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2013/9/26「經理人必學的幸福課 強化自控力提高運氣報酬率」

經理人必學的幸福課 強化自控力提高運氣報酬率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3/9/25
廖志德     

生命有可控與不可控的一面,人類的行為亦是如此,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人們的理性腦和直覺腦是平行運行的,理性感覺上是可以控制的,可惜未必全然如此理想,直覺則突如其來、變化無常、無法捉摸,好像午後的雷陣雨是不可控的。

事實上,有更多時候我們的行為是受直覺腦所主宰,這種無意識不可掌控的行為模式,當它沒有規律的出現時稱為靈感,有節奏及重複性的部分我們則通稱其為習慣。

不自覺的習慣是雙面刃。它幫助我們成功,同時使我們墮落。成功者和失敗者的習慣大不同,或許有人認為天賦、努力、人脈、運氣同樣的重要,這個看法沒有錯,影響成敗的因素錯綜複雜。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固定的方程式,天賦開根號加上努力二次方可不一定是成功,最後很可能還是落入敗部,市場的快速變化比化學實驗多個百倍千倍,很少有人摸得準、看得透。

不過這不代表我們完全無法控制成敗,習慣像是觸媒,可以點燃、加速、放大成功方程式的化學反應,有助於解放個人及組織潛藏的巨大能量。

好的習慣是正向觸媒,壞的習慣是反向觸媒。好的習慣可以點燃天賦,增進人脈網絡的擴展,提升運氣報酬率,壞的習慣讓我們失去鬥志,自怨自艾,導致人與人相處不和諧,形成壞運連連不斷的惡性循環。

好習慣帶來十倍勝

運氣不好常被人拿來當作失敗的藉口,但更多的時候其實我們跌倒是因為我們的習慣不好,好運氣有賴好習慣的加持,好運來臨時,好習慣讓我們跳得更遠更高,更棒的是,好習慣讓我們在遇到壞運氣的時候能夠遠離凶險。

運氣報酬率是管理大師柯林斯(Jim Collins) 最近所提出的新概念,根據他的長期研究顯示,偉大的企業並沒有比較好運,而是比其他企業懂得降低壞運氣的殺傷力,提高好運氣來臨時的報酬率。

偉大企業的成功絕對不完全靠運氣,而是善用好的局勢與機會,創造出相當高的運氣報酬率,就算是運氣不佳,他們也不會遭受致命的打擊而一蹶不振。偉大的企業會在平時做好萬全的準備,減少不當資源的浪費,儲備足夠的能量等待厄運的來臨,他們不接受壞運氣的擺佈,在堅苦卓絕的行動中超越競爭者。

1994 年的《基業長青》,2001 年的《從A A+》,2009 年的《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直到2011 年的最新力作《十倍勝》,柯林斯的研究方向及方法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接近20 年的光陰,柯林斯就只做一件事情: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利用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分析,找出卓越企業的成功方程式,換句話說就是:成功者的良好習慣是什麼?

《基業長青》研究的對象是:行業中的一流企業,廣受眾人推崇,對世界有不可磨滅影響,歷經很多代的CEO,而且創立於1950 年以前的公司;《從A A +》瞄準的是先頭15 年平於股市整體表現,接著15 年股票報酬率是整體表現3 倍以上的卓越公司;《為什麼A +巨人也會倒下》則反過來探討為什麼有時長期表現卓越的公司也難逃衰退的厄運。

這一次《十倍勝》所研究的重點是:在劇烈變遷的環境中,依然能夠創造10 倍於市場表現的企業,經過長達9 年的研究,柯林斯在全美2 4 百多間企業中,嚴格篩選出7家十倍勝(10X Companies) 的公司。十倍勝企業和競爭者面臨同樣的順境與逆境,卻能在混沌不穩定中展現出驚人的成績,例如西南航空從1972 年到2002 年就是平均股市表現的63 倍。

快不見得就會贏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比起競爭者,十倍勝企業並不是最創新的公司,也不是速度最快的公司,他們不見得更有遠見,願意冒更大的風險,或是好運連連,許多我們想當然耳的管理思維,經過柯林斯的驗證後是大錯特錯。十倍勝企業的表現之所以優於競爭者,是因為他們擁有7 種不同其他組織的行為特質:

1.狂熱的紀律
極度一致的行為規範,不因偶發事件而過度反應。

2.實證創造力
在具有健全實證的基礎上,大膽有創意的向前邁進。

3.建設性偏執
無論環境好壞隨時以戒慎恐懼的心應對,建立好應變計畫與安全機制。

4.20 哩行軍
設定明確可見的聚焦點,無論陰晴禍福,保持同樣的速度向前行。

5.先發子彈再射砲彈
在投入砲彈式的大資源之前,先以多發實證式的小子彈進行測試。

6.超越死亡線
準備足夠的緩衝資源,先求活再求大,遠望近觀,管理風險確認機會。

7.SMaC 致勝配方
視企業的致勝配方如憲法,以明確具體、有條不紊、連貫一致(Specic, Methodical and Consistent)的精神,貫徹最高指導原則。

容我們大膽的預言,誰能貫徹柯林斯整理的十倍勝特質,其企業經營十之八九是可以成功的,除非真的遇到不可抗力的大厄運,否則只要不超越死亡線,只要不放棄遵守這7個好習慣,企業永遠有機會重生進而成為偉大的公司。套一句尼采的名言:「任何殺不死我的東西,都會使我變得更為強大。」

抗拒一時爽快的自毀性行為

然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使你對柯林斯的論點瞭若指掌,你卻很難奉行到底,功成名就,不是柯林斯的成功配方不好,不是這7 個特質有瑕疵,問題出在人普遍的缺乏自控力,該做的事無法堅持到底,不該做的事卻隨著感覺走,任由激情帶我們走向毀滅的處所。蘇芮有一首很好聽的歌:「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希望就在不遠處等著我;跟著感覺走,夢想的事哪裡都會有。」

歌詞好是好,真的套在生活,套在企業管理,總覺得有點不妥,感覺很多時候是受錯誤的習慣所宰制的,感覺可能是日積月累的不良情緒反應。今天感覺不對,就放縱自己拖個5 分鐘起床,從此以後這個人每天鬧鐘不響10分鐘不起床,有的人甚至可以拖1 個小時以上才起床。感覺不對是習慣所設下的陷阱,讓你無法做你該做的事,不該做的卻擋不住誘惑的調情不斷去做。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自覺的抖腳,雖然這樣有點不端莊;晚上該休息睡覺了,卻還是黏在沙發上看電視;明明已經過重,但抗拒不了美食的誘惑;很少有重要的訊息,卻隔5 分鐘就要滑一次手機螢幕才安心;每天要背5 個單字,剛開始的前3 天還好,接著3 天、5 天就犯了選擇性遺忘的病徵,之後則是永久性的失憶症,自此再也沒有好機會將《英文單字王》打開來瞧瞧。

一次的懈怠,一次的延遲,一次的違反約定,看起來並不嚴重,卻為自己帶來輪迴式的自責與罪惡感,同時進一步降低我們的自控力,但我們就是克制不了內心深層的渴望,以及不願面對困難的矛盾心情,於是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給自己藉口和理由,不想做的事情明天再做,想要抗拒的誘惑再做最後一次,結果是好事達不成,壞事戒不掉,最後陷在自己形成的習慣漩渦裡無法自拔。

日常小事不理性,經濟大事是否就較理性,未必,投資金額龐大,牽連的人數眾多,並不一定會使人們變得更具有理性,可是社會大眾有個錯誤的假定,以為如果事情牽涉的資金龐大,大家就會特別認真的進行思考,可是類似股市崩盤、球場暴動的不理性行為卻在人類歷史上屢見不鮮。因此,無論大事小事,不好的習慣在輕微的時候要及早處理,否則等到小苗長成大樹時就來不及了。

摳香港腳變成致命的蜂窩性組織炎,和2008 年金融海嘯的成因是相同的,同樣出自人類追求一時爽快的自毀性行為。暢銷書《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 在書中提到美國前聯準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 所犯的嚴重錯誤,就是假定銀行為了自己的利益會讓他們主動保護股東的權益。事實證明,貪婪所獲取的短期利益就像摳香港腳一樣的爽快,所以經理人即使覺得未來有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卻還是無法抵抗誘惑的浮濫推廣衍生性金融商品,結果使全球經濟就像得到蜂窩性組織炎一樣的嚴重,潰爛而不成原形。

人類的不理性,以及缺乏自控性,使得再好的成功方程式都因此失效,所以如果想要提高運氣報酬率,最好先強化自控力,要不然我們很難擇善固執,堅持到底,1 年、2 年、3年,或許有人做的到,10 年、20 年、30 年,要把一件好事長期做到徹底,同時一直不受超爽快壞事的誘惑,1 千之999 的人們都選擇放棄,實行柯林斯的建議難,難在自控力對人類而言屬於稀世珍品。

5 密技 鍛鍊自控力成習慣

難道就此放棄,自然不是,壞的習慣是鎖鍊,好的習慣是雙翼,但要養成好的習慣,打破壞的習慣。首先要強化自控力,而想要提升意志力來幫助人們的最佳途徑,就是把自控力培養成一種習慣,使得意志力成為自發性的隱性力量。

自控力與習慣彼此相輔相成,自控力有助於好習慣的養成,而當自控力本身形成一種習慣,這時我們想要養成的好習慣就會獲得雙重的助力,所以實踐柯林斯十倍勝成功方程式的關鍵是:鍛鍊自控力使其成為一種習慣。

如何培養具有強韌性的自控力,使十倍勝特質成為自發性的潛在力量呢?在此我們提出幾個小訣竅,歡迎大家共同來學習與實驗。

1. 擇小而做,鍛鍊意志力肌肉。

自控力就像我們的肌肉,過度運用就會疲憊無力,適度的進行鍛鍊則可以加強意志力的強度與韌性,使我們更有能力抵抗外來的誘惑。因此,具體的做法是選擇一樣你做得到,但需要你發揮意志力的項目例如:每天晚上9 點散步10 分鐘,中午吃沙拉不吃垃圾食物,參與為期半年的理財計畫。

根據科學家的多項研究顯示,一個人只要在1 個小項目上強化意志力,這股力量會自動擴散到其他領域。雖然你只是每天寫日記,但是你同時開始減少抽煙,不賴在沙發看電視,人與人相處更平和友善。

2. 持恆運動,體力就是獲利。

經營之神王永慶每天5 點晨起運動;王品董事長戴勝益是爬山走1 萬步;蘋果CEO庫克不工作的時候,不在健身房,就是在爬山騎自行車。為什麼許多長期成功的企業經理人如此勤於運動?因為經營企業像是跑馬拉松,過程中會遭遇不斷的困境與挫折,養成運動習慣不但可以解除壓力,同時可以藉機提高意志力及運氣報酬率,何樂而不為。

作家同樣是需要持久力的工作,同時也是高壓力的工作,村上春樹曾經說寫作是有毒性的,真有道理,寫作可能和經營企業一樣毒,否則為什麼有那麼多作家最後選擇自殺,如海明威、三島由紀夫、三毛等,村上春樹選擇跑馬拉松來為自己解毒,你的選擇會是什麼?是滅亡還是獲利?

3. 靜坐冥想,強化自我覺察力。

除了跑步、爬山、騎腳踏車等戶外運動,靜坐、瑜珈、太極亦是不錯的選擇,這些個項目屬於微形或無形運動,不需要大場地、大動作,看在別人眼裡,甚至不知道你在進行鍛鍊。靜坐最大的好處是無處、無時不可以為之,在捷運上不要當低頭族,記得安定身心,好好的呼吸,或許就在辦公座位從事幾個伸展運動,5 分鐘的簡單動作就已經足夠。

意志力是肌肉,不懂得適時的留白,使得自控力無法適時充電,意志力處於低檔,在重要的關鍵時刻反而無法展現應有的紀律,因為你已經累得無法自我克制,帶領P&G 走出危谷的前執行長雷富禮(A.G. La ey),選擇以冥想來為自己的自控力補充能量值,你的選擇是?

4. 縮小焦點,避免自控力的耗散。

太多的任務,太多的方向,太多的負擔,會導致自控力的流失,因此我們必須慎選核心行動,刪除非核心事物。已故管理大師杜拉克對自己的要求正是如此,他經常不斷地追問自己:「我如何貢獻?我想在這個世間留下何種名聲?」

柯林斯是杜拉克的得意門生,他遵循老師的諄諄教誨,不從事不必要的顧問工作,不屈從於社交活動,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研究和寫書,縮減目標只做自己專精的工作,使得柯林斯繼杜拉克成為管理界的鳳毛麟角。少就是多,小就是大,精簡而後止於至善,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5. 模擬情境,進行實境角色演練。

仔細觀察自己一天當中自控力的水平高低,某些情境、某些時段,我們特別容易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或許是接近下班的時候,或許是主管對你挑三揀四,或許是面對特定類型的顧客,都有可能造成我們情緒及意志力的土崩瓦解。

這時可以列出工作中令人失控的情境,然後,事先研擬出解決方案及對策,接著是進行實境演練,將原先不適切的回應方式,改以預先擬好的對策來因應,直到成為一種正向的慣性模式為止。

面對艱難時刻,你應該尋求外來的社會支援,不要讓自己陷於孤立無援的狀態,然而在其他人尚未伸出援手之前,我們要善於發揮想像力,藉此增強橫渡萬難的自我控制能量。星巴克在公司的職涯培訓課程中如此提醒員工:「你的圍裙就是一面盾牌,沒人能傷害到你。你想變得多堅強,你就會有多堅強。」

一開始不要全面性的要求自己,先從小事情磨練自控力,每天早上起來先運動10 分鐘,然後慢慢加強身心鍛鍊的時間,持續一陣子,你的自控力會從早上擴散到中午,從日常生活擴散到工作職場,隨著自控力的壯大,你的運氣報酬率會跟著改善,進一步成為自發性的十倍勝贏家。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39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