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2015/2/28 「從日本看台灣 華文電子書產業的「破」與「立」」

從日本看台灣 華文電子書產業的「破」與「立」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5/2/26
/周怡伶

2010年「華文電子書元年」以來,台灣談電子書發展談了許多年,卻一直沒有明顯的獲利模式,不僅是因為台灣讀者的消費習慣尚未改變,某部分原因是由於產業生態鏈與電子書排版規格的不成熟所致。

相較於台灣,日本的電子書產業起步得算早,現今的市場表現也較為熱絡,其在過去透過政府主導所訂定的電子書排版規格,使得他們在作業流程上更為順暢。而事實上,打開台灣出版界常用的排版軟體,可見許多來自日文的影子,而非華文的排版設定;因此若欲談論台灣的電子書產業現況與突破方法,也許可以借鏡日本的電子書產業發展。

致力於發展EPUB電子書排版設計、現為汪達數位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的董福興,為華文電子書的排版規格問題奔走多年,近年來更以「邀請專家(Invited Expert)」的身分參與「全球資訊網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在美國、中國、日本、法國各地所舉辦的國際化工作坊與「技術大會及顧問委員會會議」(Technical Plenary / Advisory Committee, TPAC),與參會者共同協調未來中文應用於Web與數位出版的技術方向。透過他對國際公眾事務的參與,以及EPUB電子書製作的經歷與堅持,分享日本電子書的發展過程與成效,藉此反應台灣電子書產業的問題,並找出可學習之處。

政府主導 日本電子書跟上國際

董福興表示,日本的電子書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90年代時,日本開始將所謂的活字印刷、照片排版(日本稱之為「寫植」)轉向使用電腦排版時,有些電子產品公司與技術商同時推行電子書,稱為第一波電子書發展期;第二階段是90年代至2010年,此階段為日本電子書的沈悶期,但手機小說漫畫走在熱潮上,到2010年達到656億日圓產值,占電子書市場規模80%;第三階段則是2010 年至今,被稱為第二波電子書發展階段,為國家所主導的產業轉型。
日本由國家所主導的電子書產業轉型,是由文部科學省(等同於台灣的教育部)、總務省(等同於台灣的內政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經濟產業省(等同於台灣的經濟部)三部會聯合產業代表開會,其會議全名為「數位網路社會推動出版品流通懇談會」。

透過三部會聯合產業代表在此會議的討論,最終得出以下結論,並執行於日本電子書產業界:1.採用國際標準格式EPUB2.技術上實現日本排版需求;3.保障方便性(Accessibility)4.讓書籍資料能夠共通;5.讓印刷與電子書產生綜效;6.整頓數位出版製作與流通的基礎。

針對國際標準格式EPUB這點而論,當時日本為了與國際接軌, 將過去常用的2種私有格式,即夏普(Sharp)公司的XMDF(eXtensible Model Data Format)格式及Voyager公司的dotBook格式,轉換為中間格式,以方便轉成EPUB3,而此時正好是EPUB3的制定期,直到2012EPUB3規範全部制定完成,日本國內的電子書店紛紛趕著支援如:樂天KoboBookLive!等,而國際服務,如:AmazoniBooks storeGoogle Play Books 也陸續支援,且拓展至亞洲,使得日本出版產業在與這些國際電子書店合作時,能夠將電子書上架、無縫接軌。

另外,董福興指出,針對排版文化,從傳統印刷出版到桌上出版 (DeskTop Publishing, DTP) 時代,日本有一份工業標準JISX-4051「日本語文書の組版方法」來加速排版數位化轉型;而從桌上出版到數位出版時代,日本的專家們在W3C也制定了一份包含直排文字等需求的JLREQ「日本語組版處理の要件」以便於CSS等規範制定,讓Web與電子書能達成日文書排版的需求。這些明文訂下的標準讓日本產業界,幾乎都能在12年內跟上國際進度。

再者,日本有公版書書庫, 即「青空文庫」。青空文庫的倡議者富田倫生,受到Voyager公司影響而開始做電子書,一開始也使用dotBook格式的他,後來決定重新以純文字作為青空文庫的標準,並且留下清楚的排版規範,因而使得青空文庫的內容可以被重新再利用、轉成EPUB 3格式。10年累積的12千部公共領域作品,也加速了日本讀者接納電子書的速度。

綜觀以上,由於日本產業界有國際標準格式、明訂的排版標準,也有公版書書庫的文字,因此在電子書產業發展上更具有發展優勢。

剖析台灣電子書3大困境

反觀台灣。董福興表示,台灣政府其實早在2009 年就投入補助EPUB2,但由於EPUB2當時以支援西方文字為主,造成無法直排、指定字型等書籍排版表現不佳,影響讀者對於電子書的觀感,更遑論帶來實質收益,當然也無法投入更多資金持續研發,與國際市場的標準越來越遠。2011年,資策會EPUB 小組解散,台灣遇到了一段空窗期,一直到2014 年一些台灣的電子書店才開始嘗試性支援EPUB3

董福興認為,2015年對於台灣電子書產業而言,隨著本土電子書店在技術上的跟進,以及國際電子書平台進入亞洲,將會是第二波機會,台灣是否能掌握這次的機會,徹底改善電子書的產業環境,則有賴於現存問題的解決,並透過大型通路新服務進駐海外市場。董福興指出台灣的電子書困境有以下3點:

困境1:使用者體驗不佳

日本過去在制定電子書格式,如上述的XMDFdotBook時,皆強調使用者的閱讀經驗,即關注紙本書在轉換成電子書之後的樣貌,例如︰dotBook已經可以做到日文直排與各種排版細節的呈現,讓電子書讀起來就像是紙本書一樣。董福興表示,不論是在日本或是美國,業者在製作電子書的當下,皆思考一個議題:「怎麼讓電子書排起來更像紙本書?」

董福興也指出,中文電子書第一不是沒有設計,要不就是花花綠綠,或者不重視細節,像是段落頭尾不對齊、加入不必要的段落間距、段首沒有縮排、全部使用黑體等。電子書的排版應該要從過往紙書的編排學習,雖然目前沒有人以科學實驗研究易讀性,但過去排版的積累,自然有其道理。這些細節若能做好,就能讓閱讀更為順暢,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讓讀者願意付費購買。這也不限於電子書,現在有不少印刷書反而照著網頁常見的排版,犯了相同的問題,這是整個出版業界都需要在意的事情。

同時也必須重視近用性(Accessibility) 問題,盲人不能閱讀印刷書,但EPUB電子書可以透過文字轉語音(Text to speech, TTS)等協助讓他們也能「讀」到內容。電子書讓無法閱讀的人不再是社會福利所「照顧」的接受者,而是與常人一樣的消費者。

解決方案

針對華文電子書的標準排版方法,董福興正參與W3C的中文排版需求特別任務組(Chinese Text Layout Task Force),與其他專家共同撰寫「中文排版需求」(包含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等文字),預計於2016年底完成。

困境2:產製流程不合理

董福興指出,事實上不論是台灣或是日本,同樣都有這個問題:由於出版產業是成熟的產業,且出版社仍舊把紙本書視為首要,因此工作流程固定、不易變更。現在的編輯工作流程為,編輯透過word檔撰寫原稿(即具有編輯指示的結構化內容),接著經過美編編排成印刷用製版(即擁有內容與樣式的圖像化版面),最後再印刷成書。然而,在印刷成書後,這些原本有結構的內容,便成為無結構的圖像。雖然出版社都能提供印刷用的PDF檔案,但PDF不符合行動時代讀者對電子書的想像。而此時若欲把紙本書數位化做成EPUB,則必須重造結構,再運用CSS設計版面,成為電子書,不但耗時也無法節省校對與編輯成本。可想而知,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產製流程。

解決方案

董福興說明,真正理想的產製流程為,編輯不論在編輯原稿、網頁文章或是部落格時,就應該使用MarkdownHTML將內容結構化,並且將校對過程提前,原稿完成後便可在後端選擇排版印刷成書或是加上CSS設計做成電子書,當然也可以發表網頁,減少重作工的過程;而這需要透過職業訓練,成為編輯的必備技能,進而讓產業鏈上下產生連結。

困境3:資訊流通繁瑣費時

董福興舉例說明,一家出版社若有1百本電子書要上架電子書店,目前的做法只能一本本慢慢上架,等於要重複1百次相同的過程,此時若要再上架另一電子書店,則必須再重複做同樣的動作,勞神費時。而在電子書上架販售之後,也同樣要經過繁複的結帳過程。

而如何使用制式化的資料格式(metadata)跟供應方式,快速地將內容建檔、自動上架、結帳,對於出版社而言,才能相對節省人力與時間成本。

解決方案

董福興提及美國經驗說明,EDItEUR組織(http://www.editeur.org/)訂定了ONIX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標準,即線上資訊交換標準。出版社基於ONIX輸出書籍資料後,可以提供經銷商與書店直接輸入。ONIX檔案包含了許多商業交易欄位,就像是平常使用的經銷商表格,但更為共通、便利與數位化;先應用於印刷書,也應用於電子書。事實上,美國的亞馬遜(Amazon)與最大零售連鎖書店Barnes&Noble都利用ONIX檔案作為輸入資料的來源,只可惜台灣尚未走到這一步。

華文電子書的未來:擴大海外市場

不論是紙本書或是電子書,其存在於世上的意義是被人閱讀,因此它必須以知識保存與流通便利的前提下,被製作出來。在數位便利的時代,電子書是未來的閱讀趨勢,為了跟上國際的腳步,台灣出版產業除了必須解決現有的產業困境之外,還得製作出量多且符合數位閱讀習慣的電子書站穩本土市場,最終再以拓展海外華文電子書市場為目的。

董福興說明,國際性的電子書平台,如Google Play Books已經針對整個華語區開放,可以看見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澳門、香港等地的訂單,AppleiBooks store雖然尚未拓展到東南亞,也有來自居住於澳洲、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地,且有富裕經濟能力的華文讀者所下的訂單,另外樂天Kobo也打算於近年拓展在東南亞市場的業務。

當這些國際性電子書平台的觸角可以延伸到世界各地的華文讀者時,過去以海外華文紙本書市場為重要業務之一的台灣出版社,便能再次透過這些國際性平台將華文電子書擴散出去,不僅提升海外讀者取得並閱讀華文書的便利性,更能夠減少過去因紙本書國際運送、退貨等問題所產生的成本。

另外,董福興提到,國際電子書平台能夠協助出版社、甚至是作者直接走出國際。例如:哆拉A夢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第二代與電子書製作商合作,申請日本國家協助數位內容走出國際的Cool Japan計畫補助,提供彩色化的數位漫畫,並將作品翻譯成英文、簡體中文等,直接在AmazoniBooks store內販售,直接走出國際,不像過去得靠版權經紀尋求合作出版社,才能讓作品以其他語文在海外上市。

透過Cool Japan計畫,創作者將作品直接送上國際舞台,已經逐漸在日本發酵,未來台灣若能跨越產業門檻,也能讓數位內容廣為流傳於國際。當然這中間需要強力的電子書製作及翻譯團隊,台灣數位出版若要真正走出去,仍有待全產業鏈「動」起來改革。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