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2013/9/27「【目標管理案例】睡前聆聽大師激勵,餐廳之子熬成外資董事總經理」

主題學習

【目標管理案例】睡前聆聽大師激勵,餐廳之子熬成外資董事總經理

摘錄自:經理人月刊 電子報                        2013/9/27
採訪‧撰文 / 陳芳毓
文章來源 《經理人月刊》「目標管理」

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楊應超滑開他的iPad,赫然出現兩、三百本有聲書:包括《與成功有約》《秘密》《心靈雞湯》……每一本都是全球知名成功學大師的暢銷鉅作。

「每天睡前,我一定會聽半小時。」很難想像,每天工作16小時、一年有3個月都在出差的楊應超,睡前最後一件事並非看美股走勢或埋頭寫報告,而是讓自己裝著滿滿正面能量入眠。

這個19歲時養成的習慣,正是楊應超從投資銀行菜鳥,一路直升董事總經理的通關密碼。

把成功口號,內化成習慣

國小時,父親赴美開餐館,楊應超國三時搬去美國,3年後父親便去世了。這位少數族裔的少年很早就明白,想成功,只能靠自己找方法。上大學後,他偶然發現了激勵大師博恩‧崔西(Brian Tracy)的《成功不難,習慣而已》(Million Dollar Habits)。書中列出成功者的13個習慣,第一條便是「清楚地了解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

這本書打開了楊應超的眼界。他開始大量閱讀自我成長書籍,如「以終為始」(先有目標,再採取行動)、「專家要經過1萬小時練習」等,他都朗朗上口。這些乍看像是口號的金科玉律,別人讀過一遍就忘;楊應超卻每本書買3個版本:紙本、有聲書和電子書,開車、坐飛機、睡前,隨時聽、隨時看,直到書中觀念牢牢內化成自己的習慣為止。

「有人告訴你『這麼做就會成功』,何不照著做做看?」同時間,他也養成寫下「夢想清單」的習慣: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把一生的目標一一寫下,瘋狂的也好、實際的也罷,隔一段時間再檢視、增刪。

「從頂尖名校畢業」「成為首席分析師」「在投資銀行擔任董事總經理」……曾經都只是寫在紙上的夢想,如今,卻成為楊應超最為人所知的成就。

持續執行,等待被看見

其實,楊應超的職涯起步不算平步青雲。他一度被裁員,好不容易擠進投資銀行,公司又面臨被購併,風雨飄搖。但當時的主管告訴楊應超:「對分析師來說,研究報告就是最好的履歷!」持續出報告,對新手來說,是讓下一個老闆看見的唯一機會。

於是,當同事紛紛丟履歷找出路,無心工作;楊應超卻反向操作,一天當兩天用,拚命擴大自己的守備位置,從宏碁寫到新浪,深入台灣電腦硬體公司,也研究韓國與中國大陸的網路企業。他只鎖定一個目標:「做第一名分析師!」目標一旦確定,人就像裝了雷達的導彈,會被指引到該走的方向。

6個月寫出40篇報告的拚勁,使楊應超順利跳槽投資銀行龍頭高盛。從小池塘游進大海,與他同台競爭的,是一群鬥志、能力都並駕齊驅的菁英。寫得多,讓楊應超拿到進入投行的門票;但新手要脫穎而出,還得寫得快、寫得好,「每個人的目標都是第一名。別人做100分,我就得做120分!」

分析師這一行,以速度論英雄。即使花1個月做研究,只要同業比你早1天出報告,30天熬夜加班的成果,瞬間就會淪為1本廢紙。楊應超曾利用妻子待產的空檔,坐在產房外趕華碩的報告,足見競爭之激烈。當時,台積電、廣達等大型公司,外資已多所著墨;他決定另闢藍海,將焦點放在挖掘關注較少、但潛力十足的中型公司。

用勤勞與速度,拚上大位

2000年,他接連發表高盛史上第一篇鴻海與華碩的報告。這一役,使楊應超在外資圈嶄露頭角。他旋即被瑞士信貸挖角,一年半內,從菜鳥變為首席科技硬體分析師,帶領亞洲硬體研究部門。

第一名,已經從天邊的星星,變得觸手可及了。但楊應超不敢懈怠。2002年,他為確認宏達電的技術優勢,千里迢迢飛到德國漢諾威電訊展,連續兩天到展場研究該公司的手機。在宏達電股票上市前,搶先發布外資第一份研究報告,精準預測宏達電連拉七根漲停板。

另一次,業界盛傳聞富士康要在香港掛牌,楊應超直到上市前5天才確定日期。一般分析師都在掛牌後,再依股價表現提出報告,他卻沒日沒夜趕工,大膽在掛牌前將熱騰騰的報告送到客戶手中。

2004年,這位出身平凡的餐廳老闆之子,用勤勞與速度,把自己拱上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的大位,同時被選為《機構投資人》第一名分析師。當時,他入行5年半,不到40歲。

現在,楊應超手機裡仍有一張持續更新的夢想清單,無論是出任上市公司財務長,或受邀上偶像陳文茜的節目,都逐一實現。他將成就歸功於20多年來,每天靠大師的智慧創造正面環境,遇到逆境便繞路,遇到好人就感激,一項項完成夢想清單。

楊應超 職涯目標計畫

1967年生,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博士班,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多次獲《機構投資者》《金融時報》等媒體評為第一分析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