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別人臉色決定自己是誰,讓我們削弱了自己的聲音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2/13
2014/04/10
作者: 蔡柏璋
四月十日,退場,在炙熱的陽光下。
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走在這種豔陽下,就無法不想起雅典。
幾天前,從whatsapp裡面接到一筆來自奈及利亞的訊息,沒顯示照片的時候我一臉困惑:我不認識任何奈及利亞人啊?而且語氣還非常親密(莫非是年輕時造的孽...詞誒),原來,是我碩士班的好友:巴西女孩Ligia。
畢業後,她沒在劇場找到她想要的那一片天空,掛在嘴上說要翻譯的巴西版『The Last Five Years』也這樣延宕了六年。相反地,她成為一位旅行的記者,每半年就要換一座城市進駐,去年她待了巴賽隆納,現在到奈及利亞,下半年,她要飛來馬來西亞。
「好好噢,真羨慕妳這樣的生活。」我認真地跟她說。
「Pao,我羨慕你現在的生活。」Ligia難得收起總是情慾滿天的口吻,淡淡地說著。
我們永遠不會快樂的。我又想起了這句話。
人的際遇,真的好難說。人對自己的存在,是不能設限的。
小時候畢業旅行到臺北,覺得臺北好巨大,好恐怖。在臺大唸書的時候,覺得主流派的同學夜衝吃宵夜,好瀟灑,自卑自己沒有資格享受這種生活風格。不知道什麼時候,臺北變得不一樣了,她或許還是一樣大,但是我開始懂得如何與她相處了,跟倫敦、紐約、伊斯坦堡、雅典...等城市一樣,我們越了解自己的權利,越知道自己是誰,越不設限自己,越能夠無畏地踏在這顆星球上,移動。
或許,這也是為何這次的公民運動,突然讓很多台灣人覺得,自己,其實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只要我們想,我們的聲音可以被聽見。只要我們認清自己的權利,我們就有能力去捍衛。
原來,很多時候,有些人不想讓我們知道自己有權利。
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有權力。
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必須看別人的臉色決定自己是誰。這讓我們默默地削弱了自己的聲音。
說話、旅行、正義,都是一種權利,都是一種表達,都是一種,生而具來的本能。
世界就在我們的手裡,只要我們相信,發聲,它就會發生。 — 在Athens, Greece。
(本文轉載自 蔡柏璋facebook,歡迎前往蔡柏璋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