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2015/4/6 「雨水花園,美麗又環保」

世界講義

雨水花園,美麗又環保

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5/4/6
/Anne Raver;節譯/呂玉嬋

繽紛的原生草本植物不僅吸引路人目光,
也提供野生生物糧食
 (照片/紐約時報提供)
六十二歲的景觀建築師瑪莉‧邁爾斯替自家設計雨水花園時,不只考慮到如何利用雨水,也思索怎樣的花園會讓人看了也想仿而效之。

十年前,瑪莉與同為建築師的先生搬到費城市郊時,對這個社區抱著複雜的感受。他們喜歡附近多變的建築風格,也喜歡綠蔭夾道又適合散步的街道,但他們家沒有後院,屋子又正好坐落在街角,瑪莉一度為了居家空間缺少隱密感而痛惜。

不過,她現在覺得這是一個教學的良機。

瑪莉的母親是位生態學家,經常帶著年幼的瑪莉和其他四名子女在森林沼澤中穿梭。瑪莉長大後進了哈佛大學,取得設計碩士學位,目前除了從事景觀建築工作,也在賓州天普大學景觀建築暨園藝系任教,曾經替系上規畫了生態重建的碩士課程。

基於這樣的成長經驗與專業背景,瑪莉不喜歡修剪得一絲不苟的庭院,而嚮往充滿原生植物的生機花園。

剛搬進來的那幾年,她喜歡拔除外來種植物,譬如歐洲水蠟樹、中國連翹和日本杜鵑。院子原本有二十三種植物,其中十六種非原生,而今生氣盎然的院子有一百二十七種植物,絕大多數是原生種,好比枝幹線條優雅的黑紫樹、山茱萸花、唐棣、木槿和七葉樹。

在二○一二年春末,她開始設計雨水花園。

瑪莉用鋤耕機沿院子的擋土牆底部挖了十八公尺,闢出一個不到六坪的空間,然後在原有的土壤中加入少許肥料。另外,她挖了兩座乾井(其實就是一公尺深的洞,裏面填滿礫石),乾井在暴雨時能儲水,讓雨水慢慢流入地面。

接著她根據「植物群落」原則挑選雨水花園裏的植物。所謂「植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態環境下相互作用且適應的植物組合。

為了吸引原生昆蟲和動物(也為了吸引她的鄰居),瑪莉種植夏季開花的草本植物,譬如秋麒麟、馬鞭草、紅花半邊蓮和朱槿,再加入如山茱萸、金縷梅、肉冬子、水芙蓉、風箱樹……等木本植物,以及紫荊和黑紫樹等幾株樹木,設計出多變而活潑的生態環境。

這座環保的雨水花園不但吸收、過濾雨水,還不時為鄰居路人呈現千變萬化的花卉展。

瑪莉刻意保留水管的原色,因為她希望路人看到後會問:「那些是做什麼用的?」那麼她就有機會解釋雨水花園的原理:水管埋在八公尺遠的屋角地底,與屋頂排水管連接,因此雨水將排入花園,而非循正常管路,進入引導雨水流入附近小溪的雨水溝。

跟許多歷史悠久的城市一樣,費城的雨水流入污水管,再排放到最近的小溪或河流。瑪莉指出,如果市郊住宅能夠運用雨水花園保留雨水,不僅增加水資源,抵達河川與海灣的污水量將會減少,更換腐蝕管路與涵洞的公共支出也能省減。

除了繽紛的花卉,瑪莉的雨水花園裏也有多種生物,像是無毒的小蛇、紅背蠑螈和抵擋不了美麗花朵誘惑的蜂鳥。

近來幾位鄰居也抵擋不了誘惑,開口請瑪莉幫他們設計雨水花園,但與其向鄰人收取設計費,瑪莉更喜歡提供免費的種子與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