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2013/9/27 「【周二專欄】王盈勛:一個只會「大間隔小間」的民族,如何擺脫第三世界的宿命?」

【周二專欄】王盈勛:一個只會「大間隔小間」的民族,如何擺脫第三世界的宿命?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3/9/24
2013/09/24
作者: 王盈勛.
.
上週有個新聞說,政治大學推出可遠眺101的「頂級景觀房」,單人房面積5.21坪、每學期33150元,折合每個月6630元,是最便宜8千多塊宿舍的4倍。有學生家長批評,這16間景觀套房宿舍可以各隔成2間雙人房,讓4個學生入住,同樣的空間可以容納60個學生的住宿需求。這位家長說,大學宿舍的目的,應是想讓偏鄉來的學子,用便宜房租,在校內和同儕一起學習。

很顯然多數媒體都認同這位家長的觀點,標題幾乎都是「大學宿舍竟也有景觀房」、「大學宿舍豪宅化惹議」、或是「大學住宿M型化」等等。新聞這樣寫,當然很容易引發人們對於「差別待遇」的憤慨,但是我要說,這也是台灣的社會與文化視野,停留在第三世界國家水平的典型範例。

當我們說,大學宿舍「竟」也有景觀房,倒過來也就是說,學生根本不配住有景觀的房子。去過政大的人可能都知道,政大依山而建,特別是後山未開發的山坡地其實還相當多,如果有妥善的規劃,讓更多學生的宿舍可以成為視野絕佳的景觀房,並不是一件難事。那麼,大學蓋宿舍的規劃,是應該為了平等的說法(因為現有的宿舍,注定很多不是景觀房),永遠也不蓋景觀房,還是設法利用校園地理位置的優勢,盡量多提供景觀房,把舊宿舍漸次淘汰,最好三、五十年後都成為景觀房呢?

我們不是都說,大學是培養一個人開闊的胸襟、廣大的視野、深厚的人文素養的關鍵階段?難道一個良好的住宿環境,不是達成這樣的目標很重要的一環?很多人到牛津、劍橋、哈佛、耶魯這些名校參觀,或是花大錢到這些學校留學,都為這些學校的校園之美而深深感動,但是倒過來,我們就覺得我們的校園應該永遠停留在第三世界的水平?

再來看「大間隔小間」,就可以住進更多學生的思維。這種說法表面上看來振振有詞,很能博得齊頭主義者歡心。但是唸過大學的應該都知道,為何大一新生住校者眾,但是到了大二趕忙要搬出去的就佔了很高的比例呢?原因並不複雜,多數是為了有自己的空間。景觀房月租6630元,目光狹小者拿來跟最便宜的宿舍比,那自然是貴上許多,但是這六千多塊如果拿來租校外的宿舍,卻只能在臺北市租個暗無天日的雅房而已,如果大學可以提供更多的單人房宿舍,不是可以免卻學生在外承租高單價低品質的宿舍之苦?歐美國家的人民注重個人隱私、珍視獨立個人生活空間,大學學生宿舍都是以單人房為主,多人共住的宿舍並不常見,但絕對沒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宿舍「豪奢」。

根據政大校方統計,全校有六千六百個床位,大一、大二學生近9成都可以住宿,總體大學部申請住宿者也有七成可以入住,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政大校方努力提升學生的住宿品質何錯之有呢?

有人或許覺得,大學宿舍怎麼蓋無關宏旨,但是在我看來,輿論與家長對此事的反應,具體而微地反映了台灣經濟與文化停滯不前的病灶。只想在同樣的空間裡塞進更多的人,美的感受與體驗則是多餘的、甚至還要被指指點點,這不也是台灣的產業遲遲無法走出只看價格不看價值困境的根源?如果我們相信,學生就只配在這樣的居住環境中學習與成長,我們又如何能指望這批台灣未來的產業生力軍能夠一新格局,突破台灣產業的僵局?

就像台灣的出版業,人人皆曰不景氣,但是去年台灣仍然出版了四萬多種新書,與美國市場相去不遠。台灣的出版業是如何衝到這樣驚人的數字的?答案是,不景氣反而要出更多的書。台灣人的做生意方式是這樣的:既然單一書籍的銷量節節下滑,就要出更多的書來彌補總營業額的不足。舉例來說,一家出版社如果原本靠十本書創造了三萬本的總銷量,平均銷量三千本,他預估市道不佳,平均銷量可能掉到1500本,如果希望營業額保持不變,解決之道就是出二十本。但是出版的數量加倍,營運成本鐵定跟著增加,營業額卻只能持平,如果還想賺錢,那就只好壓低成本來做書:壓低稿費與翻譯費用、同一書系的書套用同樣的版型換張圖片就好、原本三次校稿的書改成一校就行。其直接結果就是,個別做得好的書當然還是不少,整體書市的水平卻沒有什麼進步。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台灣書市的這種發展,不就是「大間隔小間」邏輯的翻版,只求在既有的市場裡擠進或養活更多人,不思全新市場的開拓或是將產品提昇到更高的層次?

而這樣的現象也不獨然出現在出版業,台灣的很多行業大概也都是如此。台灣的工作者收入長期停滯不前,我們很容易一股腦地推給執政者施政不力,但是如果我們的思維與做事方式永遠只停留在第三世界水平,只有第三世界的收入水準也只是剛好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