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2015/2/27「彼得•蒂爾:別玩破壞式創新」

彼得•蒂爾:別玩破壞式創新

摘錄自:網路轉寄E-Mail                    2015/2/27
2015-02-26 騰訊科技13

彼得•蒂尓
騰訊科技 徐安娜 226日報導

今日,在2015創投極客論壇上,《從01》作者、有“矽穀創投教父”之稱的彼得•蒂爾(Peter Thiel)作了題為《如何投出偉大的公司》的主旨演講,並分享說除了快速反覆運算與顛覆式創新之外,還有第三種約伯斯曾採用過的創新。

彼得•蒂爾表示,在矽穀,大家都聚焦精益創業,快速反覆運算式創新,這個模式是我們熟悉的,也是我們感到舒服的;第二種創新是研發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如比特幣,徹底顛覆原來的模式。

那麼是否會有第三種模式?彼得•蒂爾的答案是YES。第三種模式很少有人去做,但非常有價值,是複雜協調性(complex coordination)。

即將已經存在的很多想法用一種全新而複雜的方式匯總起來,產生新的東西。蒂爾認為,這種complex coordination被低估了。

當初約伯斯就是採用了這種創新。蘋果iPhone創新之處是什麼?就是將原已存在的東西整合起來。這不僅僅包括產品,也包括供應鏈,與臺灣富士康的合作等等,這在很長一段時間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Elon Musk創辦特斯拉和SpaceX也是一樣。特斯拉創新之處在哪裡?就是將所有已經存在的東西,將這些東西一整合,突然間形成全新的產品,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通常聚焦於前兩種創新,而忽視了第三種創新。

彼得•蒂尓強調,創業方向的選擇,應該從壟斷小市場開始,不要選擇大而競爭激烈的市場,自己不贊成破壞式創新的零和遊戲。

彼得•蒂尓是PayPal創始人,他是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資者,也是SpaceXLinkedinYelp的投資人。

以下為彼得•蒂爾演講實錄(騰訊科技整理):

《從01》這本書的內容源自我在斯坦福給學生上的一些創業課程,其中最具挑戰之處在於創業成功沒有統一的妙方。這與科學不同,做科學試驗有非常清晰的公式和模型,可以重複,但是科技或企業在歷史的某一特定階段只發生一次。

下一個紮克伯格不會創立社交網路、下一個佩奇不會創立搜尋引擎、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創立作業系統……如果人們只是去模仿他們,就不會真正學到東西。

關於創業,我們可以先問一些問題,比如:哪些領域是還沒有人去開拓的?告訴我一件你相信,但沒有其他人贊同你的事?

這些問題非常難回答,因為你的答案可能採訪者都不會贊同。但勇氣比才智更重要,要開創一項大家都不願意追隨的東西需要勇氣。

保持獨特性對於創辦偉大的企業至關重要。大多數商業書籍告訴你如何打敗對手,在競爭中獲勝。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最重要的是進入一個不存在競爭的領域,而非競爭異常激烈的領域。

有兩種公司,一種是壟斷式公司,只有一家公司那麼做,可以賺取利潤;還有一種是公司瘋狂地競爭,沒有獨一無二的地方,很難把業務做好。

如果你喜歡競爭,你可以開一個餐館,但開餐館都不是好的創業方式,因為不管是在北京、三藩市還是世界其他地方,都很難實現差異化。

有些資訊技術公司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創建了某種形式的壟斷,比如谷歌。2002年,谷歌創立了搜尋引擎,將自己與雅虎、微軟等公司區分開來。在過去13年中,谷歌賺取了數十億、上百億美元的利潤。

但令人驚奇的是,大家並沒有理解這種壟斷與競爭的思想。事實上,當你是創始人或投資者時,不會說自己公司壟斷,比如谷歌CEO就不會到處說自己公司壟斷,不會發表谷歌比微軟強這樣的言論。當時美國政府對微軟進行了反壟斷調查,實際上谷歌比微軟所得到的利潤還要多,但是谷歌不會這麼說。

真正成就成功企業的除了技術、人才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戰略。谷歌雇傭了三、四萬人,但過去10-15年以來,很少有從谷歌出來的人能創業成功,我們也很少投資從谷歌出來的創業者。

谷歌員工可以享受免費按摩服務,免費壽司,谷歌招聘的人才無疑是最聰明的,要通過高要求的IQ測試,但關鍵是不懂企業戰略,他們創業也沒有去關注企業戰略,所以即便是絕頂聰明的人也沒有創業成功,因為他們缺少了很核心的東西。

那麼如何建立壟斷?先關注小市場,然後實現規模化,不要一開始就盯上大市場。

目前普遍的觀點是創業要追尋大市場。大公司去尋找大市場是對的,但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先要找小市場,先佔據小市場,關鍵是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

1999年,我們創辦了PayPal,當時支付市場巨大,要做出一個比其他產品更好的產品並不容易,比如eBay上的競拍,上面有成千上萬的小型銷售商,他們需要一個新的支付方式,我們就專注這個市場,三個月內我們的市場份額從0上升至40%所以先專注小市場,然後再實現規模化,不要一開始就盯上大市場。

Facebook最初的市場也只是12000名哈佛大學生,大部分投入者都因市場太小而不感興趣,認為不可能做成,但10天之內Facebook的市場份額從0上升至60%,然後不斷向其他學校擴張。

在美國,其中一個遭受慘敗的技術是清潔能源技術。那麼是哪裡出錯了?我在書中有提及七個因素,其中一點是他們錯誤地理解了市場。

2005年到2008年期間,如果你和那些做清潔能源的企業交流,他們會說這是一個萬億美元的市場。但關鍵是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你佔據的了多大的市場份額,否則競爭如此激烈,你像是海洋裡的小魚,很難活下去。

那麼創新式壟斷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首先,要實現突破,最重要的是你的專有技術不是比別人好一點點,而是得大大勝出,如亞馬遜網上售書,超越任何書店鋪貨量的10倍以上;

第二,網路效應。他的特點是越多人用越有用,比如Facebook。要實現網路效應,即使在網路很小時,你的產品對種子使用者要有價值。

第三,規模經濟。規模經濟也是一種類型的壟斷,隨著你的規模越來越大,你的產品可以更便宜,你就可以獲得很大的規模經濟的優勢。

第四,品牌優勢。如果這個品牌在人們印象中覺得好,他們願意為這個品牌付費,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之間的競爭。他們都是含糖的飲料,它們的原料都非常廉價,但這兩家公司都賺取大量的利潤。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兩個品牌已深深紮根於人們腦海。有人喜歡可口可樂,有人喜歡百事可樂,但很少有人兩種都喜歡,所以這兩家公司不存在很大的競爭,他們的品牌都非常強大。

當被問及目前的創業趨勢是什麼?應該邁入哪些新領域時,我總是很難去回答,我不是預言家,我只能跟你說五年之後會有更多人使用手機這樣的言論,但這個答案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如果非得給出答案,我會說,我們現在在討論的很多流行詞彙都被誇大了。當你聽到大資料、雲計算時,就應該清楚這多半是騙人的,離得越遠越好。我們應該對這些流行詞非常小心謹慎,很多時候是虛張聲勢,他們如此強大,以至於會有很大的誤導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