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2013/9/25 「專案管理 比你想像簡單」

專案管理 比你想像簡單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3/9/25
整理◎張志誠

許多上班族一聽到要做專案就一個頭二個大,原因就在於不瞭解專案的本質。其實在學期間參加社團擔任幹部,負責一些活動的舉辦,這就是在做專案。

目前市面上專案管理的書籍,大多是針對報考PMP(國際專案管理師證照)所需,許多上班族本身並不打算考照下,卻很缺乏深入淺出的專案管理書籍可供參考。由中興大學沈肇基教授所著的《專案管理》,就是專為完全不懂專案管理的讀者所撰寫。為了讓讀者很快上手,本書將專案管理分成5大部份加以解說。

何謂專案?每個專案基本上都有8個特徵:

1-目標:專案的目標可能是開發或改善一個商品,或是開發一個專屬系統,抑或更大規模的社區營造或公共工程,而每個專案都有專屬的系統規格。

2-唯一性:每一個專案都與其他專案不同,具有各自的獨特性。

3-原創性:每一個專案面對的人、時間、技術、進行方式、業主、顧客都不同,必須發展不同的方法加以克服。

4-產品:專案一定會有產品,可能是硬體、軟體、韌體或服務。

5-資源:每個專案都有專屬的資源,包括預算、人力與設備,都會因專案本質不同而有所不同。

6-組織:每個專案的執行都需要專屬的組織,專案規劃好了之後,必須找到一群合乎這個專案需求的人才,同時做好分工與權責劃分。

7-市場:市場指的是專案的「老闆」,對方可能是內部老闆,也可能是外在老闆,也就是顧客。例如接到政府的專案,那麼政府部門就是這個專案的老闆。

8-規模:專案規模大小,最容易以專案的經費規模來衡量,例如對中小企業來說,數百萬經費就算是大型專案了。

釐清需求,把專案定義清楚

每個專案經理在接下專案時一定要先確認,這個專案要做出什麼東西?所要完成的理想境界是什麼?在專案尚未開始執行前,務必先將專案「定義」清楚,釐清專案的「需求」何在。

專案定義清楚後,接著就是撰寫專案建議書,建議如何進行專案、專案的規格、應有的工作項目、以及必須提供的文件。此外,也要確定成本,提供給內部或外部老闆做為考慮依據。

做好工作分項與時程規劃

當專案已經定義清楚,專案建議書也呈報給老闆,如果老闆確定要做這個專案,就進入規劃階段,要完成專案計畫書。

專案計畫書是執行專案的依據,主要重點包括:1工作分項架構、2時程規劃、3預算與資源規劃、4風險與意外分析。

這裡面每一項都有其重要性。「工作分項架構」在於將大項目切割成一個一個工作項目,必須先將工作分項,才能畫出每個工作項目執行的先後順序,也才能有效掌握時程規劃。一旦時程規劃好之後,就可以安排預算與資源投入的時間,同時要做好風險與意外分析,當專案進行時如果出現問題,就能依事前的計畫做避險。

帶領專案團隊 考驗協調能力

當專案規劃完畢,接著就要確定找誰來執行,這些人如何組成?彼此的從屬關係如何?每個人的責任與工作職掌又是如何?彼此如何分工協調?如果專案成員是從別的單位調來的,與原有單位該如何合作?這時候就要考驗專案經理的手腕了。

專案經理不僅是個主管,也是個領導者與協調者,甚至要扮演啦啦隊的角色。一個專案經理的領導與執行力包含了9個要件:專業素養、人際關係、面對挑戰、職權、工作分配權、掌握預算、主導部屬升遷、調薪決定權、獎懲權。沒有一個專案經理能夠面面俱到,但通常低階的專案經理需要強化專業能力,越高階則越需要人際溝通技巧。

設定檢查點 嚴控專案進展

執行專案最怕收不了尾,也很怕方向偏掉,因此專案進行過程中,需要設定重要時間點與檢查點,以確認專案是否有按照原定規劃進行,以及是否遇到困難需要協調。如果專案管制做得好,專案品質就能保證。

透過工作日誌、每日工作會報與每週主管會報,可以對專案進行徹底的掌握。經由嚴謹的計畫審查,將各種問題一一紀錄,討論如何更正,並且將偏離主軸的項目再拉回來。

一個專案會失敗,往往是團隊合作出了問題。一個專案經理除了需具備專案管理的技能外,也不能過於固執,當團隊出現爭議時,必須依其專業做出公平的仲裁,加上不固執己見,通常專案較不容易失敗。(本文取材自《專案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