地點就要重新裝修的困窘和辛苦說起,以及就連起灶燒紅豆,都得靠自己拿捏泥土、沙子、石灰、木屑的比例。

「還沒有火箭爐時,先用媽媽蒸肉粽的露天灶,但只要一下雨,我就得趕緊撈灶裡湧進的水。」沒想到,當天說完後,台下學生熱情鼓掌,讓唐文正感動不已:「覺得大家把我說的話都收在心裡。」

一次又一次的分享會,讓唐文正有更多前進的動力。明年2月,他將啟動環島計劃,帶著他的三輪車與紅豆湯走出台南,讓更多人有機會品嘗。

載歸車的祝福,放送歸台灣

為了環島,他找了台南社區大學的繪畫課學員合作,以他們作畫、他提文字的方式設計明信片義賣;另外,他也準備做200支手工木湯匙籌資,找來藝術家合作。一支500元的木湯匙雖然要價不斐,但手感質樸動人,推出3天就賣掉20支。

「飲紅豆湯,踏三輪車,載歸車的祝福,放送歸台灣。」這段台語出現在唐文正籌措環島資金的義賣明信片中,是他結合工作與生活最好的寫照,同樣的,也是未來唐文正對自己的期許。

Q:如何像你一樣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A:去做讓你開心的事!分享我的時間和勞力,讓我很快樂,因為那沒有算計、不帶目的性。以前的我,下了班應酬、娛樂,卻不開心;現在賺的比以前少,卻是我心中的「好生活」,吃健康的食物、穿無汙染的衣服、住簡約的房子。先愛自己,就能去愛周遭的人,再去愛這片土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