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威:「定錨」情緒,把傷痛變力量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5/1
作者/陳怡伶 │ 2014-02
Cheers雜誌161期
最難治療的心理,恐怕就是心理醫師自己的心吧!所謂「勸人容易,勸自己難」,每個人都有打不開的自我盲點,即使是心理醫師,也不例外。
做為兩岸三地都十分知名的心理治療師,王浩威同時也是個全方位作家。他寫詩、寫文化評論、寫散文、也寫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等專業書。服務的對象,不少是政商名流與達官貴人,想上門找他諮商一次,得排隊等上好久。
這樣一位在臨床心理治療界負有盛名的心理醫師,談自我療癒,應該有說不完的經驗與案例吧?
不,「自我療癒」這4個字對王浩威來說,從來不是「別人的故事」。在他的生涯裡,也有一段長長的幽微旅程,是不斷靠著這個動作,才能重新看到光亮的關口。
烏雲襲來……忽略的憂慮,常在獨處時湧現
「我們只是讓效率、忙碌和勤勞所掌握,不自覺地追隨著,以為自己沒有沮喪也沒有悲傷,甚至充滿陽光般的希望。……譬如午夜醒來……一切的沮喪和悲傷,忽然崩潰。」
王浩威在《憂鬱的醫生,想飛》這本書裡,傳神描繪出現代人午夜夢迴,內心倍感脆弱的寫照,字裡行間的感受,其實來自他自己的體會。
「很多憂鬱很難察覺,尤其是自我察覺更不容易,」王浩威說。
1994年,也是他在花蓮慈濟醫院工作的第四年,因為聲援由其他人發起的黨外人士競選活動,因此和醫院產生衝突。雖然這個衝突一開始獲得許多人的支持,但是後來只剩下王浩威跟其他2位醫生持續抗爭。
大學就開始參與學運的王浩威,「反骨」性格特別濃厚,等到事件落幕,他發現一番「戰鬥」後,結果仍不如預期,失望之餘,決定主動離職。
以為離開等於解脫,他卻不知道,這時候情緒的烏雲已經悄悄蔓延開來。
「我當時知道情緒會掉下去,但以為自己可以處理,後來才發現處理不來,」王浩威事後回想。
即使他努力振作精神,不將憤怒與不開心表露出來,離職前盡量跟同事維持友好的關係,卻忽視了除了抗爭失敗的落寞外,自己內心更對這份工作有著濃厚的依戀與不捨。
這份依戀,來自4年來對臨床治療投入的心力,像是東部心理治療網絡的建立,範圍涵蓋教育、社會福利與法政系統,地點遍及宜蘭、花蓮與台東。好不容易與當地原住民團體建立起信任關係。這一切,都將因離開工作崗位而失去。
對王浩威來說,他從來沒有感覺過如此深沉的失落。身為醫師,他知道應該採取行動,想辦法找其他的「夢想」來填補即將出現的空缺。所以,王浩威積極籌備「環遊世界」這個遠大的計劃。
他打電話到旅行社一間間詢問「環球機票」的購買方式,後來拜託相熟的旅行社到國外代買;由於環遊世界的資訊當時不夠豐富,他便拜託朋友從國外買回一本本厚厚的「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系列英文旅遊書,日日挑燈夜讀。
刻意將生活安排得有規律,卻仍然無法阻擋一個人安靜下來時的沮喪感,王浩威開始做出更瘋狂的事,來壓抑心中的不安全感,像是熬夜看日出、翹班看日落,甚至出現很多冒險行為(risk-taking behavior)。
有一次,王浩威到美國華盛頓開會,回台灣後,一下飛機,直接衝往台東工作。晚上開車回花蓮的路上,因為不停歇的行程,讓他累到差點把車子開到海裡。
事隔多年後,他回頭觀看當年的自己,才看穿原來當時正在經歷一場漫長的憂鬱風暴。他在後來的書裡描述那時候的心情,在離職前的那幾個月,「幾乎經常站在高樓上的宿舍窗台,腦海中不斷浮現飛翔的意念,甚至幾乎感受到肉體觸擊地面水泥的感覺。」
令他訝異的是,自己以為一切考驗都想清楚了,也預先想到可能的情緒起伏,甚至已經設法面對,仍舊無法避開這場內心的風雨。而真正的癥結是,在個性上,王浩威並不允許自己當個弱者,因此所有的行為都只是想逃避、假裝瀟灑。
重回現場……記錄、分享,發現潛在的自己
王浩威的情況,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遇到:碰到事情跟期待有落差,覺得不平、委屈與失望,而愈是表現出堅強與不在乎的人,內心往往受傷最深。
問題是,不管是轉身躲開,還是怪罪別人與環境,都沒辦法真正把自己從情緒泥淖中拉出來。唯有誠實面對一切,「重回案發現場」,重新理解當下情緒發生的原因,才能真正轉化、前進,否則永遠都在後悔當下的決定。
王浩威認為,這個動作,就像是航行時的「定錨」,把一閃而過的傷心、憤怒或各種感受「記錄」下來,可以是講給別人聽、透過書寫抒發。接著,便是要接受這些情緒,才能進行到下一個自我療癒的層次。
寫作《憂鬱的醫生,想飛》這本書,就是他將從小到大的情緒,一次「定錨」清楚,包括離職期間喪父的傷痛,以及對未來職涯的不安全感,透過敘述書寫來重新整理和檢視。
「我事後學會觀察自己的失落,便開始有更深的思考,」王浩威說。他看到原來自己對工作成就這麼依戀,背後更深的理由是,與其從事醫學研究,自己更喜歡臨床心理治療。
所以,後來他轉到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工作時,更專注在這一領域。不久,他便勇於離開組織,以個人角色全心全意投入臨床心理治療的工作。
另外,他也學會正視「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厲害」的事實,承認在某些面向上,能力有限。坦然接受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後,也因此對別人更體貼了。
憂鬱可以擺脫,但是如何從自我療癒的過程,找出新的深化自己的力量,就要看「自我剖析」的程度夠不夠徹底。王浩威表示,一旦做到了,才會對未知的自己有更多認識與學習。
「這個歷程,讓我更敬畏我的潛意識,知道永遠有個我不認識的『自己』,就會保持一種心情去時時關注自己的情緒,」王浩威說。
療癒改變……認清「害怕什麼」,更敢冒險
一肚子抱怨,卻又沒勇氣改變,是普遍存在的職場症候群。其實,要扭轉這種負面態度的循環,一樣可以運用自我療癒的技巧。
王浩威認為,這時候應該「定錨」不滿的情緒,透過自我分析,好好思考自己在害怕什麼?怕換了工作仍舊遇到相同問題?若是如此,而癥結又源於能力不夠,這時該做的應該是提升自己,而非出走。
如果害怕離開後不一定找得到工作,那更該釐清自己到底在追尋什麼?「千萬不要用逃避來解決問題,或者停留原地埋怨,不去改變,」王浩威建議。
30多歲的那場心靈探索,他學會透過經常的自我剖析來更了解自己,也因此有勇氣冒險一搏——選擇走人少的路,到外面開業。
儘管做的是喜歡的事,但「創業」這個形式,王浩威知道和自己的內在本質是不大符合的。「我是那種有貸款,就會想辦法趕快還完的人,」王浩威說。
既然自認不是「生意仔」的料,踏出第一步之前,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我對自己說,沒本事就不要做白日夢,」他設下一年的停損點,如果真的沒有人上門尋求心理諮商,那就死了心,摸摸鼻子,乖乖回到醫院領薪水。
也幸好,因為有了當時那個不肯原地踏步的王浩威,才有了今天在許多被他輔導的個案眼中,總是能在最困惑、最脆弱當下,伸出援手,引出方向的王浩威。
對自己情緒坦白,其實就是自我療癒的開始。接下來,透過一層層的提問、找答案、再提問、再找答案,慢慢揭開陌生的內心世界,就會更了解自己,做出適合的決定。王浩威透過自我療癒的過程,找出了最適合他的路,他可以,當然,你我也可以。
人物側寫番外篇:從不冷眼旁觀的心理治療師
心理治療師的工作是聆聽別人的心事,王浩威卻是少數公開分享自己心路歷程的醫師。他透過自我剖析,記錄如何走過心靈幽谷,療癒自己也同時療癒讀者。
一般人印象中的心理治療師,總是冷靜、旁觀的,但是王浩威不是。他參與過學運、出書,後來還成為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希望藉由出版各種心靈書籍、舉辦心靈成長課程,帶動觀念。
他也對社會現象發表觀察,最近的作品《晚熟世代》,即是王浩威對新世代所引發各種議題的探討。選擇不只當個冷眼旁觀的角色,王浩威持續「走進」他所關心的世界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